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冬云

作品数:5 被引量:81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小麦
  • 2篇氮肥
  • 2篇冬小麦
  • 2篇叶片
  • 2篇叶片生理
  • 1篇氮肥施用
  • 1篇氮肥施用时期
  • 1篇倒伏
  • 1篇倒伏性
  • 1篇地上部
  • 1篇叶片生理特性
  • 1篇生理特性
  • 1篇施肥
  • 1篇施用
  • 1篇施用时期
  • 1篇培肥
  • 1篇品种籽粒
  • 1篇种籽
  • 1篇籽粒
  • 1篇微量元素

机构

  • 5篇河南师范大学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作者

  • 5篇邵云
  • 5篇郑冬云
  • 5篇李春喜
  • 5篇姜丽娜
  • 3篇王言景
  • 2篇姚利娇
  • 2篇蒿宝珍
  • 1篇张黛静
  • 1篇王志敏
  • 1篇李冬芬
  • 1篇侯飞
  • 1篇李学梅
  • 1篇胡国贤
  • 1篇王钰亮
  • 1篇姚利姣

传媒

  • 3篇麦类作物学报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年份

  • 2篇2010
  • 3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不同小麦品种植株地上部Cu的积累和分配规律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以‘长5864’、‘济麦20’和‘中普绿麦1号’3个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常规大田种植条件下植株地上部Cu的积累分配规律。结果表明:(1)随生育期推进,小麦叶片和叶鞘Cu含量在前期呈波动变化,于起身期(或拔节期)出现峰值之后逐渐降低,其茎秆、穗部和籽粒中Cu含量则持续下降。(2)小麦植株地上部Cu的积累量在三叶期-返青期增长缓慢,返青期-抽穗期急剧增长,抽穗期-灌浆末期缓慢增加,并以拔节期-抽穗期为Cu积累高峰期;叶片、叶鞘、茎秆及穗轴+颖壳中Cu的积累量在抽穗期(或灌浆初期)达到峰值,籽粒Cu积累量则持续增加。(3)灌浆末期,植株地上部各器官Cu含量以叶片最高,穗轴+颖壳最低;Cu积累量以籽粒最高,穗轴+颖壳最低;籽粒中Cu的分配比例为51.20%,其主要来自营养器官的转移,并以茎秆Cu对籽粒的贡献率最高。(4)小麦植株地上部Cu的含量和积累量存在品种间差异,其中‘中普绿麦1号’植株Cu含量较高,而‘长5864’植株Cu积累量较高。
姜丽娜蒿宝珍张黛静郑冬云邵云李春喜
关键词:小麦地上部
氮肥对小麦不同品种籽粒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被引量:21
2009年
以22个小麦品种(系)为材料,分析了氮肥对小麦籽粒Zn、Fe、Mn、Cu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籽粒Zn、Fe、Mn、Cu的含量和积累量存在极显著的品种间差异。氮肥施用提高了籽粒Zn、Cu的含量和积累量,抑制了Mn的含量。氮肥与品种的互作对籽粒微量元素的含量和积累量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除Fe之外,籽粒Zn、Mn、Cu含量和积累量均以氮肥的影响作用最大,其次是品种因素和品种与氮肥二者的互作。用K-means聚类分析,将参试样品按照籽粒微量元素的含量聚为3类,施氮处理下,多数品种籽粒微量元素的含量处于中等水平;而不施氮处理下,多数品种的微量元素含量处于中等和较低水平。籽粒微量元素的含量对氮肥的反应存在品种间差异。
姜丽娜郑冬云蒿宝珍侯飞姚利姣邵云李春喜王志敏
关键词:小麦籽粒氮肥微量元素积累量
耕作培肥对冬小麦产量构成及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2
2009年
为了明确豫中麦区合理的耕作培肥模式,研究了该麦区不同耕作深度(耕深30 cm、20 cm)、施无机肥(小麦专用肥,以下称"专用肥")、无机肥混有机肥(鸡粪和饼肥)对冬小麦产量构成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间单位面积穗数差异不显著,穗粒数差异显著。千粒重浅耕下专用肥配施鸡粪最高,深耕下专用肥配施鸡粪最低,差异极显著;理论产量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深耕下专用肥配施饼肥最高,浅耕下施专用肥最低,耕作施肥对理论产量有显著影响(F=2.946*),施肥对理论产量影响显著(F=5.146*)。灌浆中期不同耕作施肥处理对总叶绿素含量影响极显著(F=5.474**)、对NR活性影响极显著(F=7.46**)、对可溶性糖含量影响显著(F=6.168*),总叶绿素含量与NR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成负相关,与成熟期千粒重成正相关;NR活性与可溶性糖含量成正相关,与成熟期千粒重成负相关;可溶性糖含量与成熟期千粒重成正相关。本研究表明,深耕下专用肥配施饼肥是豫中麦区最好的耕作培肥方式。
李春喜胡国贤姜丽娜邵云李冬芬郑冬云王言景
关键词:冬小麦耕作施肥生理特性
麦巨金微乳剂对小麦抗倒伏性及产量形成的效应被引量:8
2009年
为给化学调控剂麦巨金微乳剂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以小麦品种郑州9023为试验材料,采用喷施和拌种两种处理方法,研究其对小麦形态、茎秆结构、光合作用及产量构成要素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麦巨金微乳剂显著提高了小麦茎秆抗倒能力。施用麦巨金微乳剂后小麦基部节间长度降低,而基部节间单位长度重量增加。抽穗后化控处理的小麦旗叶净光合速率、光合有效辐射均比对照高,并且在灌浆时差异显著。喷施处理的产量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拌种处理的小麦产量明显高于对照。其中,以5 mL/10 kg拌种处理的效果最好,产量比对照高16.6%。
李春喜姚利娇邵云姜丽娜王言景李学梅郑冬云王钰亮
关键词:小麦抗倒伏性
氮肥施用时期及基追比对豫中地区小麦叶片生理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37
2010年
为给豫中地区氮肥的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以百农矮抗58为试验材料,在全生育期施纯氮270 kg.hm-2条件下,研究了氮肥基追施比例(分别为3∶7、5∶5和7∶3)及追氮时期(起身期和拔节期)对豫中地区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丙二醛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及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运筹对小麦叶片生理及粒重均有显著影响,充足的基氮有利于前期叶片叶绿素含量的提高。增加氮肥追施比例在拔节期追氮能显著提高生育后期叶片叶绿素的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降低抽穗后叶片丙二醛的含量,籽粒成熟时粒重较高。氮肥施用时期和基追比的互作对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影响显著,对叶片叶绿素含量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未达显著水平。在豫中地区生态环境下,全生育期施纯氮270 kg.hm-2,以基追比例3∶7在拔节期进行追氮,可延缓叶片衰老,提高穗粒数和粒重,获得高产。
姜丽娜郑冬云王言景姚利娇邵云李春喜
关键词:冬小麦氮肥施用时期基追比叶片生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