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兰

作品数:15 被引量:64H指数:4
供职机构:南通市肿瘤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肿瘤
  • 5篇组织化学
  • 5篇细胞
  • 5篇免疫
  • 5篇免疫组织
  • 5篇免疫组织化学
  • 4篇蛋白
  • 3篇乳腺
  • 3篇细胞学
  • 3篇免疫组化
  • 3篇癌组织
  • 3篇肠癌
  • 2篇针吸
  • 2篇直肠
  • 2篇直肠癌
  • 2篇乳腺癌
  • 2篇乳腺癌组织
  • 2篇切片
  • 2篇染色
  • 2篇肿瘤转移

机构

  • 15篇南通市肿瘤医...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南通大学
  • 1篇南通医学院
  • 1篇如皋市人民医...
  • 1篇如皋市中医院

作者

  • 15篇于兰
  • 9篇张建兵
  • 7篇何松
  • 4篇韩枋
  • 4篇杨书云
  • 3篇周建云
  • 3篇陈亚丽
  • 2篇郭燕
  • 2篇吉志固
  • 1篇吴丽华
  • 1篇沈智勇
  • 1篇陈莉
  • 1篇谢阳桂
  • 1篇沙玉英
  • 1篇季秀珍
  • 1篇缪宏兰
  • 1篇吴名凤

