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林
- 作品数:21 被引量:108H指数:6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计划面上项目北京市西城区科技计划项目首都市民健康培育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托特罗定联合盆底电刺激治疗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效果观察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观察托特罗定联合盆底神经电刺激治疗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2009年10月至2010年12月就诊的73例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托特罗定组口服托特罗定2mg/次,2次/d,疗程4周;联合治疗组口服托特罗定2mg/次,20:/d,加用盆底神经电刺激治疗,隔日1次,疗程4周。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膀胱过度活动症状(尿急、急迫性尿失禁、排尿次数、每次排尿量)减轻(P均〈0.05)。两组之间比较,在减轻尿急次数、尿失禁次数及夜尿次数指标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联合治疗组在减少每日排尿次数[(5.6±0.1)次]及每次排尿量[(248±14.6)ml]的增加方面优于托特罗定组[(7.6±0.3)次、(207±11.3)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托特罗定联合盆底神经电刺激能明显改善女性OAB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疗效优于单用托特罗定,有一定临床意义。
- 刘宁刘春林冯超张进生渠渊
- 关键词:托特罗定盆底电刺激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
- 前列腺增生患者逼尿肌收缩蛋白变化的研究
- 2013年
-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患者(BPH)膀胱逼尿肌功能与收缩蛋白表达变化的关系。方法选择51例BPH患者,按尿动力检查结果分为逼尿肌功能正常组30例,逼尿肌不稳定组21例。选择同期15例非尿路梗阻患者为对照组,收集各组患者膀胱逼尿肌标本。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逼尿肌肌球蛋白、肌动蛋白的表达情况,比较各组之间的差异。结果肌球蛋白在对照组、BPH逼尿肌稳定组和逼尿肌不稳定组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46.67%、66.67%和95.2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动蛋白在对照组、BPH逼尿肌稳定组和逼尿肌不稳定组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53.33%、73.33%和85.7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膀胱出口梗阻后逼尿肌中肌球蛋白、肌动蛋白表达的增加可能是其收缩功能改变的分子基础。
- 张进生柳建垒刘宁渠渊罗静吴宗山冯超张前柴军刘春林
-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肌球蛋白肌动蛋白
- 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尿动力学及逼尿肌超微结构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 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尿动力学检查与膀胱逼尿肌超微结构的关系。方法BPH组患者43例,平均年龄(69.5±6.0)岁;无膀胱出口梗阻的其他疾病患者21例为对照组,平均年龄(65.4±7.2)岁。2组患者均行尿动力学检查,透射电镜观察膀胱逼尿肌超微结构。比较2组患者尿动力学检查及逼尿肌超微结构情况。结果BPH组和对照组患者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分别为(21.1±3.0)和(7.6±1.4)分,P〈0.01;最大尿流率分别为(7.7±1.3)和(14.9±2.3)ml/s,P〈0.01;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收缩压分别为(60.1±11.0)和(48.7±7.1)cmH:0(1cmH2O=0.098kPa),P〈0.05;梗阻系数分别为44.8±9.9和19.0±5.9,P〈0.01;膀胱逼尿肌细胞线粒体相对密度分别为0.81±0.24和1.03±0.11,P〈0.05;膀胱逼尿肌细胞间隙分别为(19.4±4.8)和(14.1±2.0)nm,P〈0.05。结论BPH患者逼尿肌细胞线粒体水肿、相对密度减低,是导致逼尿肌收缩力减弱的原因之一;同时由于细胞间隙增宽,导致逼尿肌收缩速度减慢或不协调,引起膀胱协调收缩力下降。
- 张进生刘宁渠渊吴宗山张前柴军刘春林
- 关键词:良性前列腺增生膀胱逼尿肌超微结构
- BPH合并OAB患者膀胱粘膜M受体M2、M3亚型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目的 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合并膀胱过度活动症(OAB)时,膀胱粘膜毒草碱型胆碱能受体(M受体)M2、M3亚型表达水平的变化,分析其在OAB发病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 张进生刘春林刘良颖李玮刘宁渠渊王立茹冯超吴宗山柴军张前
