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兰芳
- 作品数:26 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 在“公共”和“私人”间转化的阿拉伯自传伦理
- 2019年
- 任何有关生命的书写,尤其是自传,都是对个体生命的解码,它必然受到该民族所属文化属性、伦理道德和意识形态的影响。这些因素像一个巨大的气场制约着生活于其中的人们以及他们的想象力、开放度和伦理观。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奉行反对自我揭露的伦理观,自传写作遵从为"尊者讳""亲者讳""贤者讳"的东方式文化戒律。由此,阿拉伯自传作家在"公共性自我"和"私人性自我"间周旋时表现出独有的文化特色和叙事策略:传统阿拉伯自传文本在表现"自我"和他者的关系时注重纵向的家族谱系或师承谱系;对于虔诚的苏非教徒而言,书写精神自传是对工具性知识的批判,以此响应神的感召;对比现代阿拉伯自传与西方自传,不难发现在二者之间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异,阿拉伯自传凸显出西方自传少有的"教化感""集体感""耻辱感"等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伦理特点。
- 邹兰芳
- 关键词:公共性
- 论埃及左翼作家巴哈·塔希尔的历史书写被引量:1
- 2020年
- 巴哈·塔希尔(Bahaa Tahil,1935-),埃及当代著名左翼作家、翻译家。1956年毕业于埃及开罗大学历史系。1958年参与制作埃及广播电台文化频道节目,从事翻译和戏剧史研究工作,并担任该电台的记者。1970年代因被指控为"赤色分子"、政见不同者而被迫流亡海外,先后在罗马、新德里、巴黎、内罗毕等地的多个国际组织从事翻译工作。在日内瓦担任过14年的联合国译员。1995年回到开罗常住至今。2008年,塔希尔凭借小说《日落绿洲》斩获2008年首届阿拉伯小说国际奖(IPAF),引起国内外文化文学界的关注和好评。
- 邹兰芳
- 关键词:左翼作家历史书写戏剧史研究翻译家
- 地域记忆和作家乡愁
- 2016年
- 地域对作家自我身份的形成与塑造,故乡在作家记忆中留下的思念与忧伤,使作家在进行自传创作时,自觉地融入对故乡之地的人物与生活、文化与历史的描述,地域记忆总是与作家乡愁密切联系、相互渗透,并在作家的自传中留在清晰的印记.本文通过解读阿卜杜·拉赫曼·穆尼夫的自传《一座城市的传记——四十年代的安曼》,分析地域对作家的自我身份作用,以及乡愁在这部作品中的反映.
- 邹兰芳
- 关键词:记忆乡愁作家乡愁自传
- 从“介入”到“迂回”:阿拉伯左翼文学的流变
- 2023年
- 自20世纪40年代末,阿拉伯文坛逐渐兴起了一股蔚为大观的左翼浪潮,并在纳赛尔主义的助推下达到发展的巅峰。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家和“60年代辈”作家的共同努力下,阿拉伯左翼文学既架构起从现实主义到现代主义的桥梁,与世界文学发展的潮流汇合,又根植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实现了“小说”这种“舶来品”的真正本土化、民族化及大众化,为阿拉伯当代小说开辟了新的发展道路和艺术空间。
- 修蕊修蕊
- 关键词: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 论女性自传中自我主体的漂移性——以纳娃勒·赛阿达薇的自传《我的人生书简》为例被引量:2
- 2010年
- 在当代自传研究领域中,女性自传在性别和文类上提出了挑战,使得自传理论在"自传主体身份"、自传的"真实与虚构"等根本命题上需要重新整合和丰富。女性自传中自传主体之所以呈现漂移的、动态的、多维的发展趋势,一方面受到解构并超越传统父权制文化的后女性主义思潮的影响,同时也受到记忆的误差、语言的流动性、真实和虚构的相对性的作用。本文尝试以当代埃及著名女作家纳娃勒·赛阿达薇的自传《我的人生书简》为例,从其对于"反抗性自我"到"隐匿性自我"到"多维性自我"的揭示,论证女性自传主体向多维隐喻空间的漂移过程。
