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龚少娟

作品数:9 被引量:49H指数:4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基础研究重大(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栓塞
  • 3篇胆管
  • 3篇胆管癌
  • 3篇肝门部
  • 3篇肝门部胆管
  • 3篇肝门部胆管癌
  • 2篇术前
  • 2篇栓塞术
  • 2篇肿瘤
  • 2篇微球
  • 2篇门静脉
  • 2篇介入
  • 2篇介入治疗
  • 2篇静脉
  • 2篇梗阻
  • 2篇肝癌
  • 2篇肝肿瘤
  • 1篇胆道
  • 1篇胆道支架
  • 1篇胆道支架治疗

机构

  • 9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北京军区北戴...

作者

  • 9篇龚少娟
  • 8篇宋卫华
  • 8篇徐爱民
  • 5篇王磊
  • 4篇邢冬娟
  • 4篇张健
  • 3篇李晓伟
  • 2篇潘春华
  • 2篇姜小清
  • 2篇吴孟超
  • 2篇朱俊军
  • 2篇易滨
  • 1篇李铁军
  • 1篇丁宁
  • 1篇郝玉芝
  • 1篇曲增强
  • 1篇张树辉
  • 1篇张遂亮

传媒

  • 3篇肝胆外科杂志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山东医药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解放军医院管...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PTCD并胆道支架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临床观察被引量:16
2013年
目的研究PTCD(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并胆道支架置入术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9例行PTCD并胆道支架置入术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技术成功率100%,术前血清总胆红素(228.9±30.2)μmol/L,术后2周时,血清总胆红素分别下降到(167.4±42.1)μmol/L(P<0.05)。8例出现并发症,其中胆道出血2例,胆管炎4例,支架阻塞1例,胆汁漏1例,经治疗好均好转。结论 PTCD并胆道支架置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姑息治疗梗阻性黄疸的方法。
郝玉芝邢冬娟龚少娟宋卫华徐爱民
关键词:PTCD胆道支架恶性梗阻性黄疸
Embosphere微球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的前瞻性研究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 探讨Embosphere微球多次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 2011年12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按EASL诊断标准临床确诊的100例无法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患者,均为初治病例,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根据剔除标准,剔除54例,剩余的46例患者根据所用栓塞剂的不同分为2组:微球组(微球+化疗组)及碘油组(碘油+化疗组).微球组24例,年龄为(51.75±8.19)(38~ 67岁);碘油组22例,年龄为(55.0±6.36)(42 ~ 68岁),在6个月内,所有患者均行3~4次动脉化疗栓塞术.观察多次介入术后两组累计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分别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末次介入1个月后的肝肾功能变化;术前与末次治疗后的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根据mRECIST标准对比两组有效率及获益率.结果 患者栓塞治疗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多次应用微球行TACE栓塞治疗术对患者肝肾功能的影响与碘油组无显著差别;末次栓塞治疗1个月后增强CT或MRI随访示,微球组CR、PR、SD、PD的患者计数分别为2例(8.3%)、12例(50%)、6例(25%)、2例(8.3%),有效率(CR+ PR)58.3%,获益率(CR+ PR+ SD)91.7%;单纯碘油组分别为0例、5例(22.7%)、11例(50%)、6例(27.2%),有效率(CR+ PR) 22.7%,获益率(CR +PR+ SD)72.7%,两组多次化疗栓塞术后肿瘤变化按mRE-CTT标准评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353,P=0.039);两组治疗后AFP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3.997,P=0.046).结论 应用Embosphere微球作为栓塞剂对中晚期肝癌行多次化疗栓塞安全可行,效果良好.
