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波
- 作品数:67 被引量:236H指数:8
- 供职机构:东北石油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一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市民社会深层文化意蕴探析
- 2009年
- 继马克思之后葛兰西率先把市民社会的讨论引向了文化领域,而后,哈贝马斯、柯亨、阿拉托等人沿着葛兰西开拓的方向对市民社会的文化内涵又作了深入地探讨。从文化哲学的视角认同"市民社会"指称现代人的生存方式,在此意义上进而揭示市民社会与现代化之间的内在关联,分析市民社会与中国现代化的有机契合点:重塑人的生存方式,实现文化现代化,从根本上推进中国现代化的实现。
- 东波顔宪源
- 关键词:文化市民社会
- 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网络模式探微被引量:19
- 2009年
- 农村"留守儿童"作为人口不断流动态势之中一种常见的和必然的社会现象,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社会支持网络理论强调弱势群体问题并不是因其自身原因所造成,而是缺乏必要的社会支持。基于此,应着眼于整合社会资源,通过支持与被支持双方的平等互动,使农村留守儿童弱势群体拥有自己的社会支持体系,并形成相互联系的社会支持网络。
- 东波
-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
- 黑龙江省农村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分析被引量:1
- 2008年
- 黑龙江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具有很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优势,诸如地理优势、政策优势、文化优势等。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为了解我省农村老年人生活状况,"农村老年弱势群体与龙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课题组于2008年1月至3月在黑龙江省做了本次调查,以期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从而为龙江城乡一体化建设以及新农村建设的战略决策提供客观依据。
- 东波颜宪源曾富生
-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社会支持网络
- 市民社会与中国现代化
- 文化是历史地凝结成的稳定的生存方式,市民社会的文化内涵就是指市民社会所内蕴着的人的理性的自由自觉的生存方式,只有全面实现由传统农业文明生存方式向现代市民社会生存方式的彻底转变,才能使中国真正步入现代化国家的行列。
...
- 东波
- 关键词:市民社会市民文化
- 文献传递
- 学校社会工作介入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析被引量:4
- 2018年
- 文章首先阐述了当前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般模式及问题,然后分析了学校社会工作介入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最后提出了学校社会工作介入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即学校社会工作者介入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角色、学校社会工作介入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
- 王娜东波
- 关键词:学校社会工作心理健康教育
- 解读“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要义
- 2008年
- 我国提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其根本要义就是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发展恒久动力的具体发展道路与发展模式,就是要进一步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就是要彻底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即实现由过去主要依靠增加生产要素投入、追求产品数量扩张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变为主要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集约型发展方式。一句话,创新型国家的根本要义就是坚持科学发展。
- 东波颜宪源
- 关键词:创新型国家自主创新
- 基于新课程体系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实践教学模式
- 2012年
- 为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变化的需要,先后出台了"85方案"、"98方案"和"05方案",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做了三次大的改革和调整,明确规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新课程体系中具有基础性地位,梳理新课程体系改革的历史脉络,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新课程体系设置的要求,构建角色扮演模拟式、情境模拟训练式、社会调研观察式与社会服务行动式有机结合的"模拟-训练-观察-服务"四位一体原理课实践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热情,提高学生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能力。
- 东波颜宪源李晓梅
- 关键词:新课程体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践教学模式
- 社会工作专业实验课程群建设研究被引量:4
- 2013年
- 社会工作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实验教学是实现社会工作专业性与实务性的坚实保障。通过分析现阶段高校社会工作实验课程存在的问题,可得出以下结论,社会工作实验课程群设计应从社会发展状况和社会需求出发,课程开设要结合各校的实际情况和特点,明确实验目标与理念,从实验资源配置、实验课时安排、实验内容设计、实验成果评价等方面做好工作,是社会工作实验课程群建设中应注重的原则。
- 周晓焱东波
- 关键词:社会工作实验课程课程群
- 农村老年弱势群体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路径探析被引量:3
- 2008年
-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要战略任务。其中,关注老年弱势群体,加强老龄工作,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目前,我国许多农村老年人经济收入低,生活质量差;知识贫困,精神缺少慰藉;劳动负担重,健康状况差,生命质量低。这种状况既影响了农业生产又影响了农村社会和谐与发展,也必将延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鉴于此,为使农村老年弱势群体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其路径为:弘扬中国传统孝道文化,在农村形成敬老、养老、助老的文化氛围;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实施农村老人增收工程;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构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关怀救助网络;建立健全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生命质量。
- 东波
- 关键词: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老年弱势群体
- 农村社会工作介入农村反人文贫困的可能性探讨被引量:12
- 2010年
- 人文贫困是21世纪困扰人类社会最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我国农村人口居多,农村人文贫困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社会工作作为一种服务社会的专业助人活动与反贫困关系紧密。农村社会工作是中国特殊的社会工作领域,农村社会工作持守的社会公正、社会关怀和真诚信任的伦理情怀,以及其秉承的以人为本、公平正义、关爱与互助合作价值取向及其地区发展、社会策划、社会行动工作模式的基本假设及其所采用的策略是其有效介入农村反人文贫困的可能性所在。
- 东波颜宪源
- 关键词:农村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