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树斌

作品数:6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仰恩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政治法律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篇刑法
  • 1篇刑法规范
  • 1篇女奴
  • 1篇起诉
  • 1篇卖淫
  • 1篇卖淫女
  • 1篇明确性
  • 1篇宽严相济
  • 1篇检察
  • 1篇检察裁量权
  • 1篇法学
  • 1篇附条件
  • 1篇附条件不起诉
  • 1篇辩论
  • 1篇不起诉
  • 1篇裁量
  • 1篇裁量权

机构

  • 4篇仰恩大学

作者

  • 4篇陈树斌
  • 3篇鲍莹玉
  • 1篇郭雪莲

传媒

  • 3篇学术问题研究
  • 1篇太原城市职业...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附条件不起诉的理论与实践
2011年
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符合现代司法理念,体现了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是对诉讼社会的合理反应,具有弥补相对不起诉之局限等价值。附条件不起诉引进的本质是检察裁量权的扩张,应根据控权理论在实体上严格界定,在程序上加以规制,在激荡冲突中寻求各方利益的平衡。
鲍莹玉陈树斌
关键词:附条件不起诉检察裁量权宽严相济
刑法规范的明确性与模糊性之整合被引量:1
2008年
明确性与模糊性皆为刑法规范的属性,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依据。为确保并维持刑法规范的平衡与和谐,需要改革立法观念,采用不同类型的犯罪构成,建构刑事案例指导制度。
陈树斌
关键词:刑法规范明确性
卖淫女的多维管理——以“洛阳女奴”案为视角被引量:1
2012年
夹缝中生存的卖淫女一直承受着双重的危险:易被害性与易违法性。卖淫行为具有不可避免性,应正视现状,超越争议,探索多维管理的路径。同时,应理性执法,在法治框架下体现人本关怀。
鲍莹玉陈树斌
关键词:卖淫女
法学辩论队伍建设及培训模式探索
2013年
法学辩论是在校学生学习法律、实践法律的重要学习形式,应培养学生通过由社会性辩题到法学辩题的逐步过渡,从形式逻辑到法学逻辑,从一般对抗到区分身份角色的逐步适应,达到"掌握一般逻辑思维""学会法学逻辑适用""理解身份对抗侧重点"三个层次性目标,以更好地适应法学专业思维及活动。
鲍莹玉郭雪莲陈树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