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顾汉洋

作品数:275 被引量:305H指数:8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核科学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32篇期刊文章
  • 114篇专利
  • 28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8篇核科学技术
  • 35篇动力工程及工...
  • 25篇理学
  • 23篇自动化与计算...
  • 8篇机械工程
  • 8篇文化科学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 4篇金属学及工艺
  • 4篇电气工程
  • 3篇电子电信
  • 2篇化学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62篇传热
  • 43篇棒束
  • 27篇流动传热
  • 26篇数值模拟
  • 26篇值模拟
  • 25篇两相流
  • 20篇丝网
  • 19篇感器
  • 19篇超临界
  • 19篇传感
  • 19篇传感器
  • 16篇反应堆
  • 15篇蒸汽
  • 15篇燃料组件
  • 15篇流体
  • 15篇超临界水
  • 13篇湍流
  • 12篇控制棒
  • 9篇堆芯
  • 9篇

机构

  • 249篇上海交通大学
  • 25篇西安交通大学
  • 16篇上海核工程研...
  • 11篇中国人民解放...
  • 9篇中国核动力研...
  • 9篇上海核工程研...
  • 8篇中科华核电技...
  • 7篇中广核研究院...
  • 4篇哈尔滨工程大...
  • 4篇清华大学
  • 3篇西北核技术研...
  • 3篇中国石油大学...
  • 3篇俄勒冈州立大...
  • 3篇技术公司
  • 2篇武汉第二船舶...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 2篇生态环境部核...
  • 1篇重庆大学
  • 1篇香港城市大学
  • 1篇国家核电技术...

作者

  • 275篇顾汉洋
  • 45篇刘莉
  • 44篇肖瑶
  • 27篇程旭
  • 27篇肖瑶
  • 24篇郭烈锦
  • 23篇刘帅
  • 19篇杨燕华
  • 17篇陈硕
  • 14篇张琦
  • 14篇熊珍琴
  • 13篇龚圣捷
  • 11篇鄢炳火
  • 10篇郭辉
  • 10篇赵萌
  • 10篇于雷
  • 10篇梅勇
  • 9篇李俊龙
  • 8篇于意奇
  • 8篇王驰

传媒

  • 55篇原子能科学技...
  • 38篇核动力工程
  • 9篇工程热物理学...
  • 8篇核技术
  • 6篇第十五届全国...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4篇动力工程学报
  • 3篇化工学报
  • 3篇核科学与工程
  • 2篇2007多相...
  • 2篇中国工程热物...
  • 2篇第八届(20...
  • 2篇中国核学会2...
  • 2篇第十四届全国...
  • 1篇节能技术
  • 1篇压力容器
  • 1篇硅酸盐学报
  • 1篇热力发电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测试技术学报

