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胰管结石15例诊治体会
- 2004年
- 何强孟凡亭
- 关键词:胰管结石
- p21、nm23、bcl-2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 何强
- 在大肠癌的发生过程中,涉及多种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失活,其中部分基因对细胞的永生化起作用,另一部分则促进细胞的永生化,各基因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同样的重要性。随着研究的深入,癌基因与抑癌基因不仅用于肿瘤发生...
- 关键词:
- 关键词:P21NM23BCL-2
- 核因子-κB和nm23-H1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 2008年
- 目的探讨核因子NF-κB和转移抑制基因nm23-H1在肝细胞癌(HCC)组织的表达情况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1例HCC中NF-κB和nm23-H1的表达情况,以相应癌旁肝组织、肝硬化组织(10例)、肝血管瘤旁正常肝组织(11例)作对照,并分析其与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NF-κB蛋白在41例HCC组织中阳性28例,表达率为68.3%;41例相应癌旁肝组织中有5例表达,阳性率12.2%,10例肝硬变组织中1例表达,11例正常肝组织未见表达,HCC与非癌组织中NF-κB蛋白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P〈0.01);NF-κB的表达与HCC的临床病理特点无显著相关性。nm23-H1蛋白在41例HCC组织中14例为阳性染色,27例为阴性染色。nm23-H1阴性表达与肝被膜浸润和门静脉浸润显著相关(χ^2=4.16,χ^2=4.19,P均〈0.05)。结论NF-κB可能参与了HCC的发生、发展,可望作为基因治疗的靶点。nm23-H1在HCC中的阴性表达与HCC的恶性生物学特征相关,可能表明肿瘤的预后不良。
- 张建民张龙轩何强田艳艳吴力群
- 关键词:肝肿瘤免疫组织化学
- 胰腺假性囊肿38例诊治体会
- 2003年
- 何强孟凡亭李学红
- 关键词:胰腺假性囊肿
- CP-31398对胆囊癌细胞增殖和转移的影响及机制
- 2024年
- 目的:研究CP-31398对表达突变型p53GBC-SD和表达野生型p53NOZ胆囊癌细胞株增殖和转移的影响。方法:突变型p53GBC-SD中加入药物CP-31398为CP-31398组,未加药组为对照组;野生型p53NOZ中加入药物CP-31398为CP-31398组,未加药组为对照组。利用CCK8细胞增殖实验检测CP-31398对野生型及突变型p53胆囊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P-31398对胆囊癌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利用Transwell实验检测CP-31398对胆囊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利用Western blot检测CP-31398对p53蛋白表达情况的影响,并对相关机制进行探讨。结果:在突变型p53GBC-SD细胞中,CCK8细胞增殖实验显示CP-31398组较对照组胆囊癌细胞的增殖速度减慢(P<0.01);周期实验显示与对照组相比,CP-31398组的细胞处在S期的细胞比例上升,处在G0、G1期的细胞比例下降,所以细胞在S期被阻断(P<0.001);凋亡实验显示对照组的凋亡率明显低于CP-31398组(P<0.05);Transwell实验显示,对照组穿过小室的细胞数目高于CP-31398组;Western blot实验说明CP-31398组p53蛋白表达量增加(P<0.05)。在表达野生型p53NOZ细胞中,CCK8细胞增殖实验显示CP-31398组较对照组胆囊癌细胞的增殖速度减慢(P<0.001);周期实验显示处在G2、M期的细胞比例明显上升,处于G0、G1期的细胞比例下降,细胞被阻滞于G2、M期(P<0.001);凋亡实验显示对照组的凋亡率是(14.04±3.08)%,CP-31398组的凋亡率是(34.55±3.30)%(P<0.01);Transwell实验显示,对照组穿过小室的细胞数目高于CP-31398组;Western blot实验显示CP-31398组p53蛋白表达量增加(P<0.01)。结论:CP-31398有效抑制胆囊癌细胞的增殖及转移,并且不依赖p53的突变,且CP-31398对表达野生型p53的NOZ胆囊癌细胞株作用效果较好,可以作为胆囊癌药物治疗的一个新选择。
- 孙学娣曹圣芹李重阳刘敬华何强
- 关键词:胆囊肿瘤P53突变细胞增殖肿瘤转移
- 78例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体会
- 1999年
- 孟凡亭韩伟秦军王金光何强
- 关键词:糖尿病围手术期
- 中晚期胰腺癌经PTCD和TAC后的二步切除被引量:1
- 2000年
- 目的 :提高中晚期胰腺癌的手术切除率。临床资料 :采用先经皮肝穿胆道造影及引流 (PTCD)和经皮动脉插管化疗 (TAC)后二步切除治疗 12例晚期胰腺癌 ,结果减黄和化疗后手术切除率提高 ,术后 1、2、3年生存率分别为 92 %、42 %、17% ,较直接手术切除者明显提高。结论 :中晚期胰腺癌经术前减黄和化疗后 ,可提高手术切除率及术后生存率。
- 刘云王金光何强刘扬
- 关键词:胰腺癌PTCDTAC外科手术
- 原发性肝癌致阻塞性黄疸的手术治疗被引量:6
- 2000年
- 刘云何强王金光刘扬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阻塞性黄疸外科手术
- 胆总管探查双肩内支架管引流术
- 2012年
- 目的探讨胆总管探查术中放置自行脱落双肩内支架管(以下简称支架管)的可行性。方法在胆总管探查术清除结石后,通过导丝将双肩支架管的远端置入十二指肠,胆总管切口一期缝合。结果该法治疗29例患者,术后支架管均随粪便自行排出,平均排出时间为14(10~18)d,无胆瘘、提前脱管、堵管或支架管滞留胆管等并发症。结论胆总管探查术中放置自行脱落的双肩支架管是有效的胆管引流的方法。该法既方便又安全,可减少放置"T"型管引流的相关并发症。
- 孙象军曹玉军何强秦军杜成江牛纪祥江红星韩伟
- 关键词:胆总管结石胆总管探查
- SLeX抗原和CD44v6基因与结直肠癌的关系研究
- 2014年
- 目的探讨唾液酸化的路易斯寡糖-X(SLeX)抗原和CD44v6基因表达与结直肠癌生物行为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高敏催化信号放大免疫组化技术,检测120例结直肠癌组织、30例正常大肠粘膜组织中SLeX抗原与CD44v6基因表达水平,并分析它们与结直肠癌生物行为和临床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120例结直肠癌中SLeX抗原和CD44v6基因阳性表达率为89.2%和85.8%,30例正常组织中均为阴性,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SLeX抗原和CD44v6基因表达呈显著正相关,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分期越晚、分化程度越低、有淋巴结及远处器官转移、患者的生存期越短的癌组织中SLeX抗原和CD44v6基因表达水平越高(P<0.05)。结论 SLeX抗原和CD44v6基因表达参与结直肠癌的侵袭与转移,是判定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重要生物学指标。
- 何强
- 关键词:结直肠癌CD44V6基因生物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