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旻

作品数:16 被引量:38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理学
  • 5篇化学工程

主题

  • 7篇共混
  • 6篇共混体
  • 6篇共混体系
  • 5篇乙烯
  • 3篇共混物
  • 3篇共聚
  • 3篇共聚物
  • 3篇LDPE
  • 2篇乙丙共聚物
  • 2篇相容性
  • 2篇聚硅氧烷
  • 2篇聚乙烯
  • 2篇甲基
  • 2篇共晶
  • 2篇硅氧烷
  • 2篇二甲基
  • 2篇二烯
  • 2篇分子
  • 2篇分子量
  • 2篇WAXD

机构

  • 16篇中国科学院
  • 3篇沈阳化工学院
  • 1篇吉林大学

作者

  • 16篇于旻
  • 6篇李三喜
  • 4篇莫志深
  • 4篇杨连军
  • 2篇罗云霞
  • 2篇杨毓华
  • 2篇张宏放
  • 1篇李玉玮
  • 1篇曹孟骏
  • 1篇刘玲
  • 1篇花荣
  • 1篇竺朝山
  • 1篇汤心颐
  • 1篇张兆谟
  • 1篇方天如
  • 1篇王连合
  • 1篇王静媛
  • 1篇胡宝元
  • 1篇吕培芝
  • 1篇李平

传媒

  • 7篇应用化学
  • 2篇功能高分子学...
  • 2篇合成橡胶工业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高分子通报
  • 1篇辐射研究与辐...
  • 1篇高分子材料科...
  • 1篇沈阳化工

