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晓宇
- 作品数:4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京军区医学科技创新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全身低温治疗脑卒中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系统评价全身低温治疗出血性和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和人工检索等方法,全面收集有关全身低温治疗脑卒中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纳入的研究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使用RevMan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有15个随机对照试验符合纳入标准并被录用行Meta分析,分析显示:全身低温可以降低出血性脑卒中的死亡率[OR 0.48,95%CI(0.29,0.79),P=0.004],提高治疗有效性同时不增加肺炎的发生率[OR 1.31,95%CI(0.79,2.17),P=0.3],但是会提高心律失常的发生率[OR 2.62,95%CI(1.04,6.63),P=0.03]。在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中,全身低温并没有降低随访期的死亡率[OR 1.54,95%CI(0.62,3.87),P=0.36],但是会提高肺炎[OR 6.50,95%CI(2.60,16.23),P<0.000 1]和心律失常[OR 4.44,95%CI(1.75,11.26),P=0.002]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差异也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身亚低温治疗出血性脑卒中安全有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疗效不显著,治疗同时应注意相关并发症。
- 许晓宇励宁文立利成惠林
- 关键词:卒中META分析
- 硬脊膜动静脉瘘的早期诊断策略
- 2012年
- 目的硬脊膜动静脉瘘(SDAVF)是一种缓慢进展的脊髓血管性疾病,临床表现无特殊性,容易误诊。现分析3例得到早期诊断病例的资料,以期制定SDAVF早期诊断的策略。方法对近年来得到早期诊断的3例SDAVF患者诊断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其临床表现特征、诊断程序及内容。结果3例SDAVF患者均表现为双下肢无力或麻木,运动后加重等特点。磁共振检查出现脊髓周边血管流空影及局部脊髓水肿均高度提示SDAVF,均通过DSA获得确诊。结论对于临床表现疑似SDAVF患者,脊髓MRI扫描和进一步的DSA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提高治疗效果。
- 成惠林吴伟张治元励宁许晓宇
- 关键词:脊髓血管畸形硬脊膜动静脉瘘
- 局部深低温对脊髓损伤大鼠神经再生和硫酸软骨素蛋白多糖mRNA表达的影响
- 2014年
- 目的探索局部深低温对脊髓损伤大鼠硫酸软骨素蛋白多糖(chondroitin sulfate proteoglycans,CSPGs)基因表达和轴突再生的影响。方法54只成年SD大鼠被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n=6),脊髓损伤组(n=24)和脊髓损伤+低温组(n=24),建立动脉瘤夹钳夹脊髓损伤模型,在使用硬膜外灌流装置保持干预组低温状态120min后,缓慢复温至37℃。通过Realtime-PCR检测脊髓损伤大鼠伤后NG2、neurocan和Brevican的表达,通过LFB染色观察大鼠脊髓脱髓鞘程度并使用大鼠后肢BBB评分评估局部低温对于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ng2、Neurocan的mRNA表达在伤后8d左右(Brevican 14d)达到高峰,与损伤组相比,低温组在伤后8d和14d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0.05),脱髓鞘及空泡化程度降低,并获得了较高的BBB评分(<0.05)。结论局部低温能够促进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的恢复,这种作用可能与局部深低温下调了硫酸软骨素蛋白多糖的基因表达有关。
- 许晓宇成惠林
- 关键词:深低温脊髓损伤轴突再生硫酸软骨素蛋白多糖
- 显微镜下行小切口-单椎板咬除建立大鼠钳夹型脊髓损伤模型
- 2013年
- 目的建立显微镜下小切口一单椎板切除后钳夹型脊髓损伤(SCI)模型。方法将30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n=18)和对照组(n=12),两组均在显微镜下行小切口一胸11椎板咬除,实验组用动脉瘤夹夹闭脊髓2min,对照组不夹闭脊髓。术后进行组织学染色、磁共振(MRI)扫描及BBB评分。结果实验组大鼠术后出现不同程度尿储留和肠功能下降,组织学染色见脊髓结构不规则、片状出血、神经元坏死及髓鞘空泡化。MRI提示出血和水肿并存;对照组未见明显异常;对照组术后BBB评分均为21分,实验组术后1d评分均为0分,1周后为(4.58±0.67)分,2周后恢复至(13.00±1.04)分,各时间点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显微镜下行小切口一单椎板切除术建立钳夹型脊髓损伤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
- 励宁成惠林张翔圣吴伟朱林许晓宇
- 关键词:脊髓损伤动脉瘤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