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梅
- 作品数:22 被引量:87H指数:5
- 供职机构: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健康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被引量:1
- 2007年
- 陈晓梅
- 关键词:健康教育整体护理
- 浅谈门诊护士应具有的素质被引量:1
- 2009年
- 当今社会,医院也面临着竞争。谁拥有优质的服务、精湛的技术、良好的人才素质,谁就拥有患者和市场。门诊是患者诊治疾病的首要场所,更是沟通患者与医院之间的桥梁。门诊护士工作不仅是单纯的分诊、维护秩序等简单工作,还要担任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并随时为患者提供各种帮助。这就要求门诊护士需要更加努力学习业务理论知识及沟通技巧,提高门诊护士的专业素质并充分发挥护理工作多元化角色的功能。这样才能满足患者的求医需要,密切护患关系,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有利于医院的自身发展。
- 杜沂岚陈晓梅宁雪梅
- 关键词:门诊护士
- 胆总管结石患者胆汁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7
- 2018年
- 目的:探讨胆总管结石患者胆汁病原菌的分布特点以及耐药性的分析。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胆总管结石合并胆道感染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逆行内镜胰胆管造影(ERCP)并抽取胆汁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耐药性实验,评价分析胆汁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情况。结果:160例患者中有117例(73.13%)检出病原菌,共培养出病原菌130株,其中有13例患者为两种病原菌同时感染。革兰阴性菌有95株(73.08%)、革兰阳性菌有31株(23.85%)、真菌有4株(3.08%)。比例由高到低的前六位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屎肠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粪肠球菌。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美罗培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等三四代头孢菌素耐药率较低,对头孢曲松、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氨苄西林等耐药率较高。革兰阳性菌对替拉考宁、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等耐药率较低,对四环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克林霉素、氨苄西林等耐药率较高。真菌对酮康唑、伊曲康唑、氟康唑等耐药率较低,对两性霉素B耐药率较高。结论:胆总管结石患者胆汁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其次为革兰阳性菌,各病原菌对各种抗菌药物表现出不同的耐药性,因此在临床治疗时应参考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合理选择治疗药物。
- 邓天芝陈晓梅龙洪航伍松唐梅杨志明
- 关键词:胆总管结石胆道感染病原菌分布抗菌药
- 双囊三腔管插入方法的改进(附30例临床应用报告)
- 2008年
- 目的探讨提高双囊三腔管插管成功率的方法。方法对60例患者分为两组分别用2%盐酸利多卡因液和用生理盐水沿鼻前庭环行滴入2次,3min后进行插管。结果2%盐酸利多卡因组比生理盐水组恶心、吐管人次明显减少,插管成功率有显著的提高。结论此方法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可提高双囊三腔管插管成功率。
- 刘福元陈晓梅杜沂岚冯晓丽王蓉
- 关键词:双囊三腔管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呼吸道管理
- 2007年
-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呼吸道护理。方法:对18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呼吸道管理进行研究。结果:加强呼吸道护理,维持呼吸道通畅,从而减少肺部并发症,是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结论:对颅脑损伤患者应加强呼吸道护理,维持呼吸道通畅。
- 杜沂岚陈晓梅
- 关键词:颅脑损伤呼吸道护理
- 手术室院内感染效果评价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模式的应用,对控制手术室院内感染提高护士技能方面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在手术室工作的31名护理人员,对其进行一系列的QCC模式的模拟训练,并对QCC模式训练前后手术室感染率、护士沟通能力、理论知识、专科操作技能以及护理临床实际工作能力进行比较。结果 (1)训练后患者医院感染率低于训练前(3.50%/13.00%),患者满意度优于训练前(94.00%/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手术室护士的沟通能力、理论知识、操作技能以及护理临床实际工作能力均优于训练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QCC活动提高手术室护士的护患沟通能力,密切护患关系,对提高手术患者满意度及护士技能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胥清蓉陈晓梅
- 关键词:品管圈活动手术室护理技能
- 加强安全管理 提高门诊护理质量被引量:3
- 2008年
- 陈晓梅胥清蓉杜沂岚冯晓丽
- 关键词:安全管理门诊护理质量
- 预防接种工作存在的风险及防范措施被引量:4
- 2010年
- 宁雪梅陈晓梅丁婷
- 关键词:预防接种
- ICU护士身心健康影响因素及对策被引量:3
- 2010年
- 杜沂岚陈晓梅李孙玲
- 关键词:ICU护士身心健康影响因素
- 持续负压封闭引流与中药灌洗联合护理干预在难治性创面中的治疗效果评价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观察持续负压封闭引流与中药灌洗联合护理干预在难治性创面中的治疗效果,为该疾病的有效治疗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选择于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来我院诊治的100例难治性创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上述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使用持续负压封闭引流与中药灌洗联合护理干预进行治疗(51例),对照组使用持续负压封闭引流与中药灌洗进行治疗(49例),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并对其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负压封闭引流与中药灌洗联合护理干预对难治性创面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因此,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 胥清蓉陈晓梅
- 关键词:持续负压封闭引流中药灌洗护理干预难治性创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