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华荣

作品数:39 被引量:300H指数:8
供职机构:桂林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环境科学与工...
  • 9篇天文地球
  • 6篇农业科学
  • 5篇文化科学
  • 4篇水利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5篇土壤
  • 5篇五节芒
  • 4篇生态
  • 4篇水质
  • 4篇坡面
  • 4篇重金
  • 4篇重金属
  • 4篇污染
  • 4篇课程
  • 3篇雨强
  • 3篇生态型
  • 3篇重金属污染
  • 3篇小波
  • 3篇小波分析
  • 3篇胁迫
  • 3篇金属污染
  • 3篇降水
  • 3篇降雨
  • 3篇发生率
  • 3篇

机构

  • 29篇桂林理工大学
  • 13篇中山大学
  • 7篇学研究院
  • 3篇桂林工学院
  • 1篇佛山科学技术...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环境保护部华...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广西环境工程...
  • 1篇中水珠江规划...
  • 1篇惠州市环境科...

作者

  • 39篇赵华荣
  • 12篇金鑫
  • 8篇夏北成
  • 8篇王春振
  • 7篇赵鹏
  • 4篇秦建桥
  • 3篇李霞
  • 3篇徐勤学
  • 2篇胡萌
  • 2篇郑晓茶
  • 2篇郭纯青
  • 2篇林小方
  • 2篇范玉洁
  • 2篇郑梦琪
  • 1篇吴群河
  • 1篇张红霞
  • 1篇张修玉
  • 1篇江学顶
  • 1篇黎忠
  • 1篇姚成芸

