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翠萍

作品数:4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细胞
  • 3篇肝细胞
  • 2篇脐血间充质干...
  • 2篇类肝细胞
  • 2篇间充质干细胞
  • 2篇干细胞
  • 2篇肝癌
  • 2篇充质干细胞
  • 1篇凋亡
  • 1篇端粒
  • 1篇端粒酶
  • 1篇诱导法
  • 1篇诱导肝癌
  • 1篇人脐
  • 1篇人脐血
  • 1篇人脐血间充质...
  • 1篇生物学
  • 1篇体外
  • 1篇体外扩增
  • 1篇逆转

机构

  • 4篇山东大学
  • 2篇深圳市宝安区...

作者

  • 4篇韩翠萍
  • 4篇刘吉勇
  • 2篇裴庆山
  • 2篇文廷玉
  • 2篇孙欣欣
  • 2篇姜雅堃
  • 2篇高蕾
  • 1篇张晓华
  • 1篇刘瑾
  • 1篇文婷玉

传媒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2篇2011
  • 2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扩增及向类肝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人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UBC-MSCs)向类肝细胞定向分化的可能性。方法无菌条件下采集新生儿脐带血75份,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与直接贴壁法相结合分离UBC-MSCs,体外培养传代,获得第4代集落生长细胞作流式细胞仪表面抗原测定,并应用a-FGF、b-FGF、HGF、OSM等多种成分,分阶段向肝细胞定向诱导分化。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取诱导后4周和6周的细胞分别采用RT-PCR法检测ALB、AFP和CK-19基因mRNA水平,分析类肝细胞诱导表达情况。结果按108/ml接种,用含15%FBS的DMEM/F12培养基培养可成功获取UBC-MSCs。细胞呈长梭形,细胞表面抗原测定显示强烈表达CD29、CD44,而不表达造血细胞的标志物CD34、CD45。分阶段诱导6周后,细胞形态呈多角形,并检测到肝细胞表面标志物白蛋白、AFP和CK-19。结论新生儿脐血中可分离出MSCs,并可在体外进行培养扩增,分阶段诱导可分化为类肝细胞。
韩翠萍刘吉勇高蕾裴庆山孙欣欣文婷玉
关键词: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类肝细胞分化
反义端粒酶RNA对肝癌细胞黏附和侵袭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人反义端粒酶RNA(human telomerase RNA,hTR)对肝癌细胞系BEL-7402黏附和侵袭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利用前期实验成功转染端粒酶正、反义RNA基因的肝癌细胞,分为正义转染组(BEL-7402-hTR-EcoRⅠ细胞)、反义转染组(BEL-7402-hTR-BamHⅠ细胞),空白对照组(BEL-7402细胞)。黏附实验和侵袭实验检测反义hTR转染后BEL-7402细胞的黏附和侵袭能力,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整合素β1(integrinβ1,INTβ1)、上皮钙黏蛋白(epithelial cadherin,E-cad)的表达水平,明胶酶谱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2、-9的活性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和正义hTR转染组相比,反义hTR转染组BEL-7402-hTR-BamHⅠ细胞的黏附、侵袭能力明显减低(0.204±0.029vs0.505±0.037、0.465±0.029,34.80±3.19vs71.47±5.15、69.87±3.11,均P<0.05),INTβ1表达降低(0.153±0.016vs0.385±0.008、0.375±0.014,P<0.05),E-cad表达增强(0.209±0.020vs0.124±0.018、0.134±0.016,P<0.05),MMP-2和MMP-9的活性受到明显抑制(2 054.22±138.52vs3 105.56±329.60、2 923.22±269.08,846.33±104.66vs1 538.89±122.85、1 453.33±126.35,均P<0.05)。结论:人反义端粒酶RNA能明显减低肝癌BEL-7402细胞的黏附、侵袭能力,其机制可能与上调E-cad的表达、下调INTβ1的表达,并抑制MMP-2和MMP-9的活性有关。
文廷玉刘吉勇韩翠萍姜雅堃
关键词:逆转录病毒载体肝细胞癌
反义人端粒酶RNA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反义人端粒酶RNA(human telomerase RNA,hTR)基因对肝癌细胞株Bel-7402凋亡的诱导作用及其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利用前期实验成功转染人端粒酶正、反义RNA基因的肝癌细胞,分为正义转染组(Bel-7402-hTR-EcoRI)、反义转染组(Bel-7402-hTR-BamHI)和空白对照组(Bel-7402)。PCR鉴定转染结果,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观察3组细胞的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凋亡相关基因p53、Bcl-2和Bax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义转染组及空白对照组细胞相比,反义转染组部分细胞出现凋亡特征性改变,p53、Bax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Bcl-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反义端粒酶RNA可诱导肝癌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p53和Bax的表达并下调Bcl-2的表达。
姜雅堃刘吉勇韩翠萍文廷玉刘瑾
关键词:端粒酶反义RNA肝癌细胞凋亡
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向类肝细胞分化 人肝细胞共培养诱导法的可行性?被引量:10
2010年
背景:研究表明共培养条件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向心肌细胞、肝样细胞等方向分化。目的:探讨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与人肝细胞在体外共培养条件下,诱导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类肝细胞的可行性。方法:无菌条件下采集新生儿脐带血,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与贴壁法分离纯化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待细胞融合至80%时胰蛋白酶消化传代。应用具有微孔滤膜的插入式细胞培养皿和培养板构建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肝细胞共培养模型,脐血间充质干细胞按1×107L-1密度接种于下层6孔板内,LO2人肝细胞按1×105L-1密度接种到上层插入式培养皿中。以上、下两层均接种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贴壁细胞的表面标志,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共培养后细胞形态变化,RT-PCR法检测肝细胞表面抗原mRNA的表达。结果与结论:贴壁细胞呈长梭形,强表达CD44和CD29,不表达造血细胞表型CD34和CD45。共培养组5d时长梭形细胞数量减少,随共培养时间的延长,不规则圆形或多角形的细胞逐渐增多,与肝细胞形态相似;对照组培养4周时,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仍呈形态均一的长梭形。共培养组5d时甲胎蛋白mRNA呈阳性表达,其余均为阴性;14d时细胞角蛋白19mRNA、白蛋白mRNA开始表达,随着时间延长有增强趋势,甲胎蛋白mRNA表达则较前减弱;对照组各抗原的表达均呈阴性。提示与LO2人肝细胞共培养后,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可诱导分化为类肝细胞。
韩翠萍刘吉勇高蕾张晓华裴庆山孙欣欣
关键词:类肝细胞共培养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干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