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冬伶
- 作品数:2 被引量:9H指数:1
- 供职机构:深圳市儿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川芎嗪对血红蛋白H病患者红细胞膜MDA、SOD和T-AOC的影响被引量:9
- 2010年
- 目的检测川芎嗪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HbH)病患者红细胞膜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变化,初步探讨川芎嗪治疗HbH病的可能机制。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院25例HbH病确诊患者给予川芎嗪片治疗6个月,分别检测治疗前和治疗后1、3、6个月患者Hb浓度,红细胞膜MDA含量、SOD活性及总抗氧化能力。结果川芎嗪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患者Hb、红细胞膜SOD活性及T-AOC均显著升高,而红细胞膜MDA含量则显著下降;治疗后1、3、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进行相互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芎嗪能减轻HbH病的贫血严重程度。川芎嗪可能影响患者体内氧化/抗氧化系统,以此清除病人体内过多的氧自由基,从而减少红细胞破坏,延长红细胞寿命。
- 刘四喜李长钢代冬伶方建培石红松王樱
- 关键词:血红蛋白H病红细胞膜川芎嗪丙二醛总抗氧化能力
- 川芎嗪改善血红蛋白H病患者贫血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观察HbH病患者服用川芎嗪前后Hb、血清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变化,初步探讨川芎嗪治疗HbH病的临床疗效和可能机制。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院25例血红蛋白H病患者给予川芎嗪片治疗6个月,分别检测治疗前和治疗后1、3、6个月患者Hb含量,血清MDA、NO水平、SOD活性及T-AOC。结果川芎嗪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患者Hb、血清NO水平、SOD活性及T-AOC均显著升高,而MDA含量则显著下降;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治疗后各月相互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川芎嗪能减轻HbH病的贫血严重程度。其改善贫血的机制与影响患者体内氧化/抗氧化系统有关。
- 刘四喜李长钢陈运生代冬伶石红松方建培
- 关键词:血红蛋白H病川芎嗪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总抗氧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