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纳婷
- 作品数:22 被引量:81H指数:5
- 供职机构:济南军区联勤部更多>>
- 发文基金:济南军区后勤科研立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军事更多>>
- 1435名基层部队官兵人格特征及其相关人口因素分析
- 2013年
- 目的分析基层部队官兵人格特质及其相关人口因素,了解官兵情绪及行为倾向性,提高心理服务针对性及预防极端事件出现。方法对某部1435名官兵应用一般情况问卷及艾森克人格问卷进行心理测查,分析不同人口特质人群的人格特征。结果年龄、军龄、军衔、文化程度、人际关系自评因素与精神质维度三种类型的分布相关,人际关系自评还与内外向维度三种类型的分布相关;年龄、军龄、军衔、人际关系自评、家庭完整、习惯与精神质维度相关;军龄、人际关系自评与内外向维度相关;军龄、户口类别、人际关系自评、习惯与神经质维度相关;户口类别、人际关系自评、习惯与掩饰性维度相关。结论要依据不同的人口特质人群对官兵进行心理服务,促进官兵健康人格的形成。
- 戴晴晴张景兰李子健国生辉冯纳婷
- 关键词:作战部队人格人口因素
- 葛根素对大鼠颅脑损伤后ICAM-1和NF-κB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大鼠颅脑损伤后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核因子(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建立大鼠颅脑损伤模型,随机分组,给予葛根素治疗后,测定脑组织中MDA含量和SOD活性;分别通过Western blot方法,分析组织中ICAM-1和NF-κB蛋白表达的变化。同时利用RT-PCR法,观察脑组织中ICAM-1和NF-κB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大鼠颅脑受到损伤后,脑组织中SOD活性显著降低(P<0.05),MDA含量显著增加(P<0.05),经葛根素预先处理的大鼠,可以显著增加脑组织中SOD的活性,并降低MDA的含量。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脑组织中ICAM-1和NF-κB表达显著升高(P<0.05),经葛根素处理组的大鼠,与模型组大鼠相比较,脑组织中ICAM-1和NF-κB mRNA表达显著降低。结论葛根素调节大鼠颅脑损伤后ICAM-1和NF-κB的表达,可能是葛根素保护大鼠颅脑损伤的分子机制。
- 冯纳婷冯雅碧
- 关键词:颅脑损伤葛根素
- 作战部队官兵心理健康服务需求调查被引量:16
- 2013年
- 目的了解作战部队官兵的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现状和特点,为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服务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编"军人心理健康服务需求调查问卷"对某作战部队1435名官兵进行调查。结果官兵对心理健康服务普遍持接纳和重视的态度(87.04%);义务兵最困扰的心理问题是对军事训练、考核的畏惧(χ2=26.64,P<0.001),士官为理想与现实的冲突(χ2=17.59,P<0.001),军官为进退去留问题(χ2=17.36,P<0.001);官兵寻求心理服务的主要内容依次为人际交往与沟通、压力调试、自我成长等。义务兵对自我成长需求最强(χ2=9.90,P<0.01),士官对婚恋教育需求最强(χ2=9.19,P<0.05),军官对复员、转业心理辅导需求最强(χ2=43.20,P<0.001)。结论作战部队官兵心理健康需求普遍而广泛,同时又存在明显的人群差异,心理干预应充分考虑不同群体官兵的心理困扰和需求,以提高心理健康服务的效益。
- 张景兰戴晴晴李子建国生辉冯纳婷
- 关键词:军人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服务
- 创伤后应激障碍军人患者多导睡眠图和事件相关电位P300特征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军人患者多导睡眠图(PSG)和事件相关电位P300特征。方法:对36例PTSD军人患者(研究组)PSG和P300检测,并与随机抽取某部32名官兵(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PSG检测示:研究组较对照组总睡眠时间缩短,睡眠效率(SE)降低,觉醒次数(AT)增加,慢波睡眠(SWS)S1期延长,S3和S4期缩短,快眼动睡眠(REM)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P300检查示: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N2和P3潜伏期(PL)显著延长,P3波幅(Amp)显著降低(P均<0.01);研究组N2、P3潜伏期与AT和睡眠潜伏期(SL)呈正相关(r=0.21~0.28,P<0.05或P<0.01),与SE和REM呈负相关(r=-0.22^-0.39,P<0.05或P<0.01);P3Amp与AT和SL呈负相关(r=-0.22^-0.23,P均<0.05),与SE和REM呈正相关(r=0.25~0.28,P<0.05或P<0.01)。结论:PTSD军人患者存在睡眠结构紊乱和认知功能损伤,且二者相互影响。
- 梁学军甘景梨冯纳婷高存友段惠峰
- 关键词:军人创伤后应激障碍多导睡眠图事件相关电位
- 济南战区部队官兵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了解某战区部队官兵的健康教育需求情况,探索适宜战区部队官兵需要的健康传播策略。方法以《军队健康教育方案》规定的内容为主要参考,结合笔者近年来为部队官兵开展的健康教育内容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某战区部队1846名官兵进行健康教育需求调查。结果对健康教育知识强烈需求率高于50%的有12题,低于40%的有4题,强烈需求率排在首位的是军事训练知识,其次是传染病、心理和日常生活保健知识。新兵与老兵、不同兵种和不同学历的健康教育需求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健康教育应与官兵所处地域环境、肩负的工作任务相结合。应按文化程度、兵龄梯次实施分级教育,与官兵需求和接受能力相结合。分清阶段层次,突出各兵种军事训练和日常生活特点,制定适宜战区官兵需要的健康传播策略。
- 于云辉于国荷冯纳婷王猷金贾庆帅于君宋波
- 关键词:健康教育
