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瑛

作品数:14 被引量:43H指数:3
供职机构: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卫生行业科研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病毒
  • 5篇麻疹
  • 5篇风疹
  • 3篇实验室网络
  • 3篇流行病
  • 3篇流行病学
  • 3篇基因
  • 3篇基因特征
  • 3篇基因型
  • 2篇血清
  • 2篇血清学
  • 2篇血清学监测
  • 2篇疫苗
  • 2篇手足
  • 2篇手足口
  • 2篇手足口病
  • 2篇疱疹
  • 2篇麻疹实验室
  • 2篇麻疹实验室网...
  • 2篇病毒基因

机构

  • 14篇甘肃省疾病预...
  • 7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安徽省疾病预...
  • 1篇上海市疾病预...
  • 1篇四川省疾病预...
  • 1篇云南省疾病预...
  • 1篇青海省疾病预...

作者

  • 14篇陈瑛
  • 10篇刘建锋
  • 10篇赵晓虹
  • 8篇付鸿
  • 6篇甄晓荣
  • 4篇温小云
  • 4篇董茂星
  • 4篇张晓曙
  • 3篇张宁静
  • 3篇张燕
  • 3篇李慧
  • 3篇许文波
  • 2篇严冬梅
  • 2篇祝双利
  • 2篇崔爱利
  • 2篇朱贞
  • 2篇金娜
  • 2篇安洪秋
  • 1篇周淑洁
  • 1篇郭学斌

