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彦琪 作品数:78 被引量:1,179 H指数:18 供职机构: 天津药物研究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理学 轻工技术与工程 更多>>
中成药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用药规律及核心药材网络药理学预测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分析中成药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用药规律,并基于网络药学方法探究核心药材组合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潜在作用机制,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药融云数据库中收录的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中成药,对其所含药味、功能主治等信息进行摘录,经过数据筛选、标准化处理,建立标准化医案数据库,利用古今医案云平台,从中药频次、中药属性、聚类分析、药物关联分析等方面进行数据挖掘,总结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用药特点,筛选核心药材组合。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对核心药材进行靶点预测、蛋白质相互作用(PPI)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构建“药材-成分-靶点-通路”网络,预测核心药材作用机制。结果药融云数据库共收载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中成药114种,除去不同剂型,共计80种,涉及中药材279味,其中用药频次较高的中药有黄芪、丹参、虎杖、当归等15味中药。药性多见于寒、平、微寒、温;药味多属甘、苦、辛味;归于肝、脾、肺、心4经的较多;药物功效以清热解毒占比最高。核心药材组合虎杖-白花蛇舌草-丹参的17个主要活性成分可作用于132个核心靶点,调控包括HIF-1、IL-17、PI3-Akt、TNF、乙型肝炎等信号通路。结论临床中成药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以疏肝健脾、清热利湿为主,同时兼以活血化瘀、补虚止痛,达到虚实同治的良好效果。核心药材虎杖-白花蛇舌草-丹参通过多个成分干预多个靶点、进而调控多条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的信号通路来发挥治疗作用。 张立娜 张向宇 韩彦琪 刘玉华 马颖钰 赵海亮关键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用药规律 白花蛇舌草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元胡止痛滴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42 2016年 探究元胡止痛滴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作用机制,建立其"化合物-靶点-通路-疾病"的网络药理研究模式。针对元胡止痛滴丸中28个入血成分(22个原型化合物及6个代谢产物),利用Pharm Mapper服务器建立化合物-靶蛋白网络,通过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数据库对获取的靶点进行相关通路分析,最后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元胡止痛滴丸的"化合物-靶点-通路-疾病"网络图。预测实验表明,28个入血成分的作用靶点约为109个,共涉及通路111条,其中52个靶点蛋白和31条通路与原发性痛经相关。元胡止痛滴丸可能通过作用于和激素调节、中枢镇痛、解痉、炎症及免疫相关的蛋白靶点及通路,起到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作用。 韩彦琪 许浚 张喜民 张铁军 任一杰 刘昌孝关键词:网络药理学 元胡止痛滴丸 原发性痛经 基于功能模型的痹祺胶囊配伍规律研究 2023年 目的基于功能模型对痹祺胶囊进行拆方研究,阐明痹祺胶囊的配伍规律,揭示痹祺胶囊配伍的合理性。方法在各功能实验中,动物分组分别为空白组(抗炎实验和扭体实验除外),模型组(热板实验除外),阳性药组,痹祺胶囊组,益气养血组,活血通络组,抗炎止痛组。益气养血功能实验中,采用环磷酰胺建立大鼠免疫低下模型,测定各给药组对模型大鼠外周血细胞数量、血浆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含量、脾脏指数及脾脏CD4^(+)/CD8^(+)细胞比例的影响。活血通络功能实验中,采用iv高分子右旋糖苷建立大鼠血循环障碍模型,测定并对比各组肠系膜微循环毛细血管体积流量、全血黏度、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的影响。在抗炎功能实验中,采用巴豆油建立小鼠耳肿模型,测定各组耳肿胀度及耳肿胀抑制率。在中枢镇痛功能实验中,采用小鼠热板致痛实验法,测定并对比各组末次给药后60、90 min时小鼠舔足反应时间。在外周镇痛功能实验中,采用小鼠醋酸扭体实验法,测定并对比各组发生扭体反应的次数。结果痹祺胶囊与益气养血组可增加气血两虚模型大鼠外周血细胞如白细胞、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数量(P<0.01),升高血浆EPO含量(P<0.01),降低脾脏指数(P<0.05、0.01),提高脾脏CD4^(+)/CD8^(+)细胞比例(P<0.05、0.01)。痹祺胶囊与活血通络组可升高血循环障碍模型大鼠肠系膜毛细血管体积流量(P<0.01),降低不同切速下全血黏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P<0.01),延长血浆TT(P<0.01)。痹祺胶囊与抗炎止痛组可降低耳肿模型小鼠耳肿胀度(P<0.01),可延长正常小鼠给药90 min时热板舔足时间(P<0.01),可抑制醋酸所致小鼠产生扭体反应的次数(P<0.01)。结论益气养血组药党参、茯苓、白术为痹祺胶囊主要发挥益气养血功能的配伍药味;活血通络组药川芎、丹参、三七、地龙、牛膝为痹祺胶囊主要发挥活血通络功� 王春芳 李新 张祥麒 姚鹏飞 韩彦琪 王磊 徐旭 许浚 赵专友 张铁军 刘昌孝关键词:痹祺胶囊 益气养血 活血通络 抗炎止痛 基于血清药物化学的经典名方清金化痰汤关键质量属性研究 被引量:4 2022年 清金化痰汤是具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功效的经典名方,为了探究清金化痰汤的关键质量属性,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Q-TOF-MS)对清金化痰汤的体内成分进行研究。