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振华 作品数:48 被引量:144 H指数:8 供职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临床进展 被引量:1 2024年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是一种导致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死亡的严重胃肠道疾病,幸存者预后也不甚乐观。多年以来其发病机理仍有待进一步完善,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治疗也因此缺乏针对性措施,多以对症支持为主,面对严重的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外科手术的干预结果也不尽如人意。因此寻找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相关危险因素,提前干预高危人群或是另一条出路。 吕继林 郭振华关键词: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发病机制 新生儿 wnt5a基因修饰bMSCs对HL60细胞生长分化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外源性wnt5a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支持骨髓造血及抑制白血病细胞HL60生长的双重作用,为白血病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用流式细胞仪鉴定所培养的bMSCs,重组腺病毒Ad5-wnt5a对bMSCs进行基因修饰,RT-PCR检测wnt5a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wnt5a基因修饰bMSCs的效率,描绘不同处理组(bMSCs组,Ad5-GFP组,Ad5-wnt5a组)的细胞生长曲线。采用外源性wnt5a基因修饰的bMSCs与HL60细胞共培养的方法,利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各处理组(HL60细胞组,HL60+bMSCs组,HL60+Ad5-GFP组,HL60+Ad5-wnt5a组)细胞表面分化抗原CD13、CD14、CD68以及细胞分化周期的变化。结果腺病毒成功将外源性wnt5a基因转染bMSCs;HL60+Ad5-wnt5a组细胞单核细胞系表面标志抗原CD14、CD68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而粒细胞系表面标志抗原CD13表达与对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L60+Ad5-wnt5a组细胞自第3 d开始,细胞周期阻滞在G2期。结论外源性wnt5a促进bMSCs增殖,抑制HL60细胞的生长并可诱导HL60细胞向成熟方向分化。 沈亚莉 徐酉华 罗庆 郭振华 郑改焕 郭玉霞关键词:WNT5A HL60细胞 基因修饰 P-糖蛋白在血脑屏障的定位及表达与功能 2008年 郭振华 金先庆关键词:血脑屏障 P-糖蛋白 多药耐药 脑肿瘤 运用模拟教学在小儿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思考 被引量:2 2020年 文章通过对小儿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所面临的一些困难的思考,结合模拟教学方法的特点,阐述如何运用模拟教学方法解决相关问题。合理运用不同方式的模拟教学方法,对于提高住培学员的基础知识,临床诊疗、手术技能及医患沟通技巧等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培训质量。 何昀 何昀 王佚 洪思琦关键词:模拟教学 小儿外科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敷贴治疗浅表血管瘤模型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YH-16)瘤体表面涂擦对鼠浅表血管瘤模型的疗效,并与YH-16瘤内注射治疗及临床常用药物平阳霉素(PYM)、曲安舒松涂擦和注射治疗相比较,为下一步YH-16敷贴治疗浅表血管瘤提供实验依据。方... 丁雄辉 金先庆 张翅 梁睿 赵利华 郭振华 孙艳辉 张艳文献传递 应用AdEasy腺病毒改良载体系统构建携带β-半乳糖苷酶基因重组腺病毒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2009年 摘要:目的应用AdEasy腺病毒改良载体系统构建携带β-半乳糖苷酶(β-galactosidase,β-gal)基因重组腺病毒。方法将β-gal基因克隆到腺病毒载体质粒pAdTrack—CMV上,在BJ5183大肠杆菌内与pAdEasyl骨架质粒完成同源重组;经脂质体介导转入HEK293细胞包装、扩增并经反复乒乓感染获得携带β-gal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β-gal;有限稀释法检测病毒滴度;X—gal组织化学染色检测重组腺病毒Ad—β-gal在HEK293细胞中的功能。结果成功构建携带β-gal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β-gal,病毒滴度达(2.5~4.0)×10^11EFU/ml;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为10时对HEK293细胞48h转染率达70%,并在X—gal试剂作用下,细胞呈现蓝色。结论成功构建了携带β-gal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能高效感染293细胞,并功能性表达β-半乳糖苷酶。 