传媒

  • 3篇中华实验和临...
  • 3篇中国疫苗和免...
  • 2篇疾病预防控制...
  • 1篇疾病监测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病毒学报
  • 1篇中国病毒病杂...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0
  • 1篇2009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甘肃省2008年麻疹实验室网络运转监测分析
2010年
目的分析甘肃省2008年麻疹实验室网络(Measles Laboratory Network,MLN)运转情况,指导麻疹监测。方法对MLN标本检测、复核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甘肃省2008年麻疹监测系统共报告疑似麻疹4597例,采集血清标本3762份,采集率81.8%;麻疹IgM抗体阳性1879份,阳性率为49.9%。检测风疹血清标本1343份,风疹IgM抗体阳性611份,阳性率为45.5%。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国家麻疹实验室,对3株麻疹病毒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均为H1a基因亚型。结论甘肃省2008年MLN运转良好。
付鸿甄晓荣刘建锋陈瑛赵晓虹许文波张燕
关键词:麻疹实验室网络
甘肃省2011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病原学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甘肃省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病毒实验室自1992年加入世界卫生组织(WHO)亚太区脊灰实验室网络后,各项监测指标和监测质量都在不断提高。该省自1993年以来已无脊灰野病毒病例,但2011年我国新疆自治区发生输入性野病毒疫情,甘肃与新疆接壤,因此甘肃省维持无脊灰状态的任务仍然艰巨。为继续做好维持无脊灰工作,及时总结经验和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现将2011年甘肃省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检测情况分析如下。
甄晓荣赵晓虹温小云董茂星付鸿陈瑛刘建锋
关键词:脊髓灰质炎病毒急性弛缓性麻痹
单纯疱疹病毒1型引起的发热出疹性疾病需要与手足口病进行鉴别被引量:5
2013年
对2008年在甘肃省发生的一起疑似手足口病(HFMD)的发热出疹性疾病的流行进行病原体的实验室检测,明确引起这起传染病流行的病原体。从4名发热出疹患者采集的8份临床标本中(每个患者采集咽拭子和疱疹液标本),首先将临床标本接种到RD和HEp-2细胞上进行病毒分离,对病毒分离阳性的标本提取病毒核酸,然后使用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进行人肠道病毒(HEV)核酸的检测。对HEV检测结果阴性的标本采用序列非依赖的单引物扩增技术(SISPA)进行"未知病原体"的鉴定。分离到的6株病毒均鉴定为单纯疱疹病毒I型(HSV-1),结合分析这起流行中患者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表明HSV-1是引起这起发热出疹性疾病流行的病原体。6株HSV-1的gG区核苷酸和氨基酸水平上差异都较小,同源性分别高达98.8%和97.9%,说明这起疫情是由同一个病毒传播链引起的。HSV-1等病毒引起的发热出疹性疾病需要与HFMD进行鉴别诊断,由于仅从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资料上判断引起发热出疹性疾病的病原体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必须依赖于实验室的诊断。
祝双利刘建锋孙强李静李晓嫘张勇陈瑛温小云严冬梅黄国虹张宝敏张波安洪秋李慧许文波
关键词:发热出疹性疾病手足口病单纯疱疹病毒1型
2018年甘肃省东南部地区健康人群乙型脑炎病毒中和抗体调查
2022年
目的通过调查甘肃省东南部地区健康人群乙型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中和抗体水平,评价人群乙型脑炎(Japanese encephalitis,JE)免疫屏障,为制定JE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2018年在甘肃省东南部4个市(平凉市、庆阳市、陇南市、天水市),选择0~14岁组、15~39岁组、≥40岁组共3个年龄组健康人群,采集血清标本,采用噬斑减少中和试验检测JEV中和抗体。不同组间JEV中和抗体阳性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共调查1590人,JEV中和抗体总阳性率为28.81%,几何平均滴度(geometric mean titer,GMT)为1:27.09。0~14岁组、15~39岁组、≥40组健康人群的抗体阳性率依次为32.96%、20.32%、30.63%,各年龄组抗体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2.29,P<0.001)。平凉市、庆阳市、陇南市、天水市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9.62%、22.22%、33.00%、30.30%,各市抗体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39,P=0.006)。结论甘肃省东南部地区健康人群JEV中和抗体阳性率低,存在JE流行风险。
赵晓虹董茂星杨晰健魏欢金娜陈瑛张晓曙刘建锋
关键词:乙型脑炎病毒中和抗体
2009─2013年甘肃省风疹病原学监测结果分析
2014年
目的了解甘肃省风疹病毒流行情况,进行风疹野病毒流行株的分离、鉴定。方法2009—2013年从甘肃省风疹暴发和散发病例中采集具有风疹典型症状患者咽拭子标本255份,经用非洲绿猴肾细胞/淋巴信号激活因子转染的非洲绿猴肾细胞(Veto/SLAM)从风疹病例咽拭子标本中分离风疹野病毒,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对风疹病毒株进行基因型别检测分析。结果2009—2012年甘肃省共报告疑似风疹7964例,临床诊断7334例,实验室诊断630例,对送检的255份风疹疑似病例咽拭子标本中分离出35株风疹野病毒,分离率为13.73%;分离鉴定出的35株风疹野病毒病例中,年龄主要集中在15岁以下,共30株,占阳性毒株总数的85.71%,15岁以上的5株,占阳性毒株的14.29%;35株风疹野病毒流行株主要分布在甘肃省9个市、州的17个县、区。结论甘肃省2009~2013年风疹野病毒流行优势株为IE基因型,是甘肃省风疹病毒优势株。
付鸿陈瑛甄晓荣刘建锋朱贞赵晓虹董茂星温小云
关键词:风疹病原学病毒分离
