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死亡率
  • 2篇死因
  • 2篇污染
  • 2篇减寿
  • 2篇减寿分析
  • 2篇病例交叉设计
  • 2篇大气污染
  • 1篇新生儿
  • 1篇信息技术
  • 1篇胰腺
  • 1篇胰腺癌
  • 1篇早死
  • 1篇人口
  • 1篇人口结构
  • 1篇妊娠
  • 1篇妊娠期
  • 1篇妊娠期糖尿病
  • 1篇生殖
  • 1篇生殖技术
  • 1篇生殖健康

机构

  • 13篇上海市松江区...
  • 2篇复旦大学
  • 2篇上海市疾病预...
  • 1篇上海市第一人...
  • 1篇上海市松江区...

作者

  • 13篇陈岚
  • 6篇陆慧萍
  • 4篇朱美英
  • 3篇徐爱英
  • 3篇黄丽妹
  • 2篇姜永根
  • 2篇蔡滨欣
  • 2篇关颖
  • 1篇虞慧婷
  • 1篇张文翠
  • 1篇黄中敏
  • 1篇顾伟栋
  • 1篇陆红梅
  • 1篇钱耐思
  • 1篇黄丽美
  • 1篇徐春泽
  • 1篇朱云
  • 1篇倪建华
  • 1篇李晋麟
  • 1篇蔡任之

