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百洁
- 作品数:24 被引量:97H指数:6
- 供职机构:揭阳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高校医学期刊临床专项资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同型半胱氨酸与类风湿关节炎相关抗体及炎症指标的关系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研究类风湿关节炎(RA)合并心血管病变(CVD)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相关抗体及炎症指标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RA患者160例,根据患者是否同时合并心血管病变分为RA合并CVD组(n=80)及RA未合并CVD组(n=80)。同时选取健康对照者8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检测3组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CCP)、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胱抑素C、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A(IgA)等相关指标,同时记录所有试验对象的年龄、病程、体重、是否合并高血压、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水平,分析RA合并CVD患者同型半胱氨酸与各项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及三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差异。结果 RA合并CVD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CRP、ESR、胱抑素C呈正相关(P<0.05)。RA合并CVD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RA未合并CVD组(P<0.05)。结论 RA合并CVD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RA疾病活动度及CVD发生密切相关。
- 薛晓倩江洪耿钟晓泽许百洁薛文昌莫守崎
-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类风湿关节炎抗体炎症指标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心脏损害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伴发心脏损害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临床特征,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度及抗心磷脂抗体和心脏病变的相关度。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0年收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230例,其中125例伴发心脏病变。结果心包炎患者65例(28.3%),瓣膜病变患者42例(18.3%),心肌病变6例(2.6%),心律失常10例(4.3%)。伴发心包炎患者疾病活动度和无伴发心包炎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发瓣膜病变患者抗心磷脂抗体和无伴发瓣膜病变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伴发心脏病变中,以心包炎最为常见,心脏损害和疾病活动度,抗心磷脂抗体相关。
- 许百洁彭裕辉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心脏损害抗心磷脂抗体
-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胃肠道症状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并发胃肠道症状的临床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选取收治的82例SLE患者。系统性地分析了SLE患者临床资料。结果:22例(26.8%)合并有胃肠道症状。6例(27.2%)以胃肠道症状为首发症状。表现为腹痛有13例(59.1%),恶心、呕吐有12例(54.5%),腹泻有8例(36.4%),消化道出血有2例(9.1%)。合并胃肠道症状的患者出现肾盂输尿管扩张及雷诺氏现象的概率高于无胃肠道症状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白蛋白血症、C3降低、C50降低以及ANCA阳性与合并胃肠道症状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低C3、低C50、ANCA阳性以及雷诺氏现象为SLE合并胃肠道症状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胃肠道症状是SLE常见的可逆的并发症,在部分患者中可以表现为首发或主要的症状。雷诺氏现象、低补体血症及ANCA阳性会增加SLE并发胃肠道症状的风险。
- 许百洁莫守崎薛晓倩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胃肠道症状假性肠梗阻低补体血症雷诺氏现象
- 苯溴马隆和非布司他治疗痛风合并高尿酸血症的疗效比较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 探讨苯溴马隆与非布司他治疗痛风合并高尿酸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2020年7月~2021年7月收治的94例痛风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A组47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用药非布司他;B组47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用药苯溴马隆。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尿酸与炎症因子指标水平变化,观察两组治疗后关节疼痛、肿胀改善情况以及痛风石数量及大小变化,评价两组疗效,统计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A组治疗后血尿酸、SCr水平与炎症因子指标CRP、ESR均低于B组,受累关节数与痛风石数量少于B组,关节疼痛与肿胀评分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组治疗总有效率(97.87%)高于B组(91.49%),不良反应发生率(8.51%)低于B组(10.6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苯溴马隆与非布司他治疗痛风合并高尿酸血症均安全有效,其中后者降低血尿酸水平、改善痛风症状的效果更为理想。
- 莫守崎许百洁李依蓝侯志泽林玲
- 关键词:痛风高尿酸血症苯溴马隆非布司他疗效