洪思琦 王佚 毕杨 郭振华关键词:腺病毒 Β-半乳糖苷酶 基因治疗 转染 乳糖不耐受症 跨胎盘RNAi技术对目的基因下调的研究 2017年 目的利用跨胎盘RNA干扰技术下调目的基因,研究小鼠胚胎发育中BMP4基因的功能。方法实验分为Ringer’s液空白对照组(空白组)、pSES阴性对照组(阴性组)、pSES—SiBMP4实验组(实验组),各组孕7.5d母鼠尾静脉注射干预。分别对干预溶液体积、质粒浓度、注射速度进行研究。[依据小鼠克数体重体积分别采用5、10、15及20μl/g;浓度采用10、30、50及70ng/μl;注射时间3、5、10、20及30s。]探索获得基因下调胚胎鼠的最适参数,并观察干预48h后胚胎基因型及表现型。结果实验组孕鼠在10μl/g,50ng/μl,5s给药后荧光强度下调最明显,与阴性组、空白组比较干预48h后胚胎存在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异常,实验组胚胎BMPd及Smad4基因mRNA下调。结论优化的跨胎盘RNAi技术可用于小鼠基因功能的研究。 金鑫 金先庆 丁雄辉 汪泉 吴欢 郭振华关键词:BMP4 基因功能 先天性肛门闭锁伴直肠舟状窝瘘术后便秘原因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探究先天性肛门闭锁伴直肠舟状窝瘘患儿术后便秘发生的可能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我院治疗的先天性肛门闭锁伴直肠舟状窝瘘患儿临床资料51例。采用Rintala评分量表评价患儿术后肛门功能,并分为便秘组与非便秘组。统计分析肛门功能评分、手术方式、直肠盲端神经肌肉发育、肛周肌群发育、直肠盲端位置、瘘口直径大小、骶尾部情况的组间差异。结果①术后肛门功能:48例获访,失访3例;43例(89.6%)肛门功能良好,5例(10.4%)具有严重排便障碍;发生便秘20例(41.7%),肛门功能评分在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②随访患儿中37例(77.1%)行分期手术,11例(22.9%)行一期肛门成形术,手术方式在两组患儿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病检示肠神经节细胞发育正常1例(2.0%),发育差44例(91.7%),无肠神经节细胞3例(6.3%),肠神经细胞发育异常程度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④两组患儿瘘口大小及直肠盲端位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⑤肛周肌群及骶尾部发育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237,P=0.044;χ^2=5.573,P=0.018)。结论直肠盲端肠神经发育不良、肛周肌群发育差、骶尾部异常是先天性肛门闭锁伴直肠舟状窝瘘术后便秘发生的可能原因。暂未观察到手术方式、瘘口大小、直肠盲端位置与患儿术后便秘的联系。 吴芳 郭振华 侯金平 孙静 谷成超 王佚关键词:肛门直肠畸形 便秘 骨形态发生蛋白2对体外培养肠神经嵴干细胞的调控作用 2014年 目的研究体外培养肠神经嵴干细胞(enteric neural crest stem cells,ENCSCs)的方法,以及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BMP2)对ENCSCs增殖、迁移的作用,揭示BMP信号通路在先天性巨结肠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1机械分离法和酶消化法从SD大鼠的胎鼠肠道组织获取ENCSCs,免疫荧光法鉴定干细胞特性和多向分化能力;2光镜计数法检测不同浓度BMP2,以及BMP2与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对ENCSCs增殖(成球率)的影响;3肠片三维立体培养观察BMP2及GDNF对ENCSCs迁移的影响。结果1成功从胎鼠肠道组织分离提取ENCSCs,于培养第8天可见神经球形成,并可反复传代培养;2将获得的ENCSCs反复传代后,采用免疫荧光检测其具有干细胞特性(P75+/Nestin+)和多向分化能力[可以分化为成熟神经元(TUJ1+)、神经胶质细胞(GFAP+)和平滑肌细胞(αSMA+)],证实其为干细胞;3与对照组比较,BMP2可明显促进ENCSCs的增殖及迁移能力(P<0.05),GDNF可以增强其生物学效应(P<0.05)。结论 1成功获得ENCSCs,并证实其具干细胞干性和多向分化能力;2BMP2对ENCSCs的迁移、增殖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陈镜宇 王佚 金先庆 李晓庆 王志刚 郭振华关键词:迁移 BMP2 GDNF 提高mdr1基因体外转染骨髓造血细胞效率的实验研究 2011年 目的:探讨mdr1基因体外转染兔骨髓造血细胞的条件及转染后在细胞中的功能性表达。方法:秋水仙碱(90ng/ml)筛选含人mdr1cDNA的产病毒包装细胞PA317-HaMDR1/A,制备浓缩病毒上清液并转染兔骨髓单个核细胞;分别用PCR法、免疫组织化学法和柔红霉素(daunorubicin DNR)排出试验检测mdr1基因的整合及功能性表达。结果:经秋水仙碱筛选后,产病毒包装糖蛋白(P-glycoprotein P-gp)表达增强;外源性mdr1基因能成功的导入兔骨髓造血细胞,转染2日、4日的转染率分别为22%、37%;转入的mdr1基因能发挥药物外排泵的功能。结论:采用浓缩病毒上清转染法能成功的将外源性mdr1基因导入兔骨髓造血细胞中并获得稳定的功能性表达,为进一步研究mdr1基因转染骨髓造血细胞后自体回输在大剂量化疗中对骨髓保护作用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洪思琦 郭振华 王佚关键词:多药耐药基因 转染 造血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