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闫宝庚

作品数:7 被引量:23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电气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3篇电力
  • 3篇电网
  • 2篇电力系统
  • 2篇油田
  • 2篇中长期负荷
  • 2篇误动
  • 2篇负荷预测
  • 2篇大庆油田
  • 1篇电力负荷
  • 1篇电力负荷预测
  • 1篇电网故障
  • 1篇电站
  • 1篇动力学
  • 1篇动态增容
  • 1篇油田电网
  • 1篇增容
  • 1篇直流
  • 1篇直流法
  • 1篇中长期电力负...
  • 1篇中长期电力负...

机构

  • 6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天津大学
  • 1篇华北电力大学
  • 1篇北仑第一发电...

作者

  • 7篇闫宝庚
  • 1篇张庆霞
  • 1篇赵世春
  • 1篇张爱民
  • 1篇邢学赋
  • 1篇司冬梅
  • 1篇王力飞
  • 1篇齐郑
  • 1篇史春森
  • 1篇李永军
  • 1篇李晓刚
  • 1篇钱敏

传媒

  • 1篇继电器
  • 1篇电世界
  • 1篇自动化技术与...
  • 1篇石油规划设计
  • 1篇电力系统保护...

年份

  • 2篇2016
  • 2篇2008
  • 1篇2006
  • 2篇200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大庆油田中长期电力负荷预测的研究
该文主要研究将系统动力学原理应用于大庆油田油气生产用电负荷预测技术.该文在总结和分析了多种传统的和现有的中长期负荷预测技术之后,对油气生产用电提出了以系统动力学原理为中长期预测模型,以单耗法为基础的预测技术.另外,该文还...
闫宝庚
关键词:电力负荷油田电网中长期负荷预测系统动力学
文献传递
一起横差保护误动案例分析
2016年
目前,微机保护在电网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微机保护不经过中间继电器,保护装置的动作速度比电磁式保护更快,但有时会造成某些闭锁条件失效。下面介绍的横差保护误动作案例就是因为断路器辅助触点与微机横差保护动作时间不配合造成的。1现场情况系统主接线如图1所示。
闫宝庚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一起因线路架设方式不当引起的接地横差保护误动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在一次某变电所110kV线路发生接地短路时,相邻线路接地横差保护发生误动。通过对故障录波的分析及线路现场接线情况的调查,发现相邻线路接地横差保护的误动是由于线路架设方式不当造成的。通过对该线路实际架线方式的分析和电网理论计算,得出该方式下故障线路零序电流对非故障线路零序电流影响很大这一结论,确定了此次误动发生的真正原因。
赵世春李永军闫宝庚史春森王力飞
关键词:零序互感误动
10kV配电网故障定位的研究和实现被引量:15
2008年
随着对配电网供电可靠性要求的提高,配电网故障点的及时发现显得日渐重要,配电网的故障定位技术对于配电网安全可靠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基于信号注入法的原理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直流定段,交流定点"的交直流综合定位方法。该方法分两步走,第一步定出故障区域,第二步定出故障点,将直流信号和交流信号注入法相结合,优势互补,通过多次现场实验验证,可以有效地处理10kV配电网中的单相接地故障。本文阐述了交直流混合定位法的原理,并介绍了信号源的注入和信号的检测方法,最后利用现场试验数据和ATP仿真验证此方法的可行性。
司冬梅齐郑钱敏闫宝庚
关键词:故障定位配电网直流法
大庆油田电力系统中长期负荷预测方法被引量:4
2001年
电力系统负荷预测是一个受政策、环境等多方面不定因素综合影响的动态过程,采 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进行预测可以充分利用专家的经验,提高预测精度。该方法在分析大庆 油田生产用电历史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了负荷预测模型,通过计算机仿真和参数敏感度测试 ,证明该模型能满足预测精度要求,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可行性。
闫宝庚张爱民李晓刚
关键词:大庆油田电力系统电网动力学中长期负荷负荷预测模型
变电站二次系统防护技术研究与应用
本文在研究变电站内各种干扰源特征及其消减措施基础上,重点对接地措施、屏蔽措施及多重保护、逐级泻流的防雷措施进行阐述,并对今后电网在二次系统防护工作方面提出建议。
张庆霞邢学赋闫宝庚
关键词:变电站二次系统
文献传递
大环流输电线路动态增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被引量:2
2016年
本文阐述了企业电厂区域电网35k V线路与外网进行合环操作过程出现大环流的主要原因,并通过大量的计算筛选出大环流输电线路9条。找出了日照强度、风速、环境温度等参数对输电线路承载能力的影响规律,选择在大环流输电线路上安装动态监测装置,实时采集环境参数送至SCADA服务器,结合线路负荷电流及环境参数实时计算大环流线路动态增容的数据,最终给出有参考价值的合环操作策略。
闫宝庚
关键词:动态增容环境因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