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伟华

作品数:85 被引量:547H指数:12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5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9篇专利

领域

  • 56篇医药卫生
  • 16篇生物学
  • 7篇文化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7篇蛋白
  • 13篇睾丸
  • 13篇贻贝
  • 13篇细胞
  • 11篇多糖
  • 11篇活性
  • 11篇教学
  • 9篇生物化学
  • 9篇厚壳贻贝
  • 9篇纯化
  • 8篇蛋白质
  • 8篇白质
  • 7篇肿瘤
  • 7篇抗肿瘤
  • 7篇活性研究
  • 6篇支持细胞
  • 6篇糖类
  • 6篇睾丸支持细胞
  • 6篇细胞膜
  • 6篇金属硫蛋白

机构

  • 85篇第二军医大学
  • 6篇上海水产大学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解放军第41...
  • 1篇第一军医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85篇冯伟华
  • 52篇焦炳华
  • 49篇张建鹏
  • 27篇刘军华
  • 14篇王俊
  • 13篇徐红丽
  • 12篇任绪义
  • 11篇魏江洲
  • 9篇姚滢
  • 9篇黄才国
  • 8篇魏尧梅
  • 7篇周文丽
  • 7篇周雍
  • 6篇郭婷婷
  • 6篇缪明永
  • 6篇郭一峰
  • 6篇周婷婷
  • 4篇胡惠民
  • 4篇刘小宇
  • 4篇仲燕