- 益赛普治疗幼年特发性关节炎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益赛普治疗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汇报分析经治的1例确诊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并结合国内外文献,对本病的疗效进行分析讨论。结果:患儿病程长,主要表现为关节肿痛、乏力、发热,予益赛普皮下注射后关节肿痛症状好转,无发热。院外继续使用益赛普1次/周,随访3月无复发。结论: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是儿童时期常见的结缔组织病,以慢性关节炎为主要特征,也是小儿致残的首要原因。加强对该病的治疗,减少关节的肿痛、变形,将有助于减少小儿的致残率,改善生活质量及预后。
- 莫守崎李依蓝许百洁
- 关键词:幼年特发性关节炎
- 32例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 探讨妊娠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情的相互影响以及SLE患者妊娠时机的选择及妊娠期的处理,提高围产质量。方法 回顾性调查我院收治的32例妊娠合并患者,其中选择性妊娠18例,非选择性妊娠14例,妊娠期予不同剂量泼尼松控制病情,分析比较2组患者妊娠期病情的变化和妊娠的结局。结果非选择性妊娠组在孕期出现狼疮活动比选择性妊娠组严重,非选择性妊娠组的妊娠丢失率、早产率较选择性妊娠组显著增高(P〈0.05),而新生儿存活率及新生儿体重则较选择性妊娠组显著下降(P〈0.05),两组的新生儿体重明显低于正常妊娠组。结论 对妊娠合并SLE患者而言,妊娠和SLE互为不利因素;在病情缓解期选择妊娠并合理治疗将使母婴安全性明显增高。
- 蔡白芒吴武忠吴素芳许百洁
- 关键词:妊娠系统性红斑狼疮
- 硫酸氨基葡萄糖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膝关节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观察硫酸氨基葡萄糖联合透明质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98例膝关节炎患者随即分为实验组(n=46)和对照组(n=52)。实验组采用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500mg/次,3次/d。24周为一疗程+膝关节腔注射透明质酸钠2mL,每周一次,共注射5周。对照组采用口服双氯芬酸钠,每天服用剂量75-200mg。运用Womac关节炎指数和平均OA严重程度指数评价临床症状,X线检查评价关节改变情况。结果两组治疗3、6个月后Womac关节炎指数评分和平均OA严重程度指数均低于治疗前(t=2.323,t=2.214,t=2.378,t=23411,P均〈0.05);实验组治疗3、6个月后Womac关节炎指数和平均OA严重程度指数均低于对照组(t=2.213,t=2.355,t=2.412,t=2.347,P均〈0.05);实验组半年后关节间隙变窄2例(4.3%)明显低于对照组7例(13.4%)(χ^2=3.9141,P〈0.05)。结论透明质酸钠联合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膝关节炎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且具有保护关节软骨,延缓病程进展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许百洁李奕琏
- 关键词:骨关节炎硫酸氨基葡萄糖透明质酸钠
- 双能CT在痛风性关节炎早期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析被引量:11
- 2017年
- 目的探讨双能CT成像技术在痛风性关节炎早期诊断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方法研究纳入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临床拟诊"痛风"病例,并对受累关节行双能CT检查,以197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痛风性关节炎诊断标准为"金标准",统计分析双能CT发现尿酸盐晶体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研究共纳入44例拟诊"痛风"患者,其中37例确诊痛风性关节炎,双能CT诊断痛风性关节炎的灵敏度94.59%,特异度为100%。将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按血尿酸是否正常分为尿酸正常组和高尿酸血症组2组,双能CT发现尿酸盐晶体的灵敏度在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双能CT发现尿酸盐晶体在诊断痛风性关节炎具有重要作用,尤其在血尿酸水平正常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中。
- 莫守崎李依蓝蔡瑜彬许百洁薛晓倩黄伟鹏李奕琏王震汕
- 关键词:痛风性关节炎双能CT
- 神经白塞氏病13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神经白塞氏病(NBD)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方法:收集本院风湿科从2005年至2014年收治的13例NBD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NBD临床表现包括头痛(9例),发热(7例),精神症状(4例),肢体瘫痪、麻木(3例),共济失调(2例),构音障碍(1例)及眩晕(1例)。头颅MRI提示病变部位主要分布在中脑(5例)、脑桥(2例)及基底节区(2例)。患者均给予糖皮质激素免和疫抑制剂后症状缓解。结论:NBD预后较差,为白塞氏病的重症表现之一。了解NBD的临床特征,有利于对该类患者进行及早的诊断与治疗。
- 许百洁薛晓倩莫守崎
- 关键词:白塞氏病神经白塞氏病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
- 甲氨蝶呤联合艾拉莫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5
- 2015年
-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联合艾拉莫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 110例R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A对照组38例和B对照组32例,观察组使用甲氨蝶呤联合艾拉莫德治疗,A对照组使用甲氨蝶呤单独治疗,B对照组使用艾拉莫德单独治疗。连续治疗12个月。结果治疗后,各组临床症状均较治疗前均显著减轻(P<0.05或P<0.01),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红细胞沉降率(ESR)、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类风湿因子(RF)均显著降低(P<0.01);组间比较,观察组治疗后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数、VAS评分均较A、B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而关节肿胀数仅较A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甲氨蝶呤联合艾拉莫德治疗RA较单用疗效更好,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 许百洁莫守崎薛晓倩
-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甲氨蝶呤艾拉莫德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