采用Acquity UPLC BEH C_(18)色谱柱(2.1 mm×100 mm,1.7μm),流动相为0.1%甲酸乙腈(A)-0.1%甲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流速0.2 mL·min^(-1),柱温30℃,进样量5μL。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负离子模式扫描,毛细管电压正离子模式3 kV,负离子模式2 kV,离子源温度110℃,锥孔电压30 V,锥孔流量50 L·h^(-1),氮气脱气温度350℃,脱气体积流量800 L·h^(-1),扫描范围m/z 50~2000。在大鼠血浆样品中鉴定出66个清金化痰汤相关成分,包括22个原型成分和44个代谢产物。该实验初步揭示了清金化痰汤的体内药效物质基础,为清金化痰汤物质基准研究及新药开发奠定基础。 刘建庭 赵鸿鹏 朱强 张洪兵 李翔宇 韩彦琪 王权 许浚 张铁军关键词:清金化痰汤 血清药物化学 基于HPLC-Q-TOF MS/MS和网络药理学的参蓉蛹草片质量标志物研究 2024年 目的: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HPLC-Q-TOF-MS/MS)建立参蓉蛹草片化学成分的检测方法,并结合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分析其抗疲劳的网络调控机制、预测参蓉蛹草片的质量标志物。方法:运用HPLC-Q-TOF-MS/MS对参蓉蛹草片物质基础进行分析鉴定。通过PubChem获取所选化合物的结构,利用TCMSP数据库及SwissTargetPrediction获取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TTD、OMIM数据库筛选与疲劳相关的疾病靶点,获得药物和疲劳的交集靶点;运用UniProt数据库校准靶点名称;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交集基因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并运用Cytoscape 3.8. 0软件对PPI网络进行拓扑分析;最后借助Metascape在线分析核心交集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对分析结果进行可视化。结果:通过HPLC-Q-TOF MS/MS共得到参蓉蛹草片124个化学成分,利用网络药理学对筛选出的23个化学成分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其可作用于195个靶点干预33条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活性化合物可进入受体靶点活性空腔,与其形成的对接构象合理。结论:参蓉蛹草片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发挥抗疲劳作用,基于HPLC-Q-TOF MS/MS,结合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初步将人参皂苷类、苯乙醇苷类预测为参蓉蛹草片的质量标志物。 于鑫畅 韩彦琪 郝艳琦 刘建庭 许浚 蒋庆峰 张铁军关键词:网络药理学 抗疲劳 中药质量标志物(Q-marker)研究:延胡索质量评价及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138 2016年 基于提出的质量标志物(Q-marker)的概念、确定标准及研究模式,以延胡索为范例进行示范性研究,通过对延胡索化学物质组辨识明确化学物质基础;通过延胡索化学成分生源途径及成分特异性分析明确其化学成分的来源及特异性;通过药效、药性及药动学研究及其物质基础的相关性分析,明确其主要药效物质基础;并综合研究结果,确定质量标志物。最后以延胡索乙素、延胡索甲素、黄连碱、巴马汀、去氢延胡索甲素、D-四氢药根碱及原阿片碱7个生物碱为质量标志物,建立了延胡索多指标成分定量测定及指纹图谱控制方法。 张铁军 许浚 韩彦琪 张洪兵 龚苏晓 刘昌孝关键词:延胡索 药效 中药大品种质量标准提升研究的思路与实践 中药大品种质量标准提升研究是中药大品种二次开发研究的重要内容,通过质量标准提升研究,建立可溯源的、与临床疗效高度关联的全程质量控制体系和质量标准,并为中药质量控制提供可参照的模式和研究范例。本文以疏风解毒胶囊和元胡止痛滴... 张铁军 许浚 韩彦琪 张洪兵 龚苏晓基于化学成分特有性的质量标志物发现策略及应用 被引量:18 2021年 中药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Q-Marker)是中药质量控制的新概念。按照中药质量标志物确定的"五原则",其中的"特有性"是确定中药Q-Marker的重要依据之一。目前的中药质量评价方法或质量标准存在质量控制指标专属性差、常见以同一指标成分评价不同药材的质量而难以反映不同药材的质量特质的问题。以Q-Marker核心概念为统领,结合化学成分特有性的理论依据,提出基于成分"特有性"的中药Q-Marker研究路径,有利于提升中药质量,为中药标准化建设提供新的思路,促进中药产业的健康发展。 刘耀晨 许浚 张洪兵 韩彦琪 张铁军 刘昌孝关键词:中药 基于质量传递与溯源的中药质量标志物(Q-Marker)的发现策略及应用 被引量:20 2021年 中药形成产业链长且行业跨度大,横跨一、二、三产业,药物成分经过多环节的传递与变化,最终体内的效应成分与原料药中原有成分的构成已大不相同,因此,中药质量控制应着眼于中药形成的全过程,而中药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Q-Marker)的应用价值在于建立全程质量控制体系。针对目前中药质量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中药Q-Marker为核心,从质量要素的传递与溯源"的基本研究模式,以中药形成的全过程及质量要素的传递规律为基础,为经典名方的质量控制及中药大品种质量标准的提升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角,有利于提升中药产品质量,为中药标准化建设提供新的思路,促进中药产业的健康发展。 赵鸿鹏 许浚 张洪兵 韩彦琪 张铁军 刘昌孝关键词:中药 中药甘味的药性表达及在临证配伍中的应用 被引量:123 2016年 对中药五味中甘味的中医药内涵、甘味药的基原、甘味药在四气、归经等药性理论的分布特征进行归纳与总结,并对甘味味觉受体、味觉表达及物质基础研究进行阐述。最后,概述甘味药物配伍理论在临床上的应用,为甘味药性理论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张静雅 曹煌 龚苏晓 许浚 韩彦琪 张铁军 刘昌孝关键词:甘味药 药性理论 临床配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