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宗响 作品数:17 被引量:107 H指数:7 供职机构: 徐州医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徐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 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上颌后牙垂直骨量不足植牙患者上颌窦内提升术同期植入种植体临床观察 被引量:24 2016年 目的观察上颌窦内提升同期植入种植体用于上颌后牙垂直骨量不足患者的疗效。方法拟行牙种植治疗的牙缺失患者27例,缺失牙34颗:第二前磨牙6颗、第一磨牙18颗、第二磨牙10颗。使用锥形束CT测量剩余牙槽骨高度(RBH):第二前磨牙平均高度4.7 mm,第一磨牙平均高度4.1 mm,第二磨牙平均高度4.3 mm。所有患者行上颌窦内提升并同期植入种植体,术后3个月复诊,检查患者软硬组织愈合情况,锥形束CT(CBCT)检查种植体周围骨愈合情况及上颌窦底新骨形成状况。若情况良好,则行二期手术及上部牙冠修复。术后3年复查,采用Cochran标准评价种植体是否符合存留标准。结果本组共植入34颗种植体,包括上颌第二前磨牙6颗、上颌第一磨牙18颗及上颌第二磨牙10颗。6例术后出现上颌窦并发症,给予对症处理10 d症状后均消失。本组1例出现种植体松动、脱落,给予重新种植后骨结合良好。其余患者术后3个月复查CBCT显示种植体骨结合形成,根部完全被骨质包绕,上颌窦底新形成骨质均匀。术后随访期间,1例患者的种植体在负载后10个月因种植体周围炎症而拔除,其余种植体均成功存留,种植体3年存留率为97.1%。结论对于上颌后牙垂直骨量不足的患者,行上颌窦内提升同期植入种植体成功率较高,术后并发症较轻,效果较好。 袁长永 王鹏来 秦雁雁 刘宗响 陈佳龙关键词:牙缺失 上颌窦内提升术 骨增量 骨皮质切开加速大鼠正畸牙移动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 :研究骨皮质切开术加速大鼠正畸牙移动的组织学改建机制。方法 :选用健康未孕雌性Sprague-Dawley(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骨皮质切开手术组和对照组。在手术组大鼠行骨皮质切开术,对照组大鼠行对照手术后,构建正畸牙移动模型。在牙移动0、1、3、7 d分别处死2组大鼠各6只。测量牙移动距离并制备组织学切片,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和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采用SPSS1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骨皮质切开术可在牙移动第1天及3 d后加速正畸牙移动,而牙移动3 d时2组大鼠牙移动距离无显著差异。牙移动第3天和第7天,手术组大鼠压力区破骨细胞数目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组压力区RANKL的表达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骨皮质切开术可加速大鼠正畸牙移动,这可能是由于牙周组织中RANKL高表达介导的破骨增强所致。 朱绍跃 袁长永 刘宗响 李晓明 王鹏来关键词:牙移动 破骨细胞 RANKL 两种装载器皿在牙科小器械清洗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对两种器皿装载牙科小器械清洗效果进行比较,为选择牙科小器械理想的清洗辅助用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临床污染严重的牙科小器械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器械支架装载(试验组)和不锈钢网状杯装载(对照组),清洗后通过使用带光源的放大镜目测和ATP生物荧光法判断清洗效果。[结果]试验组的清洗合格率、干燥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牙科小器械采用器械支架装载清洗效果和干燥效果优于不锈钢网状杯装载。 胡薇 刘宗响 韩爱军 文晓娟光固化复合树脂在前牙美容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 应用光固化复合树脂对缺损、畸形或变色的前牙进行美容修复,在恢复功能的同时评价其美容效果.方法 按纳入标准随机选取因不同原因导致前牙缺损、变色或畸形需要美容修复的患者100例,对患牙行光固化复合树脂美容修复,修复后1、2、3年复诊,共完成随访67例、102颗前牙;在恢复功能的前提下评价修复后美容效果.结果 先天因素引起的染色、扭转牙和龋齿在树脂修复后随着时间的延长其满意率下降:先天性牙染色和前牙间隙第1年和第3年复查满意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者第1年与第2年复查满意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原因引起的牙齿缺损在树脂修复后第1年与第2年、第1年与第3年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光固化复合树脂在前牙美容修复中近期美容效果明显,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直接修复材料. 王鹏来 刘宗响关键词:光固化复合树脂 美容修复 前牙 氟斑牙不同漂白方法效果比较 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评价不同漂白方法对氟斑牙漂白的临床效果。方法轻中度氟斑牙患者3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例60颗牙。分别采用联合漂白、激光漂白、家庭漂白3种方法进行上前牙区漂白,在漂白前、漂白后即刻、漂白后1个月、漂白后1年记录其L*a*b*值,比较3组漂白效果及颜色回复情况。应用统计学分析软件CS10.34对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 3组漂白后的L*a*b*值与漂白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漂白后1个月,联合组与激光组颜色有所回复(P<0.05);漂白后1年,联合组、激光组颜色与漂白后即刻相比有所回复(P<0.05),与漂白后1个月相比颜色回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家庭组颜色回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1个月到1年期间颜色变化小于治疗后即刻到1个月的变化(P<0.05)。