2011—2012年甘肃省麻疹实验室网络运转与监测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评价2011—2012年甘肃省麻疹实验室运转状况,为如期实现消除麻疹目标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2012年甘肃省麻疹实验室网络(MLN)血清IgM检测、病原学监测、实验室质量控制数据进行分析。结果麻疹监测系统(MSS)报告甘肃省疑似麻疹1 275例,采集血清标本1 242份,采集率97.41%;麻疹IgM抗体阳性710份,阳性率57.16%;检测风疹血清标本1 198份,阳性率20.36%;2011—2012年共收到疑似麻疹、风疹咽拭子标本1 019份,分离出58株麻疹病毒,鉴定为H1a基因亚型;分离出风疹病毒20株,为1E基因型;2011—2012年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麻疹实验室,通过了世界卫生组织和国家麻疹实验室组织的现场认证,血清盲样考核和血清复核符合率均为100.00%;全省14个市、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麻疹网络实验室,连续两年通过了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的职能考核和现场认证,血清盲样考核符合率96.67%,血清抽样复核符合率98.41%。结论 2011—2012年甘肃省MLN运转良好,为麻疹疑似病例实验室诊断和麻疹流行监测提供了技术支撑,为阻断麻疹病毒传播提供了科学依据。
付鸿陈瑛甄晓荣温小云赵晓虹董茂星刘建锋王慧玲蒋小泓
关键词:麻疹实验室网络
2011年甘肃省幼儿急疹病例中人疱疹病毒6型感染情况及病毒基因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阐明2011年甘肃省幼儿急疹病例中人疱疹病毒6型(human herpesvirus-6,HHV-6)感染情况及病毒基因特征。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方法对2011年甘肃省收集的169份幼儿急疹病例的咽拭子标本进行HHV-6初筛,对HHV-6病毒核酸阳性标本进行U90基因PCR扩增、序列测定以及病毒基因特征分析。结果在169份幼儿急疹病例标本中,有60份标本检测为HHV-6病毒核酸阳性,获得了10条HHV-6B U90基因序列。HHV-6阳性病例主要集中在2岁以下婴幼儿,病例年龄中位数为9月龄。通过系统发育分析发现,HHV-6B可分为分支a和b。其中分支a又可进一步分为3个亚分支(亚分支a-1、a-2和a-3),不同亚分支之间呈现一定的地域聚集性。本研究获得的10条HHV-6B序列分散在系统发育树的不同分支上,分属于亚分支a-1和a-2以及分支b。在10条序列中未发现基因重组现象。结论甘肃省存在着多个HHV-6B分支/亚分支病毒同时流行,病毒呈现出序列多样性。通过本研究首次阐明了甘肃地区幼儿急疹病例中HHV-6B基因特征,填补了我国HHV-6B分子流行学研究的空白,同时也为全球HHV-6B研究积累了数据。
周杨子刘建锋赵晓虹张燕崔爱利陈瑛
关键词:幼儿急疹基因特征
2005-2022年甘肃省麻疹风疹实验室网络运转情况分析
2024年
目的评价2005—2022年甘肃省麻疹风疹实验室网络运转状况。方法汇总2005—2022年甘肃省麻疹风疹实验室网络病例诊断、病原学检测、病毒基因分型、监测指标完成情况、职能考核等结果数据,综合网络运转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疑似麻疹、风疹血清学标本的IgM抗体,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方法检测疑似麻疹、风疹咽拭子标本的病毒核酸。结果甘肃省麻疹风疹实验室网络共包括16家实验室,其中省级实验室1家,市、州级实验室14家,县级实验室1家,各级实验室按职责和检测内容分工有序、各司其职。2005—2022年,网络实验室采用ELISA方法共检测疑似麻疹血清学标本24338份,麻疹IgM阳性率为38.76%;检测疑似风疹血清学标本18092份,风疹IgM阳性率为19.82%。采用qRT-PCR方法,共检测疑似麻疹咽拭子标本13050份,麻疹病毒核酸阳性率为28.76%;共检测疑似风疹咽拭子标本12569份,风疹病毒核酸阳性率为11.39%。从4791份麻疹咽拭子标本中共分离到574株麻疹毒株,分离率为11.98%,全部上送国家麻疹风疹实验室测序分型,毒株型别为H1a基因型;从1635份风疹咽拭子标本中共分离到720株风疹毒株,分离率为44.04%,上送国家麻疹风疹实验室测序分型714株,其中1E基因型333株,2B基因型381株。网络实验室每年开展质量控制和技术培训,各实验室职能考核成绩良好。结论甘肃省麻疹风疹实验室网络运转良好,并通过持续技术提升提高了实验室诊断敏感性和监测能力,同时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保证了实验室数据准确高效,为甘肃省麻疹消除和风疹防控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为后续麻疹风疹的消除工作提供了数据支持。
陈瑛杨晰健魏欢李保娣赵晓虹康倩张晓曙
关键词:血清学监测病毒学监测
甘肃省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前后风疹流行病学特征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 分析甘肃省含风疹成分疫苗(Rubella-containing vaccine, RCV)纳入扩大国家免疫规划(National Immunization Program, NIP)前后风疹流行特征。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甘肃省2004-2022年风疹报告发病数据,比较不同时期风疹发病特征。结果 2004-2022年甘肃省风疹年均报告发病率(/10万)为4.52(22 372例),2004-2007年、2008-2011年、2012-2016年、2017-2022年分别为5.00(5 198例)、12.66(13 217例)、0.50(643例)、2.11(3 314例)。2004-2007年0-4岁、5-9岁、10-14岁、15-19岁、≥20岁人群风疹年均报告发病率(/10万)分别为10.51、24.67、16.33、7.23、0.46,2017-2022年分别为0.43、0.40、8.69、19.90、0.29。结论 甘肃省RCV纳入NIP后风疹发病持续下降,近年来风疹发病以15-19岁人群为主。建议继续做好儿童RCV基础免疫并开展青少年RCV接种工作。
张宁静孙迪刘舒瑜陈瑛赵晓虹
关键词:风疹流行病学预防接种国家免疫规划
甘肃省<8月龄及≥15岁人群麻疹发病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1
2014年
目的:了解甘肃省<8月龄及≥15岁人群麻疹发病危险因素,为制定针对性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择<8月龄及≥15岁实验室确诊麻疹病例,采用1∶3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别研究病例组和对照组在医院暴露史、与发热出疹病例接触史、患病史、疫苗接种史、人口流动情况等因素的差异,从而分析患病的危险因素和提出控制措施。结果对42例<8月龄病例和126例对照、74例≥15岁病例和222例对照进行分析,“医院暴露史”、“与发热出疹病例接触史”、“发病前去过其他城市”是<8月龄及≥15岁人群麻疹发病的危险因素,“疫苗接种史”是≥15岁人群的保护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医院暴露史”是<8月龄儿童发生麻疹的唯一危险因素(OR=29.23,95%CI:2.82~302.89);“医院暴露史”及“发病前7~21 d去过其他城市”是≥15岁人群发生麻疹的危险因素(OR=5.15,95%CI:2.28~11.63;OR=5.48,95%CI:1.38~21.69)。结论降低<8月龄及≥15岁人群麻疹发病,除提高免疫接种年龄范围内儿童麻疹类疫苗接种率和减少传染源外,必须加强医院内感染控制。
张宁静张晓曙付鸿安靖陈瑛金娜张秉玲李慧
关键词:麻疹病例对照研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