王磊宋卫华龚少娟张健梁培广蔡轩徐爱民
关键词:肝肿瘤微球碘油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
东方肝胆外科医院1996—2006年发表论文统计与分析被引量:2
2007年
张遂亮曲增强丁宁宋卫华龚少娟
术前门静脉栓塞术在肝门部胆管癌扩大肝切除术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评价肝门部胆管癌扩大肝切除术前行门静脉栓塞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比较门静脉栓塞手术切除术与非门静脉栓塞手术切除术后结果。方法 2007年5月至2010年10月收治肝门部胆管癌患者57例,分为两组,将预保留肝占全肝体积<50%、术前接受门静脉栓塞(PVE)者设为PVE组(26例),男16例,女10例,年龄(56.48±7.62)(39~73)岁,最终接受扩大肝切除者为PVE手术组(24例),同期未行PVE而接受扩大肝切除术者为非PVE手术组(31例),男性16例,女性15例,年龄54.68±10.46(33~72)岁,预保留肝叶(FLR)占全肝体积比>50%。记录PVE前后肝脏体积、功能等方面的变化,比较PVE手术组与非PVE手术组术后住院天数、术后肝功、术后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生存率。结果 26例患者均成功实施PVE术,24例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1例PVE术后未栓塞侧有肿瘤转移,肝门部及腹膜后淋巴结多处转移而取消手术治疗,1例PVE后因合并乙肝后肝硬化预保留肝叶增生不全,未能接受手术。PVE手术组与非PVE手术组的性别、年龄、术前引流情况、Bismuth分型、术中出血、手术前后肝功等方面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两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5.99月、26.14月,PVE手术组与非PVE手术组术后1,2年生存率分别82%、53%和87%、51%。两组总生存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89)。结论肝门部胆管癌扩大肝切除术前行PVE术可以扩大肝门部胆管癌的手术指征、增加手术的安全性、改善患者的长期预后,使其围手术期并发症、远期生存率达到或接近于可以直接手术切除的肿瘤患者。
邢冬娟徐爱民易滨龚少娟李晓伟王磊张健姜小清
关键词:肝门部胆管癌门静脉栓塞肝切除术
羟基乙酸乙基纤维素微球经肝动脉栓塞治疗兔肝肿瘤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评价羟基乙酸乙基纤维素微球对兔VX2肝肿瘤的介入治疗作用。方法将30只新西兰大白兔制作成VX2兔肝肿瘤模型,造模后13 d行CT检查,计算荷瘤兔肿瘤体积,按肿瘤体积大小进行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 3组,每组10只。所有动物经右侧股动脉插管至肝动脉,行造影后向肿瘤供血动脉给药:A组注入羟基乙酸乙基纤维素微球1 ml(0.023 g),B组注入碘油1 ml,C组注入生理盐水1 ml。记录实验动物介入治疗前后肝功能、肝脏肿瘤体积变化,观察各组治疗后肝肿瘤病理变化,从每组中随机选择5只观察生存期。结果介入治疗前各组肝功能、肿瘤体积无统计学差异;介入治疗1周后,A、B组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均高于C组(P<0.05);CT测量显示A、B组肿瘤生长率低于C组(P<0.01),且A组较B组更低(P<0.01)。H-E染色显示A组及B组肿瘤纤维组织包膜增厚,癌巢中央大片坏死,癌细胞排列松散,细胞核明显固缩,病理性核分裂减少;免疫组化染色显示A组的VEGF表达和PCNA增殖活性弱于B组。A组生存时间较B、C组延长(P<0.05,P<0.01)。结论羟基乙酸乙基纤维素微球肝动脉栓塞对VX2兔肝肿瘤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使用安全。
邢冬娟宋卫华龚少娟徐爱民李晓伟王磊张健
关键词:羟基乙酸乙基纤维素微球体治疗性化学栓塞
经皮经肝钢圈选择性门静脉栓塞术在肝门部胆管癌术前的应用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扩大肝切除术前使用经皮经肝钢圈选择性门静脉栓塞术(PVE)的应用和疗效。方法 2007年4月至2009年1月收治肝门部胆管癌28例,分为两组,将预保留肝占全肝体积<50%、接受PVE者设为PVE组12例,其中10例最终接受联合扩大肝切除者设为PVE肝切除组;同期未行PVE而接受扩大肝切除术者为非PVE切除术组(16例)。PVE均为伴有梗阻性黄疸的Ⅵ型肝门部胆管癌,11例PVE前行预保留肝选择性胆管引流,PVE前血清胆红素(TB)为(98.0±60.8)(12.4~167.9)μmol/L。PVE采用经皮经肝、同侧或对侧门静脉穿刺,放置多枚弹簧圈栓塞门静脉分支。记录PVE前后肝脏血流动力学、体积、功能等方面的变化,比较PVE肝切除组与非PVE肝切除组的术后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12例PVE均获得成功,10例PVE后顺利施行扩大肝切除术,1例(1/12)因发现远处转移未行手术,另1例(1/12)因PVE后预保留肝叶增生不全未行手术。栓塞术后2周预保留肝叶体积增大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出现严重门静脉高压、肝功能损害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PVE在肝门部胆管癌扩大肝切除术前的临床应用可行、有效和安全,能有效的诱导未栓塞肝叶的增生肥大,提高肿瘤的切除率,增加手术切除的安全性。
