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有凯

作品数:7 被引量:98H指数:4
供职机构:安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木霉
  • 2篇酶活
  • 2篇酶活力
  • 2篇过氧化物
  • 2篇过氧化物酶
  • 2篇哈茨木霉
  • 1篇多酚
  • 1篇多酚氧化
  • 1篇多酚氧化酶
  • 1篇多酚氧化酶活...
  • 1篇氧化酶活性
  • 1篇遗传育种
  • 1篇诱变
  • 1篇诱导抗性
  • 1篇育种
  • 1篇植物
  • 1篇植物生长
  • 1篇石榴
  • 1篇水稻
  • 1篇天然抗菌剂

机构

  • 7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皖西学院

作者

  • 7篇黄有凯
  • 2篇罗曼
  • 2篇张水明
  • 2篇李耀亭
  • 2篇蒋立科
  • 2篇战广琴
  • 1篇李江遐
  • 1篇汪天
  • 1篇李江霞
  • 1篇陈程
  • 1篇彭媛媛
  • 1篇龚凌燕
  • 1篇曹丹琴

传媒

  • 2篇生物学杂志
  • 2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5篇200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哈茨木霉对水稻过氧化物酶及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39
2003年
哈茨木霉不仅对病原微生物有拮抗作用 ,而且能够诱导植物产生抗病性。采用酶动力学扫描及垂直板凝胶电泳技术 ,对水稻喷施木霉发酵液后 ,测定多酚氧化酶 (PPO)、过氧化物酶 (POD)活性和同工酶带图谱的动态变化。与对照组相比 ,哈茨木霉不仅能够提高PPO和POD酶的活力 ,而且还能诱导产生新的同工酶谱带 ,但不同浓度发酵液对诱导合成的酶作用不同。稀释 50倍的发酵液对POD活力有较大的阳性效应。高浓度的发酵液对PPO活性有先抑制后出现提高的趋势 。
黄有凯罗曼蒋立科李江遐
关键词: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哈茨木霉诱导抗性
对过氧化物酶鉴定实验的改进被引量:3
2003年
过氧化物酶是生物氧化中末端氧化酶 ,是引导学生证明酶促反应中间产物存在的理想酶。本文对来自白菜或鲜笋壳压榨汁液直接用HAC调节pH至 5 5 ,静置后过滤或离心、取上清液、丙酮分级沉淀 ,获得RZ为 2 5的纯酶 ,颜色明亮。然后对过氧化物酶的活性进行定性和定量测定 。
战广琴李耀亭黄有凯
关键词:过氧化物酶酶活力
一种适用于RT-PCR的石榴籽粒总RNA提取方法被引量:1
2013年
为从石榴籽粒中提取高质量的RNA,以便进行后续分子生物学研究,针对石榴籽粒富含次生代谢物的特点,采用CTAB法并进行了改良,利用氯仿/异戊醇替代其他方法中的"异硫氰酸胍"和"Trizol试剂"进行反复抽提去除蛋白,无水乙醇去除多糖,LiCl消化DNA。结果显示:改良CTAB法提取的石榴籽粒总RNA的28S rRNA、18SrRNA条带清晰,完整性较好;OD260 nm/OD280 nm比值为1.9960,纯度较高。在此基础上通过反转录、PCR扩增出符合预期大小的Actin基因片段,表明该方法提取的RNA可满足后续RT-PCR等分子生物学试验研究。
黄有凯曹丹琴彭媛媛龚凌燕张水明
关键词:总RNA改良CTAB法RT-PCR
哈茨木霉促进植物生长的相关研究
人工合成肥料和农药对生存环境的污染,推进了人们对生态农业的认识,由此而产生的“崇尚自然”、“回归自然”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当前,一个以绿色食品(或有机农业产品)为中心的生产和消费热潮正在全球兴起。依国际农业生产标准规定...
黄有凯
关键词:哈茨木霉离子束注入诱变促进植物生长
文献传递
分子标记在兰花遗传育种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2年
综述了RFLP、RAPD、SCAR、ISSR、SRAP、AFLP、SSR等分子标记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点,从遗传多样性分析、亲缘关系研究、种质资源鉴定、遗传图谱构建与辅助选择育种等方面介绍了分子标记在兰花遗传育种工作中的现状及其研究进展,并提出展望。
黄有凯陈程汪天张水明
关键词:分子标记兰花遗传育种
H-13木霉对水稻硝酸还原酶及氮、磷、钾的影响被引量:16
2003年
采用离子束对哈茨木霉进行注入并筛选出H-13菌株,该菌株发酵液含有对水稻生长有显著促进作用的物质;经对喷施该菌株发酵液后的水稻硝酸还原酶(NR)活力及其N、P和K含量的测定,发现该菌株发酵液促进水稻生长与提高NR活力、增强对N、P和K的吸收有关。
黄有凯罗曼蒋立科李江霞
关键词:硝酸还原酶活力
香茅醛对黑曲霉有关形态及结构影响的研究被引量:29
2003年
与正常生长的黑曲霉对照,通过抗菌实验、药物敏感实验,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经香茅醛毒化的黑曲霉菌丝体变化(出现抑菌圈或菌丝不生长),测定抑菌圈大小,电镜下观察菌丝体细胞及孢子形态变化。结果表明,该醛能破坏细胞壁、质膜,改变质膜选择通透性,从而抑制菌丝体生长及孢子的萌发而引起细胞死亡。初步揭示该醛抗霉机理,探索该醛对黑曲霉最低抑菌浓度及最高致死剂量。
战广琴黄有凯李耀亭
关键词:香茅醛黑曲霉天然抗菌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