传媒

  • 6篇上海预防医学
  • 3篇中国初级卫生...
  • 1篇中国肿瘤
  • 1篇中国卫生统计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中华糖尿病杂...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17
  • 1篇2013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3
  • 2篇2002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上海市松江区2003年三种不同死亡证填报质量调查被引量:2
2003年
徐爱英陈岚
关键词:填报质量
2014—2020年上海市松江区居民4类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分析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分析2014—2020年上海市松江区居民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4类主要慢性病死亡水平、早死概率等指标的变化趋势,为慢性病的干预、控制提供建议。方法:收集2014—2020年上海市松江区全人群死因监测数据,计算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早死概率、年度变化百分比等指标。结果:2014—2020年松江区居民的4类主要慢性病粗死亡率呈上升趋势,标化死亡率呈下降趋势;松江区居民的4类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从8.76%下降至7.39%;男性和女性居民的4类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均呈下降趋势,男性的4类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高于女性,是女性的1.65~2.36倍。结论:松江区居民的4类主要慢性病标化死亡率和早死概率均呈下降趋势。松江区已提前实现“健康上海2030”的目标。
孙聪张玉陈岚关颖徐春泽吴珺姜永根陆慧萍庄苗
关键词:慢性病
上海市松江区大气污染与脑卒中急性期死亡的关联性分析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究大气污染与脑卒中急性期死亡的关联性,以及大气污染环境中脑卒中急性期死亡的易感人群情况。【方法】汇总上海市松江区2012—2014年大气污染数据,并收集户籍人口脑卒中急性期死亡的全部病例,采用时间分层-病例交叉设计方法分析两者间关系,并确立易感人群。【结果】共纳入了514例脑卒中急性期死亡病例。研究期间内,PM_(2.5)、SO_(2)、NO_(2)等污染物质量浓度分别为77.45、21.22、57.59μg·m^(-3)。NO_(2)显著增加了<65岁人群的脑卒中急性期死亡的发病风险。在Lag2和Lag03的时间点上,NO_(2)的质量浓度上升1个四分位数间距导致脑卒中急性期死亡的OR值分别为3.86(1.53~9.75)和5.83(1.40~24.34)。65岁以上人群则对PM_(2.5)质量浓度增加更加敏感。在Lag03的时间点上其导致脑卒中急性期死亡的OR值为1.28(1.00~1.64)。NO_(2)质量浓度的增加还显著增大了超重及肥胖人群的致死性脑卒中的发病风险。【结论】PM_(2.5)、NO_(2)等污染物质量浓度的上升可以显著增加敏感人群的脑卒中急性期死亡的发病风险。65岁以下及超重肥胖人群是NO_(2)导致的脑卒中急性期死亡的易感人群,65岁以上人群是SO_(2)导致的脑卒中急性期死亡的易感人群。
蔡滨欣朱美英池方方陆慧萍陈岚
关键词:大气污染病例交叉设计条件LOGISTIC回归
2016—2020年上海市松江区居民胰腺癌死亡特征及减寿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了解上海市松江区居民胰腺癌死亡特征和寿命减少情况,为松江区的胰腺癌防控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收集2016—2020年松江区居民胰腺癌死亡资料,计算并分析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死亡率的年度变化百分比、平均减寿年数等指标。结果:2016—2020年,松江区居民胰腺癌死亡顺位上升至恶性肿瘤的第3位,年均粗死亡率为18.34/10万,年均标化死亡率为12.64/10万。男性居民胰腺癌粗死亡率及标化死亡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松江区居民胰腺癌死亡率从60~79岁年龄段开始迅速增长,在≥80岁年龄段达到高峰。松江区男性居民历年减寿相关指标均大于女性。结论:胰腺癌已经成为导致上海市松江区居民死亡的主要恶性肿瘤,男性和≥60岁人群有较高的患病风险,应加强对胰腺癌危险因素的预防,减少胰腺癌对松江区居民寿命损失的影响。
孙聪张玉陈岚关颖陆慧萍
关键词:胰腺癌死亡率平均减寿年数
上海市松江区居民健康诊断和对策研究
2007年
目的了解上海市松江区居民健康状况,发现主要卫生问题,提出相应对策。方法采用二手资料应用法、定量调查和定性调查的研究方法,对社区各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松江区人口老龄化,60岁及以上人口占18.26%;2005年,平均期望寿命为79.76岁,婴儿死亡率为3.41‰。居民的主要健康指标已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传染病控制在历史较低水平;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等慢性病已成为影响松江区居民健康的主要卫生问题;吸烟、饮酒、缺乏体育锻炼及不合理的膳食是社区居民的主要行为危险因素。结论重视老年人的卫生保健,加强慢性病管理和行为危险因素监测。
朱美英顾伟栋朱云黄丽妹陈岚黄中敏陆红梅
上海市松江区老龄人口结构与死因分析被引量:4
2002年
徐爱英陈岚
关键词:人口结构死因老年人
上海市松江区大肠癌死亡趋势APC模型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预测上海市松江区大肠癌死亡趋势,为大肠癌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死亡数据来自上海市松江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死亡登记系统。采用年龄—时期—队列模型(APC模型)的分析方法,根据模型拟合结果进行预测。[结果]模型拟合结果以同时加入年龄、时期、队列效应的模型为最佳。分性别大肠癌死亡率的年龄、时期和队列效应均表现出序列趋势。应用模型拟合预测2016~2020年上海市松江区分性别的30~89岁年龄组大肠癌死亡率,各年龄组死亡率相对于2006~2010年(除30~34岁年龄组外)均有所下降。[结论]开展大肠癌早发现为先导的社区综合防治工作应成为大肠癌预防控制的优先策略。
朱美英张文翠黄丽妹陆慧萍陈岚
关键词:大肠癌死亡率
上海市全人群出生队列的创建及概况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介绍上海市全人群出生队列的基本设计思路、建设方案和建设目标,以及队列收集的主要数据和入组人群的基线特征,为未来生殖和健康相关领域研究提供重要信息参考。【方法】上海市全人群出生队列以2005年1月1日为起点,纳入每年在上海出生的新生儿及其父母,运用信息化数据链接技术,结合现场调查的方式,收集生殖健康、生殖治疗、出生特征、生长发育状况,以及疾病的发病、治疗和死亡等信息,形成全生命周期的出生队列。【结果】截至2022年10月,共纳入2978538名出生儿童及其父母,其中自然受孕子代2905135(97.54%)人,辅助生殖子代73403(2.46%)人。辅助生殖治疗夫妇中,女性平均年龄为(32.56±4.12)岁,男性为(34.62±5.34)岁,高于自然受孕夫妇的(28.02±4.71)岁和(30.07±5.54)岁。辅助生殖治疗夫妇中≥30岁的女性和男性占比分别为77.12%和85.08%,高于自然受孕夫妇的35.28%和49.66%。大学及以上学历占比分别为73.23%和73.66%,高于自然受孕夫妇的49.98%和50.91%。辅助生殖子代多胎占比33.81%,高于自然受孕子代的1.88%。子代早产、低出生体重发生率分别为24.47%和19.08%,高于自然受孕子代的5.47%和3.73%。【结论】上海市全人群出生队列全面收集在上海出生的新生儿及其父母的生殖和健康相关信息,可为研究生命早期遗传、环境、生殖治疗等因素相互作用是否对后代健康产生影响提供重要信息参考。
虞慧婷崔欣梁舟蔡任之蔡任之陈岚钱耐思晋珊王春芳王春芳
关键词:出生队列生殖健康辅助生殖技术自然受孕信息技术
松江区1990~1999年伤害死亡原因及减寿分析被引量:3
2002年
徐爱英陈岚
关键词:减寿死因
上海市松江区呼吸系统疾病死亡与三种大气污染物的关联性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究大气污染物PM_(10)、SO_2、NO_2与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关联性。方法汇总上海市松江区2011—2012年大气污染数据,并收集户籍人口呼吸系统死亡的全部病例,采用时间分层-病例交叉设计方法分析两者间关系,并对不同年龄别、性别人群的超额死亡风险进行分析。结果 SO_2、NO_2与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相关,当NO_2浓度每增加10μg/m^3时,在lag0时间点上导致呼吸系统死亡发生率明显提高[OR=1.061(1.000,1.126)];与女性相比,NO_2明显增加了男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风险[OR=1.109(1.031,1.194)]。结论大气污染可增加人群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风险,对男性尤甚。
蔡滨欣朱美英姜永根黄丽妹陆慧萍陈岚李咏梅
关键词:大气污染物病例交叉设计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