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免疫组化的方法鉴别诊断鼻腔非何杰金淋巴瘤
- 2003年
- 目的:探讨免疫组化在鉴别诊断NHL中的价值,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方法对20例鼻腔小圆细胞恶性肿瘤进行单(多)克隆抗体联合标记(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 1:80,结蛋白Desmin 1:80,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1:80,白细胞共同抗原LCA 1:80,以及S-100蛋白1:80),20例中,除一例标记呈阳性反应外,余19例中13例LCA呈强阳性反应,诊断为非何杰金淋巴瘤(NHL);Cytokeratin弱阳性4例;S-100弱阳性2例,其中1例为嗅神经母细胞瘤,另1例为恶性黑色素瘤。与原诊断比较,符合率仅为15.8%。13例NHL中12例原诊断为未分化癌或恶性肿瘤。结论:研究结果表明鼻腔小圆细胞恶性肿瘤中大多数是NHL,免疫组化联合标记,可使NHL的诊断准确性大大提高。
- 金梅赫敬艳张维萍罗元平
- 关键词:免疫组化鼻腔非何杰金淋巴瘤
- 多药耐药基因蛋白TopoⅡ在胃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 2009年
- 目的:探讨TopoⅡ蛋白的表达特点及其与胃肠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98例胃肠癌(33例胃癌,65例结肠癌)进行TopoⅡ蛋白表达的检测。结果:TopoⅡ蛋白在胃癌、肠癌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48.5%(16/33)、40.0%(26/65),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TopoⅡ蛋白的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TopoⅡ蛋白在胃肠癌中的表达可能与胃肠癌的耐药有关。
- 金梅张维萍
- 关键词:胃肠癌临床病理学
- 胃癌及癌前病变中hTRT基因的表达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探讨端粒酶基因与胃癌及癌前病变恶性转化的关系及其作用。方法应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端粒酶基因hTRT在121例不同病变胃黏膜组织的表达。结果在慢性浅表性胃炎(CSG),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胃息肉(GP),残胃(GR),胃溃疡(GU)和胃癌(GC)中端粒酶hTRT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25.00%,0%,7.14%、13.64%和82.14%。结论端粒酶基因hTRT的表达与胃癌前病变的恶性转化密切相关,其重新激活可能在胃癌的发生中起关键作用。
- 金梅张维萍罗元平刘福旭
- 关键词:胃肿瘤癌前病变HTRT基因
- 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尸检3例并文献复习
- 2007年
- 金梅张维萍罗元平
- 关键词: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文献复习尸检心肌疾病胶原纤维增生病理改变
- 乳腺肿瘤中EMA、CA15-3、ER、PR、PCNA、CerbB-2、P53的表达及生物学潜能的研究被引量:3
- 2004年
- 李俐尹力心张东旗金梅张维平
- 关键词:乳腺肿瘤EMACA15-3PCNACERBB-2P53
- 端粒酶基因在胃癌前病变的表达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 探讨端粒酶基因与胃癌前病变恶性转化的关系及其作用。方法 应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端粒酶基因hTRT在113例不同病变胃粘膜组织的表达。结果 在慢性浅表性胃炎(CSG)、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胃息肉(GP)、残胃(GR)、胃溃疡(GU)和胃癌(GC)中端粒酶hTRT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 % (0 / 2 3)、2 6 . 6 8% (4/ 15 )、0 % (0 / 15 )、7 6. 9% (1/ 13)、14 2 9(3/ 2 1)和80 . 77% (2 1/ 2 6 )。结论 端粒酶基因hTRT的表达与胃癌前病变的恶性转化密切相关,其重新激活可能在胃癌的发生中起关键作用。
- 金梅张维萍罗元平刘福旭
- 关键词:胃癌癌前病变端粒酶基因
- P53癌基因产物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
- 2007年
- 张维萍罗元平金梅刘公赵航
- 关键词:膀胱肿瘤抑癌基因P53P53基因蛋白
- 胃粘膜端粒酶活性与胃癌及其癌前病变的关系被引量:2
- 2002年
- 刘福旭孙远杰张颖徐涛冯明年丁旭金梅罗元平
- 关键词:胃粘膜端粒酶活性胃癌癌前病变
- 结肠癌中GATA3的免疫组化检测及其意义
- 2013年
- 结肠癌在恶性肿瘤中的发病率较高,死亡率也较高.而GATA3属于GATA转录因子家族,为探讨GATA3在结肠癌的发生、发展及其预后中所起得重要作用,本研究主要探讨结肠癌的癌组织中GATA3的表达,分析其与其病理学分型,癌组织的淋巴结转移情况,年龄及肿瘤大小等指标的关系.
- 金梅佟强刘天戟
- 关键词:GATA3结肠癌转录因子家族病理学分型肿瘤大小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猝死尸检及病理诊断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心血管系统疾病是猝死的最常见原因,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在心脏性猝死病例中约占79%,其中20%合并心肌梗死[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可累及窦房结、房室结内动脉,从而引起传导系统生物电位紊乱导致心律紊乱,甚至发生致死性室颤及心脏停搏。在诱发因素作用下发生猝死,常引起医疗及法律上的纠纷。本文回顾性分析3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猝死引发的纠纷尸体解剖病例,
- 金梅张维萍罗元平刘天戟
- 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性猝死心血管系统疾病尸检心律紊乱生物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