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顾洪亮

作品数:19 被引量:127H指数:8
供职机构:安庆师范学院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历史地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天文地球
  • 5篇水利工程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1篇全新世
  • 10篇测年
  • 9篇释光测年
  • 9篇古洪水
  • 9篇光释光
  • 8篇光释光测年
  • 6篇洪水事件
  • 5篇气候
  • 5篇古洪水事件
  • 4篇滞流沉积物
  • 3篇黄河中游
  • 3篇汉江上游
  • 3篇测年研究
  • 2篇石英
  • 2篇土壤
  • 2篇盆地
  • 2篇气候变化
  • 2篇古土壤
  • 2篇关中盆地
  • 2篇洪水

机构

  • 14篇陕西师范大学
  • 6篇安庆师范学院
  • 4篇黔东南民族职...
  • 1篇南京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19篇顾洪亮
  • 14篇庞奖励
  • 14篇黄春长
  • 13篇周亚利
  • 11篇查小春
  • 7篇王恒松
  • 4篇张玉柱
  • 3篇余光明
  • 2篇周亮
  • 2篇周自翔
  • 2篇査小春
  • 2篇王娟
  • 1篇周葆华
  • 1篇安乐生
  • 1篇乔晶
  • 1篇鹿化煜
  • 1篇占车生
  • 1篇王飞宇
  • 1篇尹剑
  • 1篇魏海燕

传媒

  • 2篇沉积学报
  • 2篇第四纪研究
  • 2篇江西农业学报
  • 1篇地球学报
  • 1篇中国市场
  • 1篇土壤通报
  • 1篇地理研究
  • 1篇地质学报
  • 1篇安庆师范学院...
  • 1篇湖泊科学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中国科学:地...
  • 1篇地球环境学报
  • 1篇“东亚欧环境...