年份

  • 1篇1996
  • 4篇1995
  • 2篇1994
  • 2篇1993
  • 1篇1992
  • 1篇1991
  • 2篇1990
  • 2篇1989
  • 1篇1988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密度聚乙烯与乙烯丙烯辛烯-1共聚物共混体系的相容性
1995年
用DSC和WAXD方法研究了高密度聚乙烯/聚(乙烯丙烯辛烯-1)(HDPE/EPO)共混体系的结晶性能。共混物的DSC曲线皆呈单峰,表明共混体系形成了共晶。晶胞参数a及结晶度随共混物组成而变,进一步证明HDPE/EPO共混体系的相容性.
于旻莫志深张敬民李三喜刘玲
关键词:乙烯丙烯辛烯共聚物相容性
塑炼过程对1,2-聚丁二烯分子量的影响被引量:1
1990年
采用GPC法与[η]测定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1,2-PB在薄通过程中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的变化。结果表明,同一类型的1,2-PB,当[η]>200mL/g时,随薄通次数的增加[η]下降,分子量分布向低分子量方向移动。[η]降到200mL/g左右时,尽管成倍增加薄通次数,[η]降低缓慢,並趋于稳定,[η]≈200mL/g时,在薄通过程中[η]变化极小。比较当日和放置30d后测定的薄通样品,结果表明,薄通样品在放置过程中会产生自由基结合,生成支链结构,致使流体力学体积降低。
于旻沈明伟宋法江
关键词:聚丁二烯塑炼分子量分子量分布
吸收剂量对二甲基硅橡胶与甲基乙烯基硅橡胶分子量和凝胶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
1994年
将GPC和特性粘数[η]测定相结合,在室温和-78℃下,用Co^(60)辐射源辐照,研究了二甲基硅橡胶(MQ,吸收剂量2.05×10~3~3.97×10~4Gy)和甲基乙烯基硅橡胶(MVQ,吸收剂量10~2~10~4)分子量和凝胶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辐照MVQ较辐照MQ易生成凝胶,在凝胶点前的较低吸收剂量时,溶胶的分子量出现极大值,分子量分布曲线呈单峰;随吸收剂量的增加,分子量分布变窄,分子量降低;出现凝胶的吸收剂量,MQ大约是MVQ的10倍。辐照MQ时,凝胶点前的溶胶的分子量分布曲线为双峰,并随吸收剂量的增加,双峰消失,分子量下降;在凝胶点时,分子量出现极大值。
于旻罗云霞宋法江隋雪梅杨连军方天如
关键词:二甲基硅橡胶甲基乙烯基
HDPE/LDPE共混体系的晶性研究被引量:2
1992年
用DSC和WAXD方法考察了高密度聚乙烯和低密度聚乙烯共混体系(HDPE/LDPE)的结晶性能。结果表明,在共混物中HDPE含量大于50%时,共混物只出现HDPE的熔融峰,且熔融温度随HDPE含量减小而降低;LDPE含量大于50%时,DSC图上只出现熔点介于HDPE和LDPE之间的新熔融峰。DSC和WAXD法所测结晶度均偏离共混物的线性加和值,而晶胞参数则随共混物组成变化出现最小值,表明HDPE和LDPE可以形成共晶相容体系。Raman光谱测得介晶相αb值的膨胀,支持这一观点。
于旻杨连军莫志深李三喜古利新
关键词:HDPELDPE共混共晶DSCWAXD
聚醚聚氨酯/环氧树脂互穿网络高聚物的研究(Ⅰ)被引量:8
1988年
互穿网络高聚物(IPN)是两种或多种交联聚合物的共混体。由于两种聚合物网络相互贯穿和缠结,链节间的永久锁结产生强迫互容,使不同聚合物达到最紧密混合,最大限度地控制多相体系的相分离,IPN材料显示不寻常的耐热,耐溶剂和高强度等特点,远远超过其聚合物本身的性能。在IPN中,两网络相互贯穿程度越高,相分离越低,这主要取决于构成聚合物本身的相容性和最终网络结合方式。
赵彦群李玉玮王静媛汤心颐于旻杨毓华
关键词:互穿网络
LDPE/EVA共混体系的结晶行为被引量:3
1993年
本文通过DSC、WAXD、偏光显微镜、DMA等方法,对LDPE/EVA共混体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EVA可使LDPE的熔融峰温提高15℃。并在LDPE结晶过程中起稀释剂作用。LDPE/EVA共混体系为非晶相相容。
于旻杨连军古利新李三喜
关键词:共混物聚乙烯EVA
乙丙共物聚的结晶速率与序列结构
1989年
本文用(体)热膨胀计法研究了共聚物组成、催化体系对乙丙共聚物结晶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催化体系乙丙共聚物的最大结晶速率(1/t_((1/2)(max)))随共聚物中乙烯含量的增加而增大。不同催化体系对二元乙丙共聚物的1/t_((1/2)(max))次序为:VOCl_3^->V_(5-9^-)>V_((aca?)3^-)。加入活化剂ETCA的各催化体系的二元乙丙共聚物的1/t_((1/2)(max))为VOCl_3^-ETCA>V_(5-9^-)ETCA>V_((ocac)^-)ETCA。结合结晶度、T_g、以及不同序列分布共聚物组成的测定,可推测VOCl_3^-体系乙丙共聚物具有较长的聚乙烯序列结构,V_(5-9^-)体系次之,V_((acac)_3^-)体系的乙丙共聚物分子链有更多的无规结构。
于旻张淑清胡宝元金恕
关键词:乙丙共聚物结晶速率热膨胀法
HDPE/EVA共混体系的研究被引量:5
1993年
采用DSC、WAXD和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HDPE/EVA共混体系。结果表明,HDPE/EVA共混体系是不相容的,但在共混组成中含有少量(<10%)的EVA,力学性能下降很少,而加工性能得到改善,具有一定实用价值。
于旻杨连军李三喜古利新
关键词:高密度聚乙烯共混物
聚二甲基硅氧烷的通用粘度方程和无扰尺寸被引量:2
1990年
本文提出了用非线性方程线性化的方法化简由程镕时和严晓虎最近提出的通用粘度方程,包括求其中三个参数的方法和化简手续。可以不用计算机,手续简便。用该方法计算出了聚二甲基硅氧烷新粘度方程的三个参数 由得到的K_θ计算了聚合物的无扰尺寸。结果与其它经验方程外推结果一致。新方程得到的无扰尺寸,不受分子量范围限制,无任意性。
于旻张兆谟宋法江隋雪梅
关键词:聚硅氧烷PDMS粘度方程无扰尺寸
PEO/EVA共混物的结构研究被引量:3
1995年
PEO以分散相形式存在于PEO/EVA共混物中,且具有部分相容性。X-射线衍射谱表明EVA含有较强的PE衍射峰;PEO/EVA共混物既表现出PE的衍射峰也含有PEO的晶面反射。随着PEO的Mn的增加,PEO/EVA的Wc、x增大且于时获得最大值:PE0/EVA的Wc、x值比纯PEO的Wc、x明显降低。
张宏放王连合于旻莫志深
关键词:共混物X-射线衍射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