- 邹兰芳余玉萍
- 关键词:女性自传后女性主义
- 论中世纪阿拉伯苏菲文学的“私语”文体
- 2015年
- 阿拉伯中世纪苏菲文学家常用"私语"或"静默交谈"文体,借助与"安拉"私密对话的方式,将个人与宇宙、自白与宽恕、真理与语言、精神追求和现实冲突之间的关系诉诸笔端,倾诉自我的不安、孤独、怨情、苦闷等世俗化情感,折射出中世纪阿拉伯苏菲文人的存在主义观。10世纪苏菲派著名神学家、文学家阿布·哈彦·陶希迪的《神示》是这一文体的典范。作者在该作品中表现出"多面自我"和"本我"之间即依存又矛盾、即交织又排斥、即统一又分离的关系,主张寻求多元的统一,强调矛盾的普遍性;同时,作者从形而上学层面,为认识真理过程构置了形式,即"呼唤"与"回应"的转换性结构范式,意即苏菲派所追求的终极人生意义——"人主合一"。
- 邹兰芳
- 关键词:私语
- 从“在场的缺席者”到“缺席的在场者”——巴勒斯坦诗人达尔维什的自传叙事被引量:1
- 2012年
- 本文以巴勒斯坦诗人达尔维什的自传《为了遗忘的记忆》和《为何把马儿独自抛下》为研究对象,指出自传作品是巴勒斯坦知识分子在宏大的民族历史叙事阙如的生存境遇中,以个人鲜活的记忆书写民族史、为民族身份再定义的有效途径;达尔维什自传"美学抵抗"的内涵在于以反讽的手法揭示"记忆"与"遗忘"在哲学层面上的悖论关系,以语言的力量来弥合权力话语在同为闪族子孙的巴以两个民族之间造成的感情创伤和历史叙事差异,从而为巴勒斯坦土地留下比政治抵抗更具人文意义的历史文化遗产。
- 邹兰芳
- 关键词:自传叙事
- 天方文学离诺奖有多远
- 2010年
- 1988年,埃及作家纳吉布·马哈福兹因“通过大量刻画入微的作品——洞察一切的现实主义,唤起人们树立雄心——形成了全人类所欣赏的阿拉伯语言艺术”而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自他以后,二十一年中再无一位阿拉伯作家摘得这一桂冠。在世界上106位已获诺贝尔文学奖作家的名单里,马哈福兹是唯一的阿拉伯作家。
- 邹兰芳
- 关键词:诺贝尔文学奖现实主义语言艺术作家
- 读图时代的传记文学——第十三届中外传记文学研究会年会综述
- 2009年
- 由长江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大学世界传记研究中心、中外传记文学研究会联合举办的第十三届中外传记文学研究会年会于2008年11月29日在长江大学召开。
- 邹兰芳
- 关键词:文学研究会传记文学读图时代
- 里法阿·塔赫塔维的“埃及民族”思想溯源及内涵
- 2024年
- 在世界格局瞬息万变的今天,如何处理好阿拉伯社会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与矛盾,如何在倡导多元文化主义的同时,保持自身的文化独特性,如何理解与塑造民族认同,仍然是阿拉伯国家所面临的重要议题。回首一个多世纪前埃及刚刚步入现代化进程之时,一些启蒙思想家就已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思考与讨论。被誉为“埃及民族主义之父”的塔赫塔维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的民族思想对今天的阿拉伯世界尤其是埃及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正如艾哈迈德·邵基(Ahmad Shawqi)评价他:“塔赫塔维用他的知识将埃及人唤醒,他是埃及人的父亲”。
- 梁盼盼邹兰芳
- 关键词:多元文化主义阿拉伯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