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磊

作品数:9 被引量:62H指数:3
供职机构:武汉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经济管理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6篇汽车
  • 5篇汽车工业
  • 5篇车工
  • 4篇WTO
  • 3篇国家汽车创新...
  • 2篇前路
  • 1篇中国加入WT...
  • 1篇入世
  • 1篇世界汽车
  • 1篇世界汽车工业
  • 1篇企业
  • 1篇汽车工程
  • 1篇作战
  • 1篇联合作战
  • 1篇面对WTO
  • 1篇模糊优选模型
  • 1篇科研管理
  • 1篇加入WTO
  • 1篇工业环境
  • 1篇R&D

机构

  • 5篇武汉汽车工业...
  • 4篇武汉理工大学

作者

  • 9篇刘磊
  • 8篇胡树华
  • 3篇胡涩月
  • 1篇杨卓慧
  • 1篇杨卓慧
  • 1篇杜超

传媒

  • 2篇北京汽车
  • 1篇汽车工业研究
  • 1篇科技进步与对...
  • 1篇上海汽车
  • 1篇世界汽车
  • 1篇中国管理科学
  • 1篇科学学研究
  • 1篇湖北汽车

年份

  • 9篇200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关于湖北省科研体制中官、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的探讨被引量:1
2000年
在构建联合开发工程模型和分析湖北省官、产、学、研基本现状的基础上 ,提出了实施官、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的新途径。
刘磊胡树华
模糊优选模型在产品组合管理的应用被引量:7
2000年
本文把模糊优选模型应用到传统数学难以综合描述的产品组合管理问题 ,并举了一个大型企业集团的多样化经营例子加以实证。
杜超刘磊胡树华
关键词:模糊优选模型企业
从我国经济安全角度看“实施国家汽车创新工程”的必要性
2000年
我国汽车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汽车工业具有国内市场潜力大、产业关联度大、资金积累能力强等特点,发展汽车工业可以有效拉动内需,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从发展看,未来汽车工业在国际竞争中有保障经济安全的重要作用,如果我国不发展自己的汽车工业,不实施“国家汽车创新工程”,我国汽车工业将由外国垄断和经营,我国未来的经济安全将受到影响。实施国家汽车创新工程是保证我国经济安全的重要战略措施,势在必行。
刘磊胡涩月
关键词:汽车工程
我国汽车工业加入WTO后的环境分析及对策研究
2000年
胡树华刘磊
关键词:汽车工业入世出口贸易
车到“关”前路何在——我国汽车工业加入WTO环境分析及对策研究被引量:2
2000年
中美两国就中国加入WTO问题达成了协议 ,这无疑会使中国的汽车工业遭受严重的冲击和影响。本文从环境分析和对策研究两方面进行了探讨 ,为使我国汽车工业在短时间里“强筋壮骨 ,亡羊补牢” ,去谋求一条“它山之石 ,可以攻玉”的双赢之路。
胡树华刘磊胡涩月
关键词:汽车工业WTO
抓住技术转型换代契机,实施国家汽车创新工程
2000年
面对世界汽车工业发展趋势和WTO的强大冲击,在当前从传统的机械技术向新型的微电子信息技术转换的新一轮汽车产业发展契机下,采取官、产、学、研大兵团联合作战,实施国家汽车创新工程.才有希望实现带动整个国民经济腾飞,保证2050年步入现代化社会的预期目标。
胡树华刘磊杨卓慧胡涩月
关键词:汽车工业WTO
车到“关”前路何在——中国加入WTO汽车工业环境分析及对策研究被引量:4
2000年
中国自1986年申请“复关”以来,后又在1995年为要求“入世”所取代,到今天中美两国终于就中国加入WTO问题达成相关协议,在跨过美国这一最高门槛之际已历时13个年头了。其中协议规定:中国将在2006年前将目前80%~100%的汽车进口关税降到25%,并允许外国公司对中国汽车工业融资。这无疑会使一方面号称国家支柱产业,另一方面还处于发展中“幼稚期”的中国汽车工业遭受到严重的冲击和影响。“与狼共舞,危机四伏”的时代即将来临,试问中国的企业准备好了吗?
胡树华刘磊胡涩月
关键词:WTO汽车工业
国内外R&D管理比较研究及对中国科技资源配置的启示被引量:48
2000年
根据IMD1997世界竞争力报告提出的评价科技竞争力五个子指标体系 ,本文分别从四个角度 :R&D资源投入规模 ,R&D投资收支结构、R&D成果产出效率、R&D技术管理水平对国内外R&D管理进行了比较研究 ,从而提出了中国科技资源配置的启示 :规模不足、结构失衡、效率不高、机制欠佳的问题。
刘磊胡树华
关键词:科研管理R&D
抓住技术转型换代契机 实施国家汽车创新工程──面对WTO的官、产、学、研大兵团联合作战
2000年
面对世界汽车工业发展趋势和WTO的强大冲击,在当前从传统的机构技术向新型的微电子信息技术转换的新一轮汽车产业发展契机下,采取官、产、学、研大兵团联合作战,实施国家汽车创新工程,才有希望实现带动整个国民经济腾飞;保证2050年步入现代化社会的预期目标。
胡树华刘磊杨卓慧胡涩月
关键词:国家汽车创新工程世界汽车工业WTO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