年份

  • 19篇2024
  • 24篇2023
  • 38篇2022
  • 28篇2021
  • 29篇2020
  • 8篇2019
  • 4篇2018
  • 10篇2017
  • 7篇2016
  • 22篇2015
  • 10篇2014
  • 7篇2013
  • 12篇2012
  • 13篇2011
  • 6篇2010
  • 8篇2009
  • 6篇2008
  • 5篇2007
  • 9篇2006
  • 4篇2005
27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气泡在液态铅铋金属中的运动特性及曳力系数模型研究
2024年
当铅铋快堆发生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破裂(Steam Generator Tube Rupture,SGTR)事故后,一回路高温液态铅铋合金(Lead-Bismuth Eutectic,LBE)与二回路高压过冷水相互作用产生大量蒸汽,这些气泡在LBE的携带作用下可能进入堆芯,引起局部传热恶化和功率瞬变,严重影响反应堆的安全运行。掌握气泡在液态LBE中的运动特性及其动力学行为,开发适用于LBE中气泡迁移的曳力系数模型,是开展SGTR事故堆芯安全评估的基础。基于CLSVOF(Coupled Level-Set and Volume-Of-Fluid)方法建立了气泡在高温液态LBE中迁移运动的三维数值模型,通过分析气泡的运动轨迹、速度和粒径的变化规律,结合气泡受力平衡方程,获得了气泡曳力系数的模拟值。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了现有曳力模型对LBE中气泡迁移的适用性,优选了最佳曳力系数模型并进行了进一步优化,优化后的模型对于液态LBE中气泡曳力系数的计算误差在15%之内。研究结果可为后续SGTR事故安全分析程序的开发提供理论支持。
罗皓天刘莉袁俊杰包睿祺田晓艳李达顾汉洋
关键词:SGTR事故气泡动力学曳力系数
方截面鼓泡床气液两相瞬态数值研究被引量:3
2005年
在双流体模型中引入界面浓度输运方程,利用界面浓度和气泡平均Sauter直径模化各相间作用力。引入一附加 湍动能输运方程模化气泡诱导引起的液相湍流。利用该模型对方截面鼓泡床内气液两相流进行三维瞬态数值模拟。计算结 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得模拟方截面鼓泡床内气液两相流时均和瞬态流动特征。
顾汉洋郭烈锦
关键词:鼓泡床双流体模型
基于丝网探针的螺旋管内气液两相流气泡行为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核反应堆蒸汽发生器的传热面由螺旋管束组成。螺旋管的三维螺旋结构使得泡状流和塞状流等气液两相流中的气泡在重力、离心力和浮力等作用下在管道内部呈现不对称的相分布状态,两相滑移速度增大,显著影响换热性能并导致DNB型传热恶化难以预测。实验介质为空气-水,结合自主开发的电导式丝网探针技术并发展先进的数据后处理算法,实现了复杂流场的三维时空重构和离散气泡粒径的精细测量,获得了螺旋管内泡状流和塞状流的截面空泡分布规律。基于研究结果,可根据气泡分布规律对螺旋管道的几何结构进行调整以避免传热恶化,为螺旋管式蒸发器的安全设计提供了基础数据和优化思路。
戴军涛刘莉刘帅顾汉洋王科
关键词:螺旋管气液两相流气泡粒度分布
一种基于蒸汽闭式循环的汽水分离性能热态试验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蒸汽闭式循环的汽水分离性能热态试验系统,通过设置包括压力容器、电加热器、汽水混合器等元件的试验容器本体系统,包括第一管道、主循环泵、主管道电动调节阀、第一流量计的饱和水循环回路,包括第二管道、蒸汽压缩...
顾汉洋刘莉
文献传递
小型堆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特性计算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为提高反应堆安全性,基于自然循环的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在小型反应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基于已完成的小型一体化核动力装置中间回路换热实验,用RELAP5(Reactor Excursion and Leak Analysis Program)对中间回路自然循环运行特性开展了计算分析工作。研究发现,载热功率的程序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符合良好,可表征系统的自然循环特性。在余热排出系统中,系统回路的压力由蒸汽发生器(Steam Generator,SG)一次侧平均温度所决定,SG一次侧入口温度、质量流量与冷热源高度差对余热排出系统换热性能影响显著。当SG一次侧入口温度较高时,余热排出系统换热性能对系统回路阻力更加敏感,这些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小型堆非能动系统提供了有价值的应用。
董博通肖瑶李俊龙徐子伊刘茂龙刘利民傅俊森顾汉洋
关键词: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RELAP5
一种先进聚合物可燃毒物慢化兆瓦级热管反应堆堆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先进聚合物可燃毒物慢化兆瓦级热管反应堆堆芯,所述先进聚合物可燃毒物慢化兆瓦级热管反应堆堆芯包括堆芯活性区、设于所述堆芯活性区外的反射层、及设于反射层外的屏蔽层;所述堆芯活性区呈1/6对称结构,每个1/6堆...
郭辉冯快源胡霁璞丛腾龙顾汉洋刘莉
棒束通道中格架对传热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针对格架下游传热问题,开展了格架对5×5棒束通道中传热影响的实验研究,实验Re约为1 000~30 000,浮升力参数Bo~*为2×10^(-7)~3×10^(-3)。观察实验结果发现,格架下游传热与浮升力参数存在较强关联,当浮升力参数较大时,格架下游传热较复杂,且不同于人们以往对格架下游传热的认识。通过对实验数据分析,提出了新的预测格架下游传热的经验关系式,此关系式考虑了浮升力对格架下游传热的影响,且能较好地对格架下游传热进行预测。
干富军刘达顾汉洋顾汉洋
关键词:格架棒束传热浮升力
交混因子对CHF关系式开发及安全裕量影响研究
2024年
采用最小偏离泡核沸腾比(MDNBR)点法开发了与子通道分析程序FLICA-ⅢF匹配的临界热流密度(CHF)关系式,利用Owen准则确定了其DNBR限值并进行统计评估。在掌握了一套完整的CHF关系式开发方法后,对比分析了不同交混因子其对应关系式的预测效果、DNBR限值以及实际最大功率。结果表明:基于实验获得的精确交混因子开发的CHF关系式具有更高的精确度与经济性。因此考虑格架交混效应的精细化子通道的工作是有价值和意义的。
刘晨伟肖瑶张伟张伟陈硕
关键词:燃料组件
用于探测液态金属-气体的DLC涂层式丝网探针数值模拟与结构优化
2024年
液态金属-气体两相流是铅冷快堆在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破裂(SGTR)事故下的物理现象之一,考虑到液态金属的不透明性、腐蚀性及高温性,本文提出一种类金刚石(DLC)涂层式丝网探针(WMS)对液态金属-气体两相流相态分布进行探测。基于COMSOL软件,建立了涂层式WMS的数值模型并进行了实验验证,通过电场模拟阐明了该新型探针应用于含液态金属气液两相流的可行性。进一步地,通过改变丝网电极的间距与直径、涂层的厚度,研究了结构参数对涂层式WMS测量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电极丝横向间距为2~3 mm、垂直间距为1.5~2 mm时,WMS测量精度较高,而涂层厚度和电极丝直径的影响较小。本研究可指导DLC涂层式WMS在液态金属-气体两相环境中的实际应用,并为分析SGTR事故后的多相分布提供技术基础。
包睿祺刘莉刘帅袁俊杰刘茂龙顾汉洋
关键词:类金刚石涂层空泡份额数值模拟
西安脉冲反应堆再淹没特性研究
2024年
再淹没过程是失水事故重要环节,明确再淹没过程中堆芯瞬态热工特性对破口失水事故安全分析极为关键。本研究基于子通道分析程序CTF,针对西安脉冲反应堆典型大、小破口失水事故中再淹没过程开展了瞬态分析计算。分析中将堆芯依据功率划分为8个通道,获得了骤冷前沿和堆芯温度的时空分布特性,分析了不同位置燃料棒在各高度的包壳与燃料棒中心温度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外围燃料棒相较于中心最热棒温度更低且更早被完全冷却;大、小破口失水事故工况下冷却剂均能完全淹没堆芯,使堆芯完全冷却,大破口失水事故工况下因衰变功率更大,堆芯被完全冷却所需时间更长;大破口失水事故工况下包壳失效风险较小,小破口失水事故包壳失效风险相较于大破口失水事故工况更高,大、小破口失水事故工况下均不会发生燃料芯块熔毁。
王子铭傅俊森肖瑶田晓艳苏春磊李达顾汉洋
关键词:脉冲堆安全特性
共2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