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贤杰

作品数:4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委医学引导类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抑郁
  • 2篇应激
  • 2篇急性
  • 1篇蛋白
  • 1篇动物
  • 1篇动物应激
  • 1篇行为学
  • 1篇抑郁模型
  • 1篇抑郁症
  • 1篇应激大鼠
  • 1篇应激模型
  • 1篇营养因子
  • 1篇源性
  • 1篇源性神经营养...
  • 1篇色氨酸
  • 1篇色氨酸羟化酶
  • 1篇神经营养
  • 1篇神经营养因子
  • 1篇鼠脑
  • 1篇糖水

机构

  • 4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市长宁区...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4篇郑贤杰
  • 3篇李霞
  • 2篇董晓蔚
  • 1篇白丽
  • 1篇彭素芳
  • 1篇王涛
  • 1篇李华芳
  • 1篇胡淑楠
  • 1篇汪东祥
  • 1篇禹顺英
  • 1篇肖世富
  • 1篇张盛宇
  • 1篇鞠康
  • 1篇肖泽萍

传媒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临床心身疾病...
  • 1篇实验动物与比...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3
  • 2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慢性不可预知轻度应激对大鼠旷场行为和糖水偏爱度影响的观察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慢性不可预知轻度应激对大鼠旷场行为的影响。方法将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A为对照组、B为应激组、C为应激+用药组,每组8只。A组不予以刺激,B、c两组采用慢性不可预知轻度应激(CUMS)模型的实验方法,每日予以1~2种刺激;A、B两组每日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ml,c组每日腹腔注射西酞普兰2ml(10mg/kg)。实验为期6周,每周为大鼠称重,每3周测大鼠的糖水偏爱性、旷场试验评价大鼠行为,6周后施行安死术。结果B组及C组与A组相比,体重增长明显较少(均值分别为153.05g、127.69g、232.572);B组与A组及c组比较,糖水偏爱度显著降低(均值分别为60%,73%,71%);且B组大鼠在旷场中的总移动里程、总运动时间、越线次数等行为指标增大,而另两组在这些指标上均减小。结论慢性不可预知轻度应激诱发大鼠抑郁症状的同时,可能导致其行为增多等类焦虑症状。
李霞吴程烨肖世富郑贤杰董晓蔚彭素芳王涛肖泽萍
关键词:抑郁模型旷场行为西酞普兰
急性应激大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与表达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急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血浆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水平及外周粒细胞与脑组织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方法将16只成年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8只,实验组大鼠连续接受电击诱导3d,采用旷场试验评价两组大鼠行为,安乐处死,取两组血样与脑组织(海马、前额叶、中缝核及纹状体),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PCR)检测法检测血浆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及外周粒细胞与各脑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结果实验组大鼠连续接受电击诱导3d后,行为明显减少,越线次数、头动总距离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血浆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及脑组织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外周粒细胞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急性应激不引起大鼠血浆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及脑组织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改变,但大鼠外周粒细胞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降低。
鞠康李霞郑贤杰董晓蔚彭素芳白丽李华芳
关键词:动物应激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脑组织
急性应激大鼠中枢色氨酸羟化酶-2表达变化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急性应激大鼠各脑区五羟色胺合成通路中色氨酸羟化酶-2(Tryptophan hydroxylase-2,TPH2)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电击诱导应激模型,将1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8只,实验组每天上午予以40 min的电击诱导1次持续3天,建模后采用旷场试验评价大鼠行为;安乐处死,取血液及脑组织(海马、前额叶、中缝核及纹状体)低温保存后采用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PCR)检测外周血及各脑区的TPH2mRNA的表达。结果经3天电击诱导后,实验组大鼠活动明显减少,与对照组行为学数据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海马(0.914±0.513 vs 3.640±2.836)、中缝核(0.484±0.374 vs 2.685±2.662)TPH2mRNA表达升高(P均<0.05);外周血、前额叶、纹状体TPH2mRNA表达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性应激大鼠在中枢海马、中缝核TPH2mRNA的表达显著增加,前额叶、纹状体与外周血无显著变化。
张盛宇禹顺英汪东祥郑贤杰胡淑楠李霞
关键词:抑郁症
SAPAP4基因敲除小鼠的行为学表型分析
了解突触后蛋白行使其生理功能的分子机制,不但对于阐明神经系统中神经元是如何进行信息交流具有重要意义,还将为突触功能障碍所导致的精神疾病治疗提供理论依据。SAPAP(SAP90/PSD-95-associated prot...
郑贤杰
关键词:基因敲除小鼠ADHD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