- 尿液标本液基细胞薄层涂片检查在膀胱癌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探讨液基细胞薄层涂片检查(thin-prep cytology test,TCT)在膀胱肿瘤诊断中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78例确诊膀胱上皮癌患者的尿液,同时进行尿液传统涂片细胞学检查和TCT细胞病理学检查。结果尿液传统涂片细胞学检查和TCT对膀胱上皮癌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74.36和88.46(P<0.05)。其中34例病理为非浸润性膀胱上皮癌低级别,2种方法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67.65和88.24(P<0.05);23例病理为非浸润性膀胱上皮癌高级别,2种方法敏感性分别为78.26和86.96(P>0.05);21例病理为浸润性膀胱上皮癌,2种方法敏感性分别为80.95和90.48(P>0.05)。78例中25例为复发性膀胱癌患者,2种方法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68.00和84.00(P<0.05)。结论尿液标本TCT优于传统涂片法,可显著提高膀胱癌的诊断率。
- 张进生渠渊安红雷吴宗山冯超刘宁张前柴军刘春林
- 关键词:膀胱上皮癌
- 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1
- 2017年
- 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是中老年男性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储尿期尿频、尿急、急迫性尿失禁及夜尿增多等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OAB)症状发生率,据国外文献报道可高达50%~75%。
- 王磊王磊张进生刘春林渠渊冯超吴宗山柴军刘宁
- 关键词:电刺激治疗生物反馈急迫性尿失禁BLADDER夜尿增多尿急酒石酸托特罗定
- 前列腺增生患者逼尿肌收缩蛋白变化的研究(摘要)
- 张进生柳建垒刘宁渠渊吴宗山冯超柴军张前刘春林
- 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导尿管结壳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导尿管结壳(CE)的效果.方法 采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导尿管结壳所致拔管困难患者8例,分析手术效果.结果 8例手术均一次成功粉碎结壳,顺利拔管.结论 输尿管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导尿管结壳,损伤小,安全,治疗效果好,是一种可行的微创治疗方法.
- 刘春林刘宁吴宗山渠渊
- 关键词:气压弹道碎石术输尿管镜
-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前列腺体积参数与尿动力学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前列腺体积参数与尿动力学检查结果的相关性,评价各体积参数对膀胱出口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8例BPH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行经直肠前列腺彩色超声及尿动力学检查,测量前列腺总体积(TPV)、前列腺移行区体积(TZV),计算移行区指数(TZI),行尿流率、压力-流率测定,利用直线相关分析以及单因素方差分析探讨前列腺体积参数与尿动力学检查结果的相关性。结果患者平均年龄(77.53±7.65)岁。TPV与TZV的相关系数为0.93,P<0.01;TPV与TZI的相关系数为0.36,P<0.05;TZV与TZI的相关系数为0.65,P<0.01。TPV、TZV、TZI与最大尿流率(Qmax)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06、-0.35、-0.32(P>0.05,<0.05,<0.05)。TPV、TZV、TZI与梗阻系数(AG)的相关系数为0.25、0.29、0.33(P>0.05,<0.05,<0.05)。40ml≤TZV<60ml时,TZV与AG成正相关(r=0.29,P<0.05)。结论TZV、TZI均影响膀胱出口梗阻(BOO)的程度,TZI对BOO的影响大于TZV,可作为临床评估BPH对排尿影响的重要参数。
- 张进生李小宝刘宁渠渊张前吴宗山柴军刘春林
-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体积移行区指数尿流动力学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症49例被引量:23
- 2008年
- 目的评估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我院收治的49例75岁以上高危BPH患者,给予TURP治疗,并发其他疾病者均给予对症治疗。术前及术后2h常规复查血常规、血生化,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最大尿流率(MFR)、IPSS评分及剩余尿(RU)。结果49例患者手术前后Hb、MFR、IPSS评分及RU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49例患者手术时间为30~110min,平均72.6min。切除腺体重量10~56g,平均25.4g。术中失血50~300ml,平均141ml,输血2例。术后发生尿道电切综合征1例,死亡1例,并发前尿道狭窄2例,经行门诊尿道扩张后好转,患者术后均排尿通畅。余患者术后均未有心、肺、脑、肝、肾等系统疾病加重。结论术前积极控制并发症,作好充分术前准备,TURP是治疗高龄、高危BPH患者安全、有效的方法。
- 柴军刘春林张进生渠渊张前吴宗山刘宁
- 关键词:老年人前列腺增生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