年份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9篇2012
  • 3篇2011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汉江上游旬阳西段全新世气候水文事件及其释光测年
通过对汉江上游河谷广泛的野外考察,在汉江上游旬阳西段全新世黄土土壤剖面发现四层典型的古洪水滞流沉积物.对于系统采集的样品,进行粒度成分、磁化率分析,从沉积学角度证明它们是典型的古洪水滞流沉积物.这些古洪水滞流沉积层夹在全...
张玉柱黄春长庞奖励查小春周亚利顾洪亮
黄河中游河谷地区三种粒径石英的光释光测年对比
利用光释光测年(OSL)技术当中的单片再生剂量法(SAR),测定了黄河中游泾河和洛河河谷含特大古洪水滞流沉积物夹层的全新世黄土-古土壤沉积物的年龄.通过对前处理分离提纯三种不同粒径石英样品的测定研究,发现利用氟硅酸和氢氟...
顾洪亮周亚利黄春长王恒松庞奖励查小春
关键词:全新世古土壤光释光测年石英
安庆市2007~2013年大气污染物变化特征研究被引量:8
2015年
以安庆市2007~2013年空气污染日值资料为基础,分析了3种大气污染物( PM10、SO2、NO2)不同时间尺度的变化特征,并结合安庆市地面气象日观测资料,研究了污染物浓度与气象因子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2007~2013年,安庆市首要大气污染物为PM10,3种主要大气污染物的载荷顺序为PM10(82.77μg/m3)>SO2(47.61μg/m3)>NO2(33.95μg/m3);冬季和春季大气污染物浓度较高,夏季最低;相关分析表明风、降水、气温和湿度等是与安庆大气污染物浓度呈显著线性相关的气象因子。
余光明王磊安乐生顾洪亮
关键词:污染物浓度气象因子SO2
安庆市1961~2014年暴雨降水的气候变化特征
2016年
利用安庆市国家基本气象站1961~2014年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了54年来安庆市暴雨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安庆地区暴雨日数平均5.5 d/a,暴雨日平均降水量为80.8 mm/d,大暴雨日数占暴雨总日数的18.1%,绝大多数暴雨事件(约82.3%)出现在汛期的5~9月;54年来安庆暴雨日数和暴雨日的平均降水量均呈增加的趋势,且年最大暴雨日出现的时间有推后的趋势。
余光明程璐顾洪亮
关键词:气候特征暴雨降水量
渭河中游全新世黄土剖面光释光测年及记录的古洪水事件被引量:18
2012年
通过对渭河流域进行广泛的考察,在中游咸阳附近一处阶地发现保存完好的全新世黄土-古土壤剖面里夹有古洪水滞流沉积层,对其进行了年代学和沉积学研究。对于采集的全新世地层样品,进行粒度、磁化率测量分析,证明所夹沉积物是典型的古洪水滞流沉积物,该层记录了古洪水事件发生的气候水文信息。应用红外后蓝光的SAR光释光测年技术,获得该剖面9个OSL年龄值,确定渭河在距今3.2~2.8ka之间为一个洪水多发时期,并建立了渭河古洪水事件的年代序列。这一结果揭示了古洪水的频发与全新世中期向晚期过渡的转折时期,气候由温湿向干旱化发展,大气系统失稳,气候变化剧烈,降水量异常变化,变率增大,是导致渭河流域特大古洪水多发的主要原因。
王恒松黄春长周亚利庞奖励查小春顾洪亮
关键词:全新世古洪水事件光释光测年沉积物记录
汉江上游郧县庹家洲河段全新世古洪水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通过对汉江上游的实地调查,在湖北省郧县庹家洲段发现了含有4期古洪水滞流沉积层的典型全新世黄土古土壤剖面。结合野外观察和室内粒度、磁化率和烧失量等指标的测定,判定为典型的古洪水滞流沉积物(SWD),记录了汉江上游4期古洪水事件。通过地层对比、OSL断代等方法,确定这4期古洪水事件分别发生在12600-12400aB.P.,4200—4000aB.P.,3200-2800aB.P.和东汉时期1900-1800aB.P.。然后利用沉积学和水文学原理恢复了洪峰水位,并选择合适的水文参数,采用比降法水文模型推算出了这4期特大古洪水洪峰流量。同时。根据相同的方法,推算了剖面附近1983,2005和2010年洪痕对应的洪峰流量,与实测流量相比,误差在1.99%~4.21%,说明计算古洪水洪峰流量的水文参数选择与计算结果是合理的,而且古洪水洪峰流量计算结果也符合洪峰流量与流域面积关系。
白开霞查小春黄春长庞奖励顾洪亮赵英杰
关键词:汉江上游全新世洪水事件
泾河下游全新世古洪水滞流沉积物研究被引量:8
2012年
通过对泾河流域广泛的野外考察,在泾河下游高陵县段发现了典型的全新世古洪水滞流沉积剖面,系统地进行采集样品和粒度成分、磁化率、烧失量、吸湿水含量等多指标分析。从沉积学角度将古洪水滞流沉积物与全新世风成黄土和土壤进行对比,证明了该剖面所夹古洪水滞流沉积物的性质为细砂质粉砂,属于河流洪水悬移质泥砂沉积物。根据地层结构及与流域内其它剖面的对比,结合OSL测年数据,确定泾河在全新世中期4200~4000 a B.P.发生了第1期古洪水事件,在全新世晚期3200~2800 a B.P.发生了第2期洪水事件。这些古洪水事件都发生在全球性气候突变转折时期,表明在这些时期气候极端恶化,变率增大,洪水和干旱事件皆有发生。该研究对于泾河防洪减灾、水资源开发利用,对于揭示水文系统对于全球变化的响应规律,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张玉柱黄春长庞奖励查小春周亚利周自翔王娟顾洪亮
关键词:古洪水滞流沉积物环境变化全新世
渭河咸阳段全新世古洪水事件光释光测年研究被引量:9
2012年
古洪水水文学研究是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前沿课题,确定古洪水事件的年代是古洪水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对渭河流域进行深入的野外考察,在中游咸阳段阶地发现全新世黄土—古土壤层里夹有古洪水滞流沉积层,表明该地层记录了古洪水事件发生的信息。在该剖面采集光释光样品,分离提取40~63μm石英颗粒成分,应用单片再生剂量法(SAR)进行红外后蓝光(Post—IR OSL)释光测量,获得了9个OSL年龄值。结果表明由古洪水滞流沉积层记录的特大古洪水事件发生在3 200~2 800 a B.P.之间。结合沉积样品系列的磁化率和粒度成分等气候替代性指标分析,揭示了在全新世中期向晚期转折过渡时期,渭河流域处于气候向干旱化发展的转型期,气候变化剧烈,大气系统不稳定,降水变率增大等,是导致特大洪水多发的主要原因。这也是渭河流域气候水文系统对于全球性气候恶化响应的结果。
王恒松黄春长周亚利庞奖励査小春顾洪亮
关键词:古洪水事件光释光测年全新世滞流沉积物
基于水文模型的蒸散发数据同化实验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流域蒸散发定量估算一直是水科学领域的研究前沿,水文模型和遥感反演是当前估算区域蒸散发的常用手段。研究通过数据同化,集成水文模型和遥感模型的优势,耦合遥感蒸散发到水文模型中以实现多源数据下的蒸散发数据同化。选择北京市沙河流域为研究区,分布式时变增益水文模型作为模型算子,基于集合卡尔曼滤波同化算法,利用双层遥感模型模拟的蒸散发同化水文模型,并基于地面通量站观测的日蒸散发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同化结果与观测数据相比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较同化前减少,精度进一步提升,且当遥感观测输入频繁时精度改善明显。研究证明基于水文模型的蒸散发数据同化系统,是一种可实现输出精度更高和时序连续的区域蒸散发的新型模式。该成果将进一步丰富创新蒸散发估算的学科内容,为准确理解区域水循环规律提供科学依据。
尹剑占车生顾洪亮王飞宇
关键词:蒸散发遥感反演水文模型集合卡尔曼滤波数据同化
长江下游沿江湿地安庆地区历史洪灾特征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依据安庆历史时期以来的洪水灾害史料、水文站记录、水文碑刻等资料,主要考查了西汉初元五年(44BC)至2013年的洪水发生频率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安庆历史时期洪灾在隋唐温湿时期并不多发,而在明清和两宋的气候异常波动和冷暖交替时期,在册次数较多,且灾情严重。1440年以来,安庆地区为多灾期,特别是清后期(1840年)至民国,是安庆洪水发生频率最高的时期,洪水发生频率为31.00次/50年,明末至清朝中期,洪水发生频率分别为19.00次/50年,元初至明朝末期,洪水发生频率为6.83次/50年;北宋中后期至元初、三国后期至东晋、西汉末年为少灾时期,洪水发生频率为2次/50年。从灾害程度来看,1440年以来,安庆发生1级洪灾有71次,2级灾害(偏涝)有154次;1440年以前,2级洪灾有3次,1级洪灾0次。
顾洪亮周葆华余光明
关键词:洪涝灾害湿地长江下游气候变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