结论 3种漂白方案治疗1个疗程都得到相似的美白效果,但短期内也出现漂白牙的颜色回复,家庭漂白颜色相对稳定,诊室漂白收效快,3种治疗方案各有其适应人群。 牛文芝 王鹏来 刘宗响 王伟关键词:氟斑牙 唇腭裂儿童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 :调查唇腭裂患儿生活质量及其流行病学分布情况,探讨影响其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方法 :选取164例唇腭裂患儿纳入实验组,对照组为102例健康儿童。应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儿童青少年生活质量量表(child and adolescents’quality of life scale,CAQOL)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统计描述其生活质量的流行病学分布。采用SPSS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探讨影响唇腭裂患儿生活质量的因素。结果 :1唇腭裂组的师生关系、同伴关系、亲子关系、自我概念、躯体感觉、负性情绪、作业态度、生活便利性、活动机会性、自我满意度各因子得分和CAQOL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唇腭裂类型、主要抚养人、母亲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及居住地区进入回归方程。结论:唇腭裂儿童生活质量偏低,疾病类型、母亲文化程度、主要抚养人、家庭月收入及居住地是其重要影响因素。 周猛 刘宗响 王鹏来 刘超关键词:唇裂 腭裂 生活质量 磷酸酸蚀结合流动树脂对年轻恒牙窝沟封闭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比较3M流动树脂和3M窝沟封闭剂为第一恒磨牙行窝沟封闭术,2种材料窝沟封闭的保留率及龋病发生率情况。方法选择7-9岁120例240颗窝沟较深无龋的下颌第一恒磨牙,采用自身半口对照方法,掷币法随机选择一侧为3M流动树脂组,另一侧则为3M窝沟封闭剂组。于术后3、6、12、24个月复查,检查两组窝沟封闭材料的保留率和封闭后牙齿的患龋状况。结果第3、6个月两组第一恒磨牙的窝沟封闭材料保留率、龋病发生率及龋降低率有差异但是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2、24个月流动树脂组封闭材料的保留率、龋降低率高于窝沟封闭剂组,龋患病率低于窝沟封闭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表面处理法相同的情况下,流动树脂组远期疗效优于窝沟封闭剂组,提高了封闭材料的保留率,降低了龋病的患病率。 谢妮娜 宋文婷 魏路明 刘宗响关键词:流动树脂 窝沟封闭 保留率 根尖牙乳头干细胞和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联合培养对牙髓组织成血管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联合培养根尖牙乳头干细胞(stem cells from the apical papilla,SCAPs)和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对牙髓组织血管形成能力的影响。方法:分别使用α-MEM培养基和成骨、成脂、成神经诱导培养基处理SCAPs,采用油红O染色、茜素红染色、βIII-Tubulin免疫荧光染色,分别检测SCAPs的成脂、成骨和神经向分化能力。取单独SCAPs、HUVECs细胞以及联合培养SCAPs和HUVECs细胞进行小管形成实验,分别在3、6、9 h检测各组小管形成的长度、节点数目和结合区面积。采用SPSS1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染色结果显示,实验组SCAPs形成了更多的矿化结节、红色脂滴和神经样细胞。小管形成实验结果表明,联合培养组细胞可以更快地形成类血管状结构,差异显著。结论:SCAPs具有成骨、成脂和神经向诱导分化能力,联合培养SCAPs和HUVECs可以加速血管结构的形成。 袁长永 王鹏来 张成飞 刘宗响 罗三莲关键词: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 血管生成 上颌第一磨牙根管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观察上颌第一磨牙的根管系统。方法制备50个上颌第一磨牙透明牙标本,显露根管系统的空间构型,在体视显微镜下观察并记录根管系统的形态,结合应用加以统计。结果①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单根管率为66%,其中Ⅰ型占38%,双根管率为34%,远中颊根Ⅰ型占74%,腭根Ⅰ型占94%。②根管侧支、根尖分歧、根尖分叉多见于近颊根,在近颊根的发生率为40%,远颊根的发生率为24%,腭根的发生率为6%,发生部位多见于根尖1/3。结论上颌第一磨牙近颊根的根管系统最为复杂,根管变异较远颊根多,腭根变异最少。 王鹏来 刘彬 韩建国 杜昌连 刘宗响关键词:上颌第一磨牙 根管系统 近颊根第二根管 骨代用品在上颌窦内提升术中的作用研究 2016年 目的 评估在上颌窦底距牙槽嵴顶的高度(RBH)〉4 mm的情况下使用或不使用植骨材料对上颌窦内提升术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我院RBH〉4 mm需要做上颌窦内提升术的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植入23颗Straumann种植体,术前拍摄CBCT,测量RBH高度.按标准流程行上颌窦内提升术,对照组同期植入Bio-OSS骨粉,实验组不植骨粉,两组均同期植入种植体.术后3个月复诊,检查患者软硬组织愈合情况,摄根尖片检查患者种植体周围骨愈合情况及上颌窦底新骨形成状况.若情况良好,则行二期手术及上部牙冠修复.术后6,12,24,36个月复查,评估种植体骨结合情况,测量上颌窦内新骨形成高度和种植体边缘骨丧失程度.两组种植体成功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均有1颗种植体出现骨结合失败,其余种植体一期手术后伤口愈合良好,3个月后二期冠修复,两组成功率均为95.7%.术后6、12、24、36个月复诊,实验组和对照组上颌窦新骨形成高度以及边缘骨丧失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当RBH〉4 mm时,采用不植骨的上颌窦内提升术同样可以有效地提升牙槽骨的高度,并减少手术的创伤. 袁长永 王鹏来 李敢 耿晓庆 刘宗响关键词:上颌窦内提升 骨增量 牙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