龚少娟邢冬娟徐爱民宋卫华易滨李晓伟朱俊军潘春华王磊张健姜小清吴孟超
关键词:肝门部胆管癌门静脉栓塞肝再生
可显影硫酸钡海藻酸钠微球介入治疗兔VX2肝肿瘤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研究硫酸钡海藻酸钠微球对兔VX2肝肿瘤的介入治疗作用。方法:新西兰兔24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A组,n=5)、肿瘤对照组(B组,n=10)和介入治疗组(C组,n=9)。介入治疗模拟人肝动脉插管方法。A、B、C组于介入术后7d行肝功能检查,B组、C组各5只动物于介入术后2周观察肿瘤质量、体积,并行病理学检查,包括常规H-E染色、CD34及VEGF免疫组化检测;B组5只、C组4只动物观察生存期。结果:介入治疗后7d,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B、C组均高于A组(P<0.01),但C组ALT、AST数值低于B组(P<0.01)。C组肿瘤质量(2.434±0.992)g,B组(4.696±1.246)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肿瘤体积(2.126±0.929)cm3,B组(3.962±1.101)cm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C组癌细胞大片坏死,CD34染色大片坏死区无微血管,残存的癌组织内新生血管明显减少,VEGF表达仅见残存的癌细胞胞质呈弱阳性表达;而B组癌巢大,癌细胞丰富,CD34染色可见丰富的新生血管,癌细胞胞质可见丰富的VEGF表达。C组生存期明显延长。结论:硫酸钡海藻酸钠微球介入治疗兔VX2肝肿瘤安全可行;能明显抑制肿瘤生长,且对正常肝组织损伤小,能延长实验兔生存时间。
徐爱民宋卫华龚少娟张树辉李铁军吴孟超
关键词:硫酸钡VX2肿瘤肝肿瘤介入治疗
ERCP下单、双侧引流术治疗Ⅳ型肝门部胆管癌胆管梗阻疗效对比观察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比较经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单、双侧引流术治疗Ⅳ型肝门部胆管癌胆管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8例Bismuth-CorlettⅣ型肝门部胆管癌胆管梗阻患者行ERCP胆管引流治疗,其中行单侧引流33例(单侧引流组),双侧引流35例(双侧引流组)。比较两组术后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水平、并发症发生率、远期生存率及支架再置入率。结果两组术后3 d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远期生存率及支架再置入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双侧引流组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为34.29%,术后在院死亡1例;单侧引流组分别为9.09%、0例。单侧引流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双侧引流组(P<0.05)。结论 ERCP下单侧引流术治疗Ⅳ型肝门部胆管癌胆管梗阻不影响患者中位生存期,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双侧引流术。
蔡轩宋卫华龚少娟梁培广王磊徐爱民
关键词:肝门部胆管癌胆管梗阻
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预防及治疗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风险因素、预防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后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情况。结果:4例患者均为巨块型肝癌,首次行介入治疗,术前肝功能ChildA级,肾功能正常,介入后72h内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2例经血液透析后恢复,1例经补液利尿治疗后恢复,1例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的年老患者死于心力衰竭。结论:介入后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是少见而严重的并发症,对于高风险的患者应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潘春华朱俊军徐爱民宋卫华龚少娟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