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木清

作品数:5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北华大学基础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卫生厅资助项目吉林省卫生厅课题吉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拟黑多刺蚁
  • 1篇亚硒酸
  • 1篇亚硒酸钠
  • 1篇抑瘤
  • 1篇抑瘤作用
  • 1篇幽门螺
  • 1篇幽门螺杆菌
  • 1篇增殖
  • 1篇上皮
  • 1篇酸钠
  • 1篇体内抑瘤
  • 1篇胃上皮
  • 1篇细胞
  • 1篇细胞生长
  • 1篇细胞增殖
  • 1篇临床菌株
  • 1篇螺杆菌
  • 1篇菌株
  • 1篇核苷酸
  • 1篇分化

机构

  • 5篇北华大学
  • 2篇江苏大学
  • 1篇江苏大学附属...
  • 1篇吉林化学工业...

作者

  • 5篇刘木清
  • 2篇邵世和
  • 2篇陈静
  • 2篇段秀杰
  • 1篇王华
  • 1篇孙丽媛
  • 1篇韩晓红
  • 1篇金海甲
  • 1篇曾常茜
  • 1篇朱建强
  • 1篇郭虹
  • 1篇刘捷

传媒

  • 2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实用肿瘤学杂...
  • 1篇北华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3
  • 1篇2000
  • 1篇199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标准菌株和临床菌株oipA基因的检测及其核苷酸序列比对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检测幽门螺杆菌标准菌株NCTC11637及临床分离菌株Hp1和Hp2的oipA基因,分析其核苷酸序列,比对其与国际标准菌株Hp26695的同源性。方法:常规方法培养幽门螺杆菌,提取DNA,PCR法扩增oipA基因,检测其核苷酸序列,并比较其与Hp26695的同源性。结果:NCTC11637及Hp1、Hp2均表达oipA基因。其核苷酸序列与Hp26695比对,NCTC11637有48个突变位点、Hp1有48个突变位点、Hp2有50个突变位点,同源性均为94%。NCTC11637与Hp1的同源性为100%、与Hp2的同源性为97%。结论:NCTC11637、Hp1、Hp2均表达oipA基因,但不同菌株oipA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有所不同。
邵世和王华刘木清韩晓红段秀杰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
拟黑多刺蚁体内抑瘤作用研究被引量:7
2000年
目的 通过拟黑多刺蚁对S180腹水肉瘤鼠存活时间及Swiss和BaL/C小鼠荷瘤生长的影响,研究其体内抑瘤作用。方法 随机将小鼠分为对照组和500,1000,1500mg/kg蚂蚁剂量实验组,用S180腹水肉瘤建立动物肿瘤模型,对照组以蒸馏水灌胃,实验组以蚂蚁液灌胃,连续25d。结果 实验组小鼠平均存活时间均高于对照组,而腹水量、瘤细胞数及荷瘤重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以1000mg/kg剂量实验组抑瘤效果最明显。结论 拟黑多刺蚁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延长荷瘤小鼠平均存活时间的作用。
陈静郭虹刘木清朱建强
关键词:拟黑多刺蚁抑瘤作用
亚硒酸钠对胃上皮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被引量:3
2006年
刘木清邵世和段秀杰孙丽媛
关键词:癌细胞增殖亚硒酸钠胃上皮癌细胞生长TUNEL分化异常
拟黑多刺蚁对S_(180)肿瘤细胞DNA合成的影响被引量:2
1999年
目的 研究拟黑多刺蚁(Polychachisricina Regen)对S_(180)肿瘤细胞DNA合成的影响,探讨该蚁抗肿瘤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体外同位素放免法测定。结果 该蚁对小鼠S_(180)肿瘤细胞DNA合成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随该蚁剂量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抑瘤率可高达96.4%。结论 拟黑多刺蚁对S_(180)肿瘤细胞有直接杀伤作用。
陈静刘木清李坦
关键词:拟黑多刺蚁
尿液分泌型IgA鉴别上下尿路感染的研究被引量:1
2003年
刘木清曾常茜金海甲刘捷
关键词:标本采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