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振坤

作品数:3 被引量:38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化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化学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2篇生物膜
  • 2篇表面特性
  • 1篇增殖
  • 1篇增殖影响
  • 1篇水处理
  • 1篇水处理应用
  • 1篇碳纤维
  • 1篇炭化
  • 1篇炭纤维
  • 1篇微生物
  • 1篇微生物活性
  • 1篇稳定化
  • 1篇纤维
  • 1篇活性碳
  • 1篇活性碳纤维
  • 1篇活性炭
  • 1篇活性炭纤维
  • 1篇好氧
  • 1篇氨氮
  • 1篇PAN基

机构

  • 3篇北京化工大学
  • 2篇北京市环境保...

作者

  • 3篇何振坤
  • 2篇王绍堂
  • 2篇刘杰
  • 1篇赵兴利

传媒

  • 2篇新型炭材料

年份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生物炭纤维的形成机制(II)—PAN基热氧稳定化纤维的炭化与活化研究被引量:16
2001年
以聚丙烯腈共聚纤维制取了生物炭纤维 (BCF)。考察了炭化活化过程中活化剂、热处理参数对BCF结构、性能的作用以及纤维序态结构、化学结构与生物炭纤维吸附特性、力学性能、电性能间的内在关联。研究结果表明 :1)醋酸可作为活化剂 ,用于制备综合性能优异的BCF。 2 )BCF收率、力学性能、吸附特性、电性能等综合性能的变化与热处理温度、时间、活化剂的变化密切相关。 3)BCF的化学组成 ,直径、取向度、微晶尺寸等形态、序态结构参数与BCF力学性能、吸附特性等使用性能的优劣具有密切关联 ,且均在 5 0 0℃和活化前后出现不同的变化速率。
刘杰何振坤王绍堂赵兴利
关键词:BCF炭化
炭纤维生物膜的形成机制 Ⅱ .炭纤维表面特性对微生物活性与增殖的影响被引量:23
2003年
 采用对比方法,借助化学分析、表面形态分析、微生物活性测定等技术首次系统地研究了以活性炭纤维、表面改性活性炭纤维作为细胞固着化用载体及载体表面特性对生物膜活性、菌液中微生物活性及增殖等的影响。重点考察了纤维表面官能团、比表面积、润湿性等表面特性对生物膜活性以及菌液中微生物活性及增殖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改善炭纤维表面的吸附特性有益于微生物固着及挂膜;增加活性炭纤维比表面积有利于提高其表面微生物的活性。(2)与其他有机高分子材料相比炭纤维可以促进微生物的生长。(3)炭纤维表面润湿性与某些酸性官能团的增加,有助于载体表面微生物的生长。
何振坤刘杰王绍堂
关键词:炭纤维表面特性微生物活性活性炭纤维生物膜增殖影响
好氧BACF膜的形成机制与水处理应用
该工作的目的在于通过研究生物碳纤维载体的表面物化性质,载体表面固着的生物膜的形成机制,以及生物膜去除氨氮的能力,探讨载体表面性质、结构对生物膜形成、代谢的作用机制及其与水处理效果的关联,论证将活性碳纤维作为一种新型水处理...
何振坤
关键词:生物膜活性碳纤维表面特性氨氮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