传媒

  • 3篇南通医学院学...
  • 3篇交通医学
  • 2篇中华病理学杂...
  • 2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徐州医学院学...
  • 1篇江苏医药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南通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6
  • 1篇2005
  • 4篇2004
  • 4篇2003
  • 1篇1999
  • 1篇1995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免疫组化操作中多余一抗的回收利用被引量:1
2003年
于兰张建兵
关键词:免疫组织化学交叉污染
耐药基因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8
2004年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P 糖蛋白 (P gp)、谷胱甘肽 S 转移酶 (GST π)、拓扑异构酶Ⅱ (TopoⅡ )和胸苷酸合成酶(TS)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65例随访 10年以上患者的结直肠癌组织中P gp、GST π、TopoⅡ和TS的表达 ,并分析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 GST π的表达与UICC分期有关 (P =0 .0 2 18) ,与肿瘤组织类型、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无关 ;P gp、TopoⅡ和TS的表达与上述参数均无关 (P >0 .0 5 )。经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 ,UICC分期、肿瘤组织类型及GST π、TopoⅡ的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生存率有关 (P <0 .0 5 )。 结论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中P gp、GST π、TopoⅡ和TS的表达 ,对肿瘤化疗药物的选择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UICC分期、组织类型及GST π。
张建兵何松缪宏兰吴丽华韩枋于兰杨书云周建云
关键词:耐药基因蛋白结直肠癌癌组织肿瘤浸润肿瘤转移
原发性肺癌细胞学与组织学分型相关性的探讨
1995年
吉志固韩枋于兰
关键词:原发性肺肿瘤细胞学组织学
c-erbB-2过表达、nm23低表达与结直肠癌预后不良的关系被引量:23
2003年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c erbB 2、CD4 4v6、nm2 3基因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了 92例结直肠癌组织c erbB 2、CD4 4v6、nm2 3蛋白表达 ,并对其中随访 10年以上的 2 8例作了生存分析。结果 c erbB 2和CD4 4v6的表达均与国际抗癌联盟(UICC)分期有关 (P <0 0 5 ) ,而且c erbB 2表达还与显著的瘤周淋巴样细胞浸润有关 (P <0 0 5 )。在随访 10年以上的 2 8例中 ,单因素分析显示 :患者生存率与组织分型、UICC分期、肿瘤生长方式、瘤周淋巴样细胞浸润以及c erbB 2、CD4 4v6、nm2 3表达均有关。但经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分析 ,只有UICC分期、c erbB 2和nm2 3表达具有独立的预后意义。结论 除UICCⅢ、Ⅳ期之外 ,c erbB 2过表达和nm2
张建兵陈莉韩枋于兰何松周建云
关键词:C-ERBB-2结直肠癌预后
乳腺癌组织中耐药和转移相关基因联合表达的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 :联合检测乳腺癌组织中 P-糖蛋白 (P-gp)、谷胱甘肽 -S-转移酶 (GST-π)、拓朴异构酶 (Topo ) 3种耐药基因和 nm2 3、CD44 V62种转移相关基因 ,观察其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 S-P法和二步法的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耐药基因 P-gp、GST-π、Topo 和肿瘤转移相关基因 nm2 3 -H1、CD44 V6在 112例乳腺癌中的表达。结果 :P-gp、GST-π、Topo 与nm2 3、CD44 V6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5 6.2 %、67.8%、72 .3 %和 65 .2 %、72 .3 % ,相互之间过表达相关性不明显 (P>0 .0 5 ) ;nm2 3、CD44 V6与淋巴结转移有关 (P<0 .0 1)。结论 :作用于乳腺癌的耐药基因和肿瘤转移相关基因相互之间无相关性 ,可能具有不同作用机制 ,每个基因具有独立的临床意义。
杨书云于兰何松
关键词:乳腺癌耐药基因肿瘤转移相关基因免疫组织化学
C-erbB-2蛋白,P53蛋白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探讨C-erbB-2癌基因蛋白及P53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常规免疫组化SP法检测69例大肠癌C-erbB-2癌基因蛋白、P53蛋白表达。结果:大肠癌69例中C-erbB-2、P53表达阳性率为50.7%、36.2%。C-erbB-2、P53在大肠癌中表达均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1)。大肠癌中P53表达还与Dukes分期相关。结论:C-erbB-2、P53联合检测可以作为判断大肠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于兰张建兵
关键词:大肠癌C-ERBB-2蛋白P53蛋白
乳腺肿块细针吸取细胞学与术中冰冻切片诊断比较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分析乳腺肿块细针吸取细胞学 (FNAC)与术中冰冻切片诊断 (IFSD)的不同特征 ,探索两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乳腺肿块 2 0 5例分别进行 FNAC和 IFSD检查。结果 :乳腺良性病变 FNAC和 IFSD的准确率分别为 96.4%和 98.6% ,乳腺恶性肿瘤 FNAC和 IFSD的准确率分别为 91.0 %和 97.0 %。FNAC假阴性率为 2 .4% ,无假阳性诊断 ;IFSD未出现假阴性和假阳性诊断。结论 :乳腺肿块 FNAC和 IFSD检查是两种实用、可靠的诊断方法。
沙玉英张建兵吉志固于兰
关键词:乳腺肿瘤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
ER、PR、c-erbB-2与CD44V6、nm2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
2004年
目的 探讨ER、PR、c-erbB-2、nm23、CD44V6五种癌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有无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及其相互间是否存在某种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两步法对5种基因进行检测。结果 ER、PR、c-erbB-2、nm23、CD44V6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51.8%、47.3%、58.0%、65.2%、72.3%。ER、PR与淋巴结有无转移没有相关性(P>0.05);c-erbB-2、nm23、CD44V6的表达与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Spearman等级资料相关分析5种标记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ER、PR、c-erbB-2、nm23、CD44V6五种基因相互之间无必然的相关性,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可能有着各自不同的作用机制。ER、PR与淋巴结有无转移无关;c-erbB-2、nm23、CD44V6与淋巴结有无转移有相关性。
杨书云郭燕于兰何松张建兵
关键词:NM23CD44V6C-ERBB-2两步法阳性率
介绍一种免疫组化封边法被引量:5
2009年
于兰何松陈亚丽
关键词:免疫组织化学
CD_(44)V_6和P_(53)蛋白在食管癌中的表达
1999年
细胞粘附分子CD_(44)V_o是近年来发现的与肿瘤的进展、转移等有关的转移相关基因。肿瘤抑制基因P_(53)突变或异常常见于人类肿瘤(包括乳腺,消化道等部位的肿瘤),它与肿瘤的发生、进展和转移及预后有关。本文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48例食道鳞癌进行CD_(44)V_o和P_(53)蛋白检测,并观察和探讨了食道癌的分化、淋巴结转移及血管浸润等情况与CD_(44)V_o和P_(53)蛋白表达间的关系。 1.材料和方法 材料 收集我院1998年1月~11月间经手术切除的食管癌根治标本48例。其中鳞癌Ⅰ级18例,Ⅱ级21例,Ⅲ级或未分化癌9例;有淋巴结转移者30例,无淋巴结转移18例;有血管浸润者36例,无血管浸润者12例。年龄29~71岁,平均44.4岁;男35例,女13例。
杨书云于兰
关键词:食管癌CD44V6P53蛋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