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瑞杰
- 作品数:7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农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计划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 与桃树再植病相关的六株根际微生物的种属与作用效果鉴定
- 目前,随着桃生产的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桃树再植病害日趋严重。本论文以桃根际筛选出的6株耐氰微生物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鉴定及相互作用研究,以期为桃树再植病害系统机制研究和生物防治提供依据和参考。通过16S rDNA序列性分...
- 邬瑞杰
- 关键词:再植病细菌拮抗菌
- 文献传递
- 与桃树再植病相关的根际微生物的分离鉴定及相互作用被引量:9
- 2009年
- 【目的】研究桃树再植病与根际微生物的关系。【方法】以Mфller氰化钾培养基为选择培养基进行桃根际微生物的筛选,采用16SrDNA序列分析并结合生物学特性对所获菌株进行鉴定,并通过温室盆栽试验对所获拮抗菌的生防效果进行初步观察。【结果】从桃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出3株能以扁桃苷为碳源产生氢化氰(HCN)的细菌(CN-X4、CN-X9、CN-X17)和3株分别能对上述细菌有不同抑制作用的放线菌(CN-G2、CN-G3、CN-G5)。鉴定结果表明菌株CN-X4、CN-X17均为农杆菌属中的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但分属不同的变种;菌株CN-X9为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sp.),菌株CN-G2和CN-G5分别为细黄链霉菌(Streptomyces microflavus)、淡紫灰链霉菌(Streptomyces lavendulae),菌株CN-G3可能是灰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griseus)的近缘种;拮抗菌盆栽生防效果显著。【结论】桃根际不仅存在能以扁桃苷为碳源并产生HCN的细菌而且同时存在与其相拮抗的耐氰放线菌,根际微生物区系平衡的破坏是导致再植病的关键因素之一。
- 邬瑞杰王兴华刘志民刘正坪胡昊马焕普
- 关键词:再植病细菌拮抗菌
- 做好干部选拔工作 建设强有力的学生干部队伍——北京农学院植物科学技术学院选拔学生干部新举措
- 2009年
- 学生干部是学生中的优秀群体,在学生工作中起着骨干带头作用。要想把学生工作做好、做实,就必须抓好学生干部这只先锋队伍。就北京农学院植物科学技术学院的学生干部选拔培训方面的做法做以介绍交流,主旨是要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就必须充分重视选拔学生干部这道关卡,创造培训干部的新方式,不拘一格选人才,推动学生工作的开展。
- 邬瑞杰马淑芹
- 关键词:学生干部选拔
- 桃PpNST1和PpSND1转录因子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被引量:5
- 2012年
- 为了解NAC类转录因子与桃果实内果皮发育木质化的关系,本文以桃内果皮为试材,采用同源基因克隆法获得了两个NAC类转录因子的全长编码区,分别命名为PpNST1和PpSND1。序列分析表明2个基因编码区全长均为1188bp,可编码396个氨基酸,其预测蛋白均包含1个NAC结构域和2个特征结构域(LP-box和WQ-box)。氨基酸序列系统进化分析显示PpNST1和PpSND1与苹果、葡萄、毛果杨和拟南芥等参与调控次生细胞壁形成和木质化的NST/SND1类转录因子具有较高同源性。荧光实时定量PCR分析表明,PpNST1和PpSND1的表达水平随内果皮的木质化程度加强而不断升高,分别于盛花期后59和52 d达到最高表达量,且它们在内果皮中的表达水平远高于中果皮。对PpNST1和PpSND1下游可能的作用靶标进行进一步的表达分析表明,PpNST1和PpSND1可能在内果皮发育木质化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 胡昊刘勇刘悦萍邬瑞杰花宝光王有年
- 关键词:内果皮NAC转录因子
- 团体辅导在大学生个性化就业指导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12年
- 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部分学生开始出现职业目标不明确,焦虑、紧张等问题。以单向信息传输为主的传统就业指导缺乏互动和交流,内容单调乏味,且缺少应用性,满足不了当今大学生的就业需求。个性化就业指导不仅仅是毕业生的内在需求,更是提高学校就业质量的根本途径。然而,目前仅仅依靠学校就业部门和辅导员的力量对毕业生实现全覆盖一对一的个性化就业指导又难以实现。这就要求一种介于整体辅导与个体辅导之间的辅导形式出现,团体辅导恰好满足了这一要求。
- 张明婧邬瑞杰
- 关键词:个性化就业指导团体辅导大学生就业形势信息传输就业需求
- 一种适用于拟南芥根系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无菌水培方法
- 2009年
- 应用蛋白质组学的方法研究拟南芥根系响应环境因子做出的蛋白质差异表达时,需要提取根系的全部信息。过去拟南芥的培养方法不能满足蛋白质组学研究对根系样本在质和量两个方面的严格需求,个别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案又因为价格昂贵难以推广。通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开发了一种简单高效的拟南芥无菌水培系统。随机抽取这个系统培养的拟南芥根系分别进行双向电泳实验,通过蛋白质点匹配,等点聚焦和SDS-PAGE方向坐标偏差分析,以及相对含量变异系数分析,证明这个水培系统可以满足蛋白质组学对实验材料苛刻的要求。
- 胡昊邬瑞杰花宝光王有年
- 关键词:拟南芥根系蛋白质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