传媒

  • 22篇第二军医大学...
  • 12篇山西医科大学...
  • 6篇生命的化学
  • 4篇国家“863...
  • 2篇中国海洋药物
  • 2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生物技术通讯
  • 1篇卫生研究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西北医学教育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生理科学进展
  • 1篇中华眼科杂志
  • 1篇癌变.畸变....
  • 1篇中国职业医学
  • 1篇国外医学(输...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5
  • 1篇2011
  • 4篇2010
  • 6篇2009
  • 4篇2008
  • 4篇2007
  • 11篇2006
  • 16篇2005
  • 10篇2004
  • 3篇2003
  • 4篇2002
  • 2篇2001
  • 2篇1999
  • 1篇1998
  • 2篇1997
  • 3篇1996
  • 2篇1995
  • 2篇1994
  • 2篇1992
8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海螵蛸多糖的提取分离及活性组分CPS-1的纯化被引量:38
2006年
目的:从海洋中草药海螵蛸(乌贼骨)中提取分离得到多糖活性物质。对粗多糖中主要的活性组分CPS-1进行纯化,得到成分相对均一的天然活性多糖。方法:用热水抽提法提取海螵蛸多糖粗品,并对提取工艺进行正交设计,优化提取方法。对粗品组分进行总糖量测定。用DEAE-Sepharose F.F柱及Sepharose CL-6B柱对海螵蛸多糖粗品进行分离。通过活性检测实验确定活性部分。最后使用Sephacryl S-300柱进一步纯化。用HPLC来检测精品多糖的纯度。标准曲线法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结果:成功得到海螵蛸粗多糖。经过离子交换柱DEAE-Sepharose Fast Flow和Sepharose CL-6B柱及分子筛Sephacr-yl S-300柱的进一步分离纯化和活性跟踪,最后得到相对均一的活性精品多糖CPS-1,其含糖量达93.6%,相对分子质量为1×106。结论:不同的提取条件影响海螵蛸多糖的得率。不同性质的分离材料能够将相对分子质量及电荷有差异的多糖分离,达到分离的目的。精品多糖CPS-1是从海洋中草药海螵蛸中得到的均一多糖组分。
魏江洲张建鹏刘军华王顺春冯伟华焦炳华
关键词:海螵蛸多糖类提纯
通过撰写综述来综合复习和运用生物化学知识被引量:3
2007年
为了更好地在生化与分子生物学教学活动中倡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自学能力和运用知识能力。在生化与分子生物学教学中通过指导学生撰写综述的方式来引导学生综合复习和运用生物化学理论知识,获得了较理想地教学效果。
缪明永许强芝刘军华冯伟华焦炳华
关键词: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海螵蛸多糖提取物CBP-S及其用途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是从海螵蛸中制备的多糖提取物CBP-S及其用途。多糖提取物CBP-S的主要成分为CBP-S1和CBP-S2,其中,CBP-S1的单糖组成为:Rha∶Fuc∶Man∶Glc∶Gal∶GlcN∶Gal...
冯伟华张建鹏焦炳华刘军华郭一峰周婷婷周文丽
文献传递
海螵蛸多糖CPS-1对小鼠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作用的初步观察被引量:29
2006年
目的:探讨海螵蛸多糖相对均一组分———CPS-1对小鼠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UC)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DSS诱导法建立小鼠UC模型,以SMZ-TMP为对照,通过临床症状、体质量改变、局部肠黏膜(溃疡发生)改变情况等指标对高、低剂量CPS-1对UC小鼠的保护作用进行初步观察。并采用ELISA方法测定了小鼠血清中某些内皮增殖及炎症相关的细胞因子的含量变化。结果:海螵蛸多糖治疗组小鼠模型建立后的体质量没有明显降低,小鼠的一般生长情况都良好,血清中EGF和PDGF的含量较模型建立前明显增加,而TNF-α的含量与阳性对照组相比则明显降低(P<0.05)。结论:海螵蛸多糖CPS-1能够明显的提高UC小鼠血液中EGF和PDGF的含量,加速溃疡组织的愈合;同时降低TNF-α的表达,从而缓解炎症。因此,海螵蛸多糖CPS-1能够加速溃疡组织的愈合和修复过程。
魏江洲张建鹏刘军华徐红丽冯伟华焦炳华
关键词:多糖类结肠炎溃疡性小鼠
厚壳贻贝多糖的提取和免疫学活性研究被引量:60
2005年
目的:深入研究海洋生物多糖的药用价值,对厚壳贻贝多糖进行提取分离和免疫学活性的研究。方法:通过热碱法提取厚壳贻贝多糖粗品,用双蒸水配成三种浓度的厚壳贻贝多糖溶液,然后对其进行正常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实验、迟发型变态反应、NK细胞活性测定、抗体生成细胞的检测、碳廓清实验、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等实验,并用MTT法对荷瘤小鼠进行了脾淋巴细胞增殖活力测定。结果:成功获得厚壳贻贝多糖粗品,呈白色粉末状;各项免疫学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厚壳贻贝多糖粗品溶液能有效地增加正常小鼠的脾淋巴细胞转化率,增强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NK细胞活性、抗体形成细胞活性、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百分率(P<0.01),且随多糖溶液浓度增高而增强(各浓度组间相比P<0.01);厚壳贻贝粗品溶液还能非常显著地提高荷瘤小鼠的脾脏细胞的增殖能力(P<0.01)。结论:厚壳贻贝多糖能从细胞免疫功能、体液免疫功能、单核巨噬细胞功能及NK细胞活性方面促进正常小鼠的免疫活性作用,并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
姚滢魏江洲王俊张建鹏刘军华冯伟华焦炳华
关键词:免疫活性
东海近江牡蛎多糖的提纯和生物学活性研究
:为深入研究近江牡蛎多糖的药用价值,对东海近江牡蛎(Ostrearivularis)分离、纯化,得到牡蛎多糖(Oysterpolysaccharides,OPS),并进行其生物学活性研究。方法:采用热碱法提取,以低、中、...
王俊姚滢张建鹏刘军华冯伟华焦炳华
关键词:牡蛎多糖分离提纯免疫活性抗肿瘤活性
提高生物化学教学效果的体会被引量:7
2008年
在长期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对这门课感到“恐惧”,原因主要在于代谢部分内容繁杂和分子生物学部分内容抽象。针对学生的这种心理,提出了“轻轻松松学生化”的口号,在教学实践中相应地采取了穿插生化发展史、联系医学实际和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方法,使学生提高了学习兴趣,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刘小宇黄才国冯伟华缪明永焦炳华
关键词:生物化学教学改革教学效果
胆汁酸对红细胞膜的影响被引量:3
1991年
机体内胆汁酸在促进脂类消化吸收及胆固醇的代谢调节方面具有重要的生理功用。由于胆汁酸是一种去垢剂,因此当血中胆汁酸浓度高于正常水平时,常会影响到具有膜脂类双层结构的红细胞。胆汁酸分子可插入红细胞膜脂双层中,干扰膜组份的有序排列,引起膜脂质和膜蛋白的丢失,从而导致红细胞形态及功能的改变。胆汁酸分子对红细胞膜作用的研究已逐步进入分子水平。
冯伟华李建新吴中立
关键词:胆汁酸红细胞膜
镉中毒大鼠睾丸与肝脏金属硫蛋白表达的时相研究被引量:8
2002年
啮齿目动物睾丸对镉毒性较肝脏更敏感 .为阐明睾丸的镉毒性分子机制 ,比较了肝脏与睾丸金属硫蛋白(MT)表达的时相变化 .mRNA采用RT PCR技术分析并用光密度扫描定量 ;蛋白质定量用ELISA方法 .结果显示 ,睾丸中存在MT ,镉中毒后MT1与MT2mRNA明显升高 ,但MT没有相应增加 ;肝脏镉中毒后MTmRNA与MT均明显升高 .结果提示 :镉虽然能诱导睾丸MTmRNA的转录 ,但没有促进其MT的合成 。
任绪义周雍张建鹏冯伟华
关键词:镉中毒睾丸肝脏金属硫蛋白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的建设与实践被引量:6
2010年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高等医药院校课程体系中的一门主干课程。第二军医大学在课程的全面建设过程中,坚持科学发展观,依据"适应需求,强化实践,追求创新"的原则,始终以强化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为出发点,围绕"精心课堂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改革实验教学,强化创新能力培养","开拓课外活动,促进综合素质养成"等方面,全方位构筑高质量的课程教学体系,为探索培养适应国防卫生事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取得了有益的经验。该课程2008年被评为总后院校首批百部优质课程,2009年列为上海市教委重点建设课程,2010年被评为军队院校优质课程。
焦炳华冯伟华黄才国缪明永王梁华黄平钱峥何军许金廉
关键词: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建设创新教育素质教育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