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宏新
- 作品数:46 被引量:36H指数:4
- 供职机构: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机械工程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利用级联非线性过程产生连续变量三组份纠缠态光场
- 2004年
- 本文提出了一种产生连续变量三组份纠缠态的方案。利用在光学参量振荡腔 (OPO)中发生的两个级联参量过程 (参量下转换过程和和频过程 ) ,得到了三组份纠缠态光场。分析了三个输出光场之间三模位相和与相互振幅差的纠缠特性与相关参量间的关系。
- 郭娟邹宏新翟泽辉张俊香郜江瑞
- 关键词:光场量子光学
- 一种紧凑型高重复频率全保偏光纤锁模激光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紧凑型高重复频率全保偏光纤锁模激光器,其基于非线性放大环形镜锁模方法,具有锁模点固定、能长时间稳定运行等特点。移相器单元和波分复用保偏光纤准直器的使用降低了对泵浦功率的要求,从而减少长时间运行对光学器件的...
- 邹宏新张祥
- 文献传递
- 一种半导体激光器精密控温装置
- 一种半导体激光器精密控温装置,其最大电流限制电路的输出端和PID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相连,开关电路的输出端和PID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相连,PID控制电路的输出端和TEC驱动电路的输入端相连,TEC驱动电路的输出端和半导体TEC...
- 刘云邹宏新
- 三共振Ⅱ类倍频过程中基频场的纠缠特性研究
- 本文理论分析了三共振Ⅱ类倍频的竞争性非线性过程中基频场的量子起伏与量子纠缠特性。计算了运转于阈值以上和阈值以下两种情况下平均场随损耗、泵浦参数的变化关系,运转于阈值以上时内腔额外损
- 翟泽辉邹宏新张俊香郜江瑞
- 关键词:纠缠特性
- 文献传递
- 可调谐亚泊松光场制备及强度量子关联传递的实验研究
- 在近二十年里,以非经典光场为研究对象的量子光学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并且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可以应用的最好的非经典光场均是由参量过程(OPO)产生,诸多实验研究表明光学参量过程是产生压缩态的最佳方法之一,并且已经得到了...
- 邹宏新
- 关键词:量子光学光学参量振荡器散粒噪声前馈技术
- 文献传递
- 高功率孪生光束的产生与测量被引量:1
- 2006年
- 讨论了一种用于运行于阈值以上的光学参量振荡器所产生的高功率孪生光束的测量方案。理论上讨论了分束器在高功率强度噪声测量中的作用,证明了分束器的引入并不影响强度量子关联的测量。并在实验上给出了高功率孪生光束的测量结果。
- 邹宏新翟淑琴杨荣国郜江瑞
- 关键词:光学参量振荡器
- 三共振II类倍频过程中基频场的纠缠特性研究
- 2004年
- 本文理论分析了三共振II类倍频的竞争性非线性过程中基频场的量子起伏与量子纠缠特性。计算了运转于阈值以上和阈值以下两种情况下平均场随损耗、泵浦参数的变化关系 ,运转于阈值以上时内腔额外损耗会引起本征模输出的不平衡。给出了正交分量的关联噪声随输出耦合效率 ,泵浦参数和归一化频率的变化关系。在阈值附近可获得近乎完美的量子纠缠态 ,在阈值以上一定的范围内 ,可获得一定程度的明亮纠缠态光场 (当忽略内腔损耗 ,σ=8时VoutX1 +X2 VoutY1 -Y2 <0 .6 )。
- 翟泽辉邹宏新张俊香郜江瑞
- 关键词:量子信息量子电子学量子起伏量子纠缠
- 一种基于柔性机械结构的类同步调谐外腔半导体激光器
-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激光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类同步调谐光栅反馈式外腔半导体激光器。本发明由激光器外壳、激光器外底板、激光器内盖、激光器内底板、控制器接口、控温陶瓷、热敏电阻、输出窗口、激光二极管压环、激光二极管、激光二极管卡座...
- 邹宏新王文海詹子豪
- 文献传递
- 离散调制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的安全边界被引量:3
- 2010年
- 对一种结合离散调制和反向协调,适用于长距离传输的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四态协议的安全性进行了严格证明.这种协议中Alice发送的态与高斯调制协议中的有一定差异,这种差异可以等价成信道衰减和额外噪声.另外,由于Alice不可能做到精确调制,这会导致其发送的相干态中含有噪声.把这种调制引起的噪声看作光源的噪声,并推导出了在光源噪声不能被窃听者所利用的条件下的安全码率的下界.为了避免实验上快速、随机的控制本地振荡光的相位,还将无开关协议和四态协议相结合,分析了其安全性.
- 沈咏邹宏新
- 片上光互连器件的智能化设计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3年
- 光互连技术相比于电互连等传统通信技术具有带宽大、能耗低、抗干扰等系列优势,正在逐渐成为短距离、甚短距离数据终端间通信的重要手段和发展趋势.基于绝缘体上硅的片上光互连技术作为光互连在芯片尺度上的实现,在一系列复用技术的支持下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智能设计方法具有原理直观、设计自由度高、材料兼容性好等优点.随着智能设计方法在片上光互连器件设计活动中的广泛应用,目前片上光互连器件逐渐呈现出超紧凑化、可调控化、系统集成化等重要发展趋势.本文首先归纳了几种目前最常用的片上光互连器件的智能设计方法,然后详细分析了智能化设计的片上光互连器件的几个重大研究进展与趋势,最后对未来智能化设计的片上光互连器件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 杜特马汉斯姜鑫鹏赵芬张兆健王志成王志成张伊祎张煜青罗鸣宇邹宏新邹宏新吴加贵闫培光朱刚毅何新何新张振福张振福
- 关键词:相变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