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盟华

作品数:15 被引量:30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领域

  • 10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降解
  • 5篇原油
  • 5篇原油组分
  • 5篇采油
  • 4篇生物降解
  • 4篇驱油
  • 4篇微生物降解
  • 3篇黏度
  • 3篇微生物
  • 3篇流变性
  • 3篇流变性能
  • 3篇聚合物驱
  • 3篇采收率
  • 3篇大庆原油
  • 2篇代谢产物
  • 2篇短芽孢杆菌
  • 2篇多环芳烃
  • 2篇多环芳烃降解
  • 2篇芽孢
  • 2篇芽孢杆菌

机构

  • 15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15篇郭盟华
  • 7篇侯兆伟
  • 5篇伍晓林
  • 4篇王蕊
  • 4篇金锐
  • 4篇乐建君
  • 4篇李蔚
  • 4篇王艳玲
  • 3篇陈星宏
  • 2篇窦绪谋
  • 2篇石梅
  • 2篇张继元
  • 2篇柏璐璐
  • 2篇王颖
  • 2篇陆原鹏
  • 1篇徐正顺
  • 1篇吴晓磊
  • 1篇李红梅
  • 1篇麻成斗
  • 1篇刘洪涛

传媒

  • 2篇大庆石油地质...
  • 1篇生物技术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采油工程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2010年石...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2
  • 1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聚合物驱后油藏内源微生物驱油研究与试验被引量:7
2015年
我国大多数陆上主力油田已进入"双高"(高含水、高采出程度)开采阶段。为进一步提高聚合物驱后油藏的石油采收率,本研究发现了一种促进油藏内源微生物生长代谢的高效激活剂,且该激活剂已通过室内产气和物理模拟驱油实验及岩心电镜观察和454(Pyrosequencing)焦磷酸测序方法的评价。结果表明激活剂在高压容器中静置培养60 d后产气增压达到2 MPa,用量0.35 PV,浓度为1.8%(W/W)的激活剂溶液在聚合物驱后的天然岩心上石油采收率可再提高3%,并在电镜观察到岩心内部激活的内源微生物菌体及其代谢产物。现场于2011年12月在萨南南二区东块的1注4采井组开展了试验,监测到4口有效生产井的甲烷和二氧化碳气体δ13C(PDB)含量产生明显变化,与萨南南二区东块对照试验区产油量增幅35.9%,含水稳定在94%,在3年半期间阶段累计增油5 957 t,为同类油藏进一步提高石油采收率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乐建君柏璐璐王蕊郭盟华张继元侯兆伟伍晓林
关键词:内源微生物激活剂聚合物驱后油藏性能评价
采油微生物降解原油组分分离鉴定及代谢途径分析
开展了微生物采油菌株对烷烃和多环芳烃的降解实验,通过中间代谢物鉴定和同位素标记代谢物检测,确定了采油菌降解二十二烷代谢途径。判断采油微生物是以末端单加氧的形式代谢正二十二烷生成二十二炕醇,然后进一步氧化成酸,进入β-氧化...
伍晓林侯兆伟郭盟华金锐
关键词:生理生化特性多环芳烃降解代谢产物
文献传递
有机物质对大庆原油生物降解影响研究
在微生物降解原油机理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微生物摄取原油组分和降解过程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有机物质A能有效地增加原油中长链烷烃C——C在水相中含量,同时在协同采油菌作用下,对原油中的沥青质最高降解率达92%,对芳烃的最高...
郭盟华
关键词:微生物降解黏度原油组分流变性能
一株铜绿假单胞菌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CCTCC M208114及其在石油污染物降解中的应用。本发明的菌株具有以下特性:1)具有高效的石油烃降解能力;2)该菌株在无机盐培养基中在正十...
徐正顺牛彦良王凤兰伍晓林侯兆伟郭盟华金锐
文献传递
微生物降解烷烃中间产物分离鉴定及代谢途径被引量:7
2010年
为进一步提高微生物降解原油烃的效率,采用铜绿假单胞菌、蜡状芽胞杆菌和地衣芽孢杆3株采油菌株进行微生物降解烷烃途径研究,建立了中间产物分离制备方法,采用重氮甲烷衍生的方法对酸性中间产物进行甲基化衍生,实验菌株对正十四烷、正二十二烷和非正构烷烃化合物具有较高的降解能力.利用GC-MS方法,在实验菌株作用正二十二烷的产物中,检测到二十二烷酸、十八烷酸和十六烷酸,可以判断采油微生物是以末端单加氧的形式代谢正二十二烷生成二十二烷醇,然后进一步氧化成酸,进入β-氧化过程.该研究为微生物摄取原油中不同组分和控制降解过程、进一步改善微生物采油技术效果奠定了理论基础.
盖立学陆原鹏郭盟华金锐
关键词:微生物采油GC-MS代谢途径
鼠李糖脂的复配驱油体系及现场试验被引量:10
2012年
用鼠李糖脂复配体系对大庆油田采油七厂葡北三断块进行生物表面活性剂驱油技术研究及现场试验。结果表明:鼠李糖脂的复配驱油体系在有效质量分数(0.125%~1.0%)低而宽的范围内,与葡北油水之间的界面张力大幅下降(10-2mN/m数量级);在模拟油层渗透率的天然岩心上注入0.5VP(VP为孔隙体积)的鼠李糖脂复配驱油体系,采收率比水驱提高7.9%~9.3%;13个月驱油累积增油2014 t,平均单井增油224 t,日产油量由试验前的1.5t上升到1.85 t,含水率最低下降1.5%,投入产出比达到1∶2.4。
乐建君伍晓林马亮亮郭盟华刘洪涛麻成斗吴晓磊
关键词:鼠李糖脂采收率
一株波茨坦短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波茨坦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borstelensis)Po CGMCCNo.2441及其应用。含有波茨坦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borstelensis)Po CGMCCNo...
石梅李蔚侯兆伟陈星宏郭盟华
文献传递
有机物质对大庆原油生物降解影响研究
在微生物降解原油机理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微生物摄取原油组分和降解过程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有机物质A能有效地增加原油中长链烷烃C16——C22在水相中含量,同时在协同采油菌作用下,对原油中的沥青质最高降解率达92%,对芳...
郭盟华
关键词:微生物降解黏度原油组分流变性能
文献传递
大庆聚驱后油藏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本文应用T-RFLP技术比较系统地分析和比较了大庆油田聚驱后油藏微生物多样性,分析了与采油功能相关的主要微生物组成,初步研究了聚驱后油藏微生物分布特点及规律。利用聚驱后油藏细菌群落16SrDNA构建克隆文库,共挑取了49...
郭盟华窦绪谋常剑飞王蕊王艳玲
关键词:T-RFLP微生物群落结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萨北过渡带微生物增效水驱矿场试验被引量:1
2012年
针对萨北过渡带原油黏度大,含蜡、胶量高,单纯注水开采难度大的特点,开展了3注7采的微生物驱油现场试验。现场共注入微生物菌剂和营养剂的混合液9600m3。在微生物驱后的16个月内,注入、采出液的监测指标(有机酸质量浓度,界面张力,原油蜡、胶质量分数和族组成等)均显示出微生物地下发酵的迹象。微生物驱试验区含水率由试验前的94.19%下降到91.74%,降低2.45个百分点,阶段累计增油量2743.8t,阶段提高采收率2.7%,投入产出比为1:8。试验表明微生物增效水驱投入成本低、施工简便、生物环保,为水驱油藏高效开发探索了新途径。
乐建君李蔚郭盟华金海军李红梅赵春艳
关键词:微生物驱油矿场试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