传媒

  • 4篇安徽农业科学
  • 3篇水土保持学报
  • 3篇水利科技与经...
  • 3篇农业环境科学...
  • 2篇中国农村水利...
  • 2篇人民长江
  • 2篇人民珠江
  • 2篇生态环境学报
  • 2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水电能源科学
  • 1篇桂林工学院学...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新疆环境保护
  • 1篇热带地理
  • 1篇云南地理环境...
  • 1篇当代教育理论...
  • 1篇科教文汇
  • 1篇绿色科技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4
  • 1篇2003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五节芒(Miscanthus floridulus)不同种群对镉积累与转运的差异研究被引量:8
2011年
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对比研究了来源于大宝山矿区和惠州博罗非矿区的两个五节芒种群在不同Cd含量土壤中的生长反应、Cd富集能力及对土壤Cd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来源不同的两个五节芒(Miscanthus floridulus)种群植株对土壤中不同浓度的Cd的生长反应不同,低浓度Cd处理,非矿区种群的地上部生物量即受到显著影响,而矿区种群受到的影响不显著。Cd处理浓度提高时,非矿区种群的地上部生物量为对照的30.17%~42.07%,矿区种群地上部生物量为对照的57.80%~67.04%。非矿区种群根部生物量随处理浓度的增加而降低,为对照的57.75%-64.08%,而矿区种群显著升高,为对照的117.43%~135.56%。五节芒矿区种群地上部和根部的Cd含量随着土壤Cd处理浓度的升高而迅速升高,其升高速度明显快于非矿区种群。五节芒矿区种群根部积累的Cd总量远大于非矿区种群,且随着土壤中Cd添加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随着Cd胁迫程度的加重,五节芒两种群转移系数和耐性指数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矿区种群的转移系数和耐性指数明显高于非矿区种群。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五节芒根部生物量与地上部生物量极显著正相关,地上部生物量与根部和地上部Cd含量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地上部Cd含量与根部Cd含量及转移系数(Translocation Factor,TF)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耐性指数(Tolerant Index,TI)与根部和地上部Cd含量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反映了根部和地上部Cd的累积对植物产生了毒性,并对五节芒的生长产生了抑制作用。矿区种群表现出对Cd更强的耐性以及富集作用。
秦建桥夏北成赵鹏赵华荣谢国晖
关键词:五节芒
广西内苗溪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及其生态风险评价被引量:3
2023年
广西德保县内苗铅锌矿是典型的以采代探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的矿山。为了研究该矿对内苗溪的污染情况,沿内苗溪采集了13个沉积物样,对沉积物中Cu、As、Cd、Pb、Zn、Cr和Mn元素的总量和形态进行了分析,并运用地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和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除Cr和Mn的平均含量低于背景值外,Cd、Zn、As、Pb、Cu的平均含量分别为背景值的518.53,52.64,31.53,12.37,2.58倍。沉积物中Cu、Cd、Zn、Cr和Mn含量沿内苗溪向下游呈增加趋势,As和Pb向下游则呈减少趋势。(2)沉积物中Cu在大部分采样点以残渣态为主,沿内苗溪上游至下游,As元素有机物结合态呈增加趋势,Cd可交换态呈减少趋势,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呈增加趋势,Pb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有机态均有所增加,Zn可交换态明显减少,碳酸盐结合态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呈增加趋势,Cr元素以可交换态为主,无明显变化趋势,Mn元素碳酸盐结合态呈增加趋势,可交换态呈减少趋势。(3)沉积物相关性表明,Zn与Cd,Pb与As及Cr与Mn三组元素中存在明显同源性。地累积指数表明,Cd为极严重污染,Zn为强-极严重污染,As为中等-强污染,Pb为中等污染,Cu为轻度-中等污染,Cr和Mn为无污染。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表明,沉积物复合潜在生态风险极高,Cd、As、Pb、Zn生态风险程度较高,Cu、Mn、Cr为低生态风险。
赵华荣李梦豪姚越何妹冯昭阳
关键词: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生态风险评价矿山
罗定江流域生态需水量及生态控制工程研究
罗定江集雨面积较小,水资源总量较少,因而成为南方生态需水量研究的理想区域.生态需水量往往可以反映出一个流域可持续发展所需的水资源量.该文根据罗定江流域的水文资料、水质资料、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统计资料.以当前生态需水量常用...
赵华荣
关键词:生态需水量水环境容量
文献传递
罗定江流域水环境容量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水环境容量是一种有限的可再生自然资源,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础。罗定江是西江的一条支流,水量较小,水环境容量并不丰富。通过对罗定江流域水文特征、污染物特征、水环境现状调查,同时结合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选用一维水质数学模型对罗定江流域水环境容量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上游地区水环境容量较小,部分河段出现氨氮超标,水环境容量利用困难;下游地区水环境容量较丰富,可以充分利用发展地区经济。
赵华荣夏北成
关键词:水环境容量一维水质模型
中国1960-2010年降雨增减、转折时空演变特征被引量:5
2013年
根据1960-2010年中国563个地面观测站年降雨量资料,采用气候变化趋势转折判别模型和ANUSPLIN插值软件对中国年降雨增减、转折变化的时空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近50年中国年降雨量出现环勃海地区和西南地区两个减少中心和高原东南地区和江淮地区南部两个增加中心;中国降雨在20世纪7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出现了3次转折变化,其中20世纪70年代、80年代两次沿纬向变化,20世纪90年代沿经向变化,3次初始转折时间由西向东转移;降雨的增减沿纬向呈带状分布,大部分地区降雨增减呈交替变化,表现为三极子型分布。中国降雨增减、转折变化中心线与南北分界线基本一致。
赵华荣
关键词:降雨
广西容县地下水水质调查与健康风险评价被引量:7
2019年
为了对容县地区地下水水质进行调查和健康风险评价,主要对常规水质指标和部分重金属(Cu、Pb、Zn和Cd)进行采样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pH水化学指标偏低,NO 3-超标率达到50%。通过舒卡列夫分类方法和Piper图分析方法可知研究区水化学类型较多,其中HCO 3-Ca型水占的比重最大,占比为30%。地下水中Cu、Pb、Zn和Cd的浓度对儿童和成年人健康均没有明显危害。该研究可为容县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刘圣锋黄军周媛姚越赵华荣金鑫
关键词:地下水水质调查
桂林气象站近50年降雨资料变化分析
随着人类活动的日益频繁,人类活动对近百年气候变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全球气候变化对于全球水资源系统和水资源管理有重大影响。其中降水是气候变化中影响水资源的直接因子,降水变率增大,分布更不均匀,同时强降水强度增加。本文则...
郑梦琪赵华荣郭纯青
关键词:气候变化
文献传递
基于信息扩散理论的广东大宝山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被引量:4
2019年
为探讨信息扩散理论在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中的可行性,通过广东大宝山地区24个土壤样品重金属数据,采用信息扩散理论结合地累积指数,评价了该地区土壤Pb、Zn、Cu和Cd的污染现状及发生概率。结果表明:大宝山地区土壤受Cd污染最为严重,其次为Cu污染,Pb和Zn污染较轻。通过信息扩散理论计算的地累积指数发生概率表明:大宝山地区土壤受Cd污染发生轻度-中等污染以上的概率为71.65%,中等污染以上的概率为56.76%,中等-强污染以上的概率为39.76%,强污染以上的概率为25.38%,强-极严重污染以上的概率为15.05%,极严重污染以上的概率为0.02%;Cu污染发生轻度-中等污染以上的概率为55.61%,中等污染以上的概率为38.65%,中等-强污染以上的概率为25.09%,强污染以上的概率为15.88%,强-极严重污染以上的概率为9.27%。综上,信息扩散理论可用于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评价结果可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管理和治理提供参考。
赵华荣王迪朱槟桐金鑫
关键词:信息扩散重金属污染评价土壤
“水环境化学”课程发展及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被引量:3
2012年
水环境化学是许多专业都涉及的专业基础课。本文对水环境化学的产生和发展进行了综述。水环境化学的产生是人类对水环境认识的必然结果,水环境污染加剧促进了水环境化学的发展,监测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水环境化学的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水环境化学相关的教材从最初的借鉴其它学科的教材到逐渐形成具有本学科体系的教材。随着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水环境化学的研究内容还在不断得到丰富。
赵华荣代俊峰郭纯青
关键词:水环境化学课程发展
人工黄土坡面重力侵蚀数值模拟被引量:5
2020年
为研究人工黄土坡面重力侵蚀现象,通过应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对复杂侵蚀地形模型进行二次开发,分析坡面重力侵蚀过程,并对坡面位移场、应力场和塑性屈服区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通过软件建立的三维模型能真实地还原侵蚀坡面地形地貌,仿真效果良好;通过监测点位移规律,将侵蚀分为3个阶段,坡面下部侵蚀发育阶段要早于坡面中上部侵蚀发育完成;坡面位移以向下侵蚀滑落为主,且随坡度增加导致应力集中,在一定程度上坡度的增加,加剧了重力侵蚀的发生;通过对三次连续性降雨坡面进行受力分析,发现本场次侵蚀地形基本符合上一场模型平衡状态时的塑性区分布情况,说明FLAC3D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侵蚀地形发育起到预测的作用。
金鑫刘喆王春振宋颖赵华荣王迪李霞
关键词:数值模拟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