- 述情能力特征、心理状况对潜艇兵军事绩效的影响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潜艇官兵述情能力、心理状况特点,为改善官兵心理素质,提高军事绩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工作能力指数量表(WAI)和领导评定对800名潜艇官兵进行测评,根据测评结果划分为军事绩效良好者(240名)和军事绩效较差者(560名),并采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两组官兵进行调查。结果 1军事绩效较差者述情障碍总分及因子Ⅱ、因子Ⅲ得分明显高于军事绩效良好者(P<0.05)。2军事绩效良好者SCL-90总分、人际关系敏感均分、抑郁均分、焦虑均分、敌对均分和精神病性症状均分与军事绩效较差者相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3TAS因子Ⅱ、因子Ⅲ,以及SCL-90的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敌对和精神病性是影响军事绩效的主要因素。结论潜艇兵军事绩效受述情能力和心理状况的影响,述情能力和心理状况良好的官兵其军事绩效考评成绩更加优秀。
- 冯纳婷甘景梨梁学军段惠峰
- 关键词:潜艇兵心理状况
- 军人创伤后应激障碍探究性眼动与事件相关电位分析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评价探究性眼动分析(EEM)和事件相关电位(ERP)对军人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认知功能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EEM和ERP对某三级甲等部队医院心理科收治的96例创伤后应激障碍官兵(研究组)和随机抽取某部100名官兵(对照组)进行测定,并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①军人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EEM凝视点数(NEF)、反应探索评分(RSS)及D值与对照组相比,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军人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ERP测定,N2、P3波潜伏期较对照组延长,P3波幅较对照组降低,其差异比较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③相关分析显示,研究组N2、P3波潜伏期与NEF、RSS呈负相关(r=-0.19^-0.42,P<0.05或0.01),与D值呈正相关(r=0.30,0.48;P<0.01);P3波幅与NEF、RSS呈正相关(r=0.38,0.51;P<0.01),与D值呈负相关(r=-0.32,P<0.01)。结论 EEM和ERP测定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可作为判断军人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重要指标。
- 甘景梨梁学军冯纳婷高存友赵兰民祝希泉段惠峰
- 关键词:军人创伤后应激障碍探究性眼动事件相关电位精神卫生
- 某战区部队官兵健康素养现状调查分析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了解某战区部队官兵健康素养现状,为制定适宜战区官兵的健康传播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某战区部分官兵1865人进行健康素养调查,用χ2检验进行分析。结果调查对象具备健康素养比例为14.30%,其中具备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和基本技能素养的比例分别为13.87%、30.23%和50.92%。不同特征中老兵总体健康素养(17.84%)和知识与理念(17.93%)、生活方式与行为(39.27%)具备比例高于新兵;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官兵总体健康素养(18.05%)和知识与理念方面(17.21%)高于高中及以下官兵;由城镇入伍的官兵在总体健康素养(17.54%)和知识与理念(17.35%)、健康技能方面(53.41%)高于由农村入伍官兵。结论某战区部队官兵具备健康素养的总体水平不高,部队开展的健康教育活动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今后要定期开展健康素养调查分析,及时掌握健康素养水平,评估健康教育效果,制定适宜战区官兵的健康传播策略。
- 于云辉于国荷冯纳婷李子建韩娉
- 关键词:战区部队
- 某战区部队健康传播策略应用效果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索适宜战区部队官兵需要的健康传播策略。方法 2013年选择某战区部队当年入伍的部分新兵和士官为调查对象。通过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第1组860名新兵和士官作为基线调查对象。在经过3个月的健康教育后,在同一部队群体中按相同的抽样方法随机抽取第2组860名新兵和士官进行调查比较。结果健康传播策略实施前后,2组新兵和士官健康素养的总体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基本技能素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制定的健康传播策略在提升战区部队官兵健康素养,维护身心健康,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发挥了有效作用,值得进一步在战区部队推广应用。
- 于云辉赵勇于国荷冯纳婷贾庆帅李子建韩娉
- 关键词:战区部队
- 新兵训练期间人际适应能力与家庭环境因素关系的调查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研究新兵集训(新训)期间人际适应情况的动态变化及家庭环境因素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某部305名新兵为研究对象,采用《社交回避与苦恼量表》、《90项症状清单》、《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分别于新训前后进行现场实测。结果①总体前后比较,新训后一般自我效能感(GSES)得分显著高于新训前,社交回避及烦恼量表总分(SAD)、社交回避(SA)、社交苦恼(SD)、人际关系敏感(SCL-RS)分量表得分均低于新训前(均P<0.001);②不同家庭关系组间比较,新训前家庭和睦组GSES得分高于、其余量表得分均低于一般或不和睦组(P<0.001,P<0.05,P<0.01)。新训后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不同家庭组成组间比较,新训前各量表得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新训后,家庭完整组GSES得分高于家庭不完整组(P<0.05),其余量表得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新兵在新训期间,人际适应情况发生了显著、积极的变化。家庭不完整和家庭关系一般或不和睦对新兵人际适应产生不同程度的消极影响,应作为心理干预的重点人群予以关注。
- 张景兰戴晴晴李子建冯纳婷国生辉
- 关键词:新兵人际适应一般自我效能感家庭环境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