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晓静

作品数:11 被引量:29H指数:5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中医药科研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细胞
  • 4篇纤维细胞
  • 4篇巩膜
  • 4篇MMP-2
  • 4篇成纤维细胞
  • 3篇蛋白
  • 3篇近视
  • 3篇葛根素
  • 2篇蛋白酶
  • 2篇低频电
  • 2篇型胶原
  • 2篇眼巩膜
  • 2篇金属蛋白
  • 2篇金属蛋白酶
  • 2篇基质
  • 2篇基质金属
  • 2篇基质金属蛋白...
  • 2篇极低频
  • 2篇极低频电磁场
  • 2篇巩膜成纤维细...

机构

  • 1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11篇蔡晓静
  • 11篇朱煌
  • 6篇牛宗镇
  • 5篇冯婕妤
  • 5篇王洁
  • 4篇田甜
  • 3篇孔繁琪
  • 2篇赵立全
  • 2篇王天宇

传媒

  • 5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中医眼科...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华眼视光学...
  • 1篇第十四届国际...

年份

  • 4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葛根素对极低频电磁场下人胚胎眼巩膜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及I型胶原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研究葛根素对极低频电磁场(ELF—EMFs)作用下人胚胎眼巩膜成纤维细胞(HFSFs)增殖活性及I型胶原蛋白(COLlAl)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研究。体外培养HFSFs.根据是否暴露于0.2mT电磁场分为暴露组和非暴露组,暴露组又分为不同终浓度葛根素组(O.0、0.1、1.0、10.0μmol/L)。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暴露时间(0、12、24、48h)暴露组和非暴露组HFSFs增殖活性,及各浓度葛根素组HFSFs暴露于0.2mT电磁场24h时增殖活性;用Real.timePCR和Western—Blot检测非暴露组和暴露于0.2mT电磁场24h时各浓度葛根素组HFSFsmRNA转录水平和COLlAl蛋白表达。2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各组整体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多重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暴露组各时间点HFSFs增殖活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60,P〈0.05).暴露于0.2mT磁场24h开始即出现HFSFs增殖受抑(t=5.000,P〈0.01);与非暴露组相比,暴露组细胞内COL1A1蛋白表达下调(t=7.956,P〈0.01),同时mRNA转录也下调(t=17.364,P〈0.01),而1.0μmol/L葛根素开始使HFSFs增殖活性增强(P〈0.01),0.1μmol/L葛根素即使暴露组HFSFs内COL1A1蛋白(P〈0.05)和mRNA表达上调(P〈0.05),且浓度越高变化越明显。结论葛根素可逆向改变ELF.EMFs引起的HFSFs增殖活性下降、细胞内COL1A1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可能对巩膜基质重塑具有预防作用。
蔡晓静朱煌赵立全孔繁琪冯婕妤牛宗镇
关键词:葛根素极低频电磁场I型胶原蛋白
MMP-2与Ⅰ型胶原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5年
MMP-2与I型胶原分别为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的重要成员和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近年来研究发现,MMP-2与Ⅰ型胶原的表达与调控在多种与胶原代谢有关的疾病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增强或抑制MMP-2来调控I型胶原,进而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已成为很多疾病的研究热点。对MMP-2与Ⅰ型胶原关系更新的认识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必然带动对MMP-2与Ⅰ型胶原更深层次的研究,本文就近年来有关MMP-2与Ⅰ型胶原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为多种胶原代谢疾病发病机理与防治的探究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田甜朱煌王洁蔡晓静牛宗镇
关键词:基质金属蛋白酶-2近视肿瘤纤维化
葛根素对极低频电磁辐射下HFSF细胞中MMP-2与COL1A1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研究葛根素对极低频电磁场(ELF-EMFs)诱导的人胚胎眼巩膜成纤维细胞(HFSFs)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与I型胶原(COL1Al)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FSF细胞,并将其分为对照组、辐射组、葛根素组,通过明胶酶谱法检测MMP-2的活性,Western-Blot检测MMP-2、COL1A1蛋白的表达。结果:暴露于0.2 mT、50Hz的电磁辐射系统24 h后,HFSF细胞(辐照组)MMP-2酶活性较对照组增高20%,MMP-2蛋白表达升高45%,而COL1A1的蛋白表达下降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辐射组比较,葛根素组HFSF细胞MMP-2酶活性下降33%,MMP-2蛋白表达降低44.1%,COL1A1蛋白升高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极低频电磁辐射可提高HFSF细胞中MMP-2的活性与蛋白表达,抑制COL1Al的合成,葛根素可在一定程度上逆转这一作用。
田甜朱煌蔡晓静王洁王天宇牛宗镇
关键词:葛根素基质金属蛋白酶2巩膜成纤维细胞
极低频电磁辐射对豚鼠眼球发育的影响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研究极低频电磁辐射对豚鼠眼球发育的影响。方法建立极低频电磁辐射系统(ELF-EMF),选择出生1周龄的普通级健康三色豚鼠24只,随机分为2组,一组为空白对照组,另一组接受ELF-EMF辐射,平均磁通密度为1mT,每天持续作用8h,于实验前及第2周、第4周、第8周四个时间段进行屈光度及眼轴测量。结果辐射作用2周时,豚鼠眼轴长及屈光度变化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辐射作用4周后,实验组屈光度下降(4.56±0.51)D,眼轴增长(1.04±0.10)mm,8周后实验组屈光度下降(7.78±0.43)D,眼轴增长(1.37±0.10)mm,均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极低频电磁辐射作用对豚鼠眼球发育有一定的影响,随辐射时间增长出现眼球眼轴变长,屈光度进行性下降。
孔繁琪朱煌冯婕妤蔡晓静王洁牛宗镇
关键词:眼轴
眼细胞在实验性近视的研究进展
2015年
近视形成及发展过程中的机制研究一直是眼科领域的热点问题。在近视的实验研究中,越来越多的眼细胞被发现与近视有关,主要涉及的细胞有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穆勒细胞、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脉络膜黑色素细胞、巩膜成纤维细胞等。它们通过分泌生长因子、内分泌激素、神经递质等活性物质和表达相关受体,在近视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将从眼细胞的角度对近视发病机理作一个综述,为进一步完善近视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田甜朱煌蔡晓静冯婕妤傅顺杰
关键词:近视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巩膜成纤维细胞
The influence of puerarin on the change of MMP-2 in HFSFs caused by ELF-EMFs
朱煌蔡晓静
飞秒激光在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新进展被引量:5
2015年
飞秒激光辅助的白内障手术是目前最热门的白内障手术之一。即在计算机系统引导下利用飞秒激光进行透明角膜切口的制作,晶状体核裂解和晶状体前囊膜的切开,明显降低了传统超声乳化手术中的并发症,具有十分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然而飞秒激光辅助的白内障手术目前仍然处于临床应用初级阶段,其昂贵的价格是影响其研究和应用的主要原因,手术安全性及远期屈光效果仍然需要长期的随访观察。本文根据文献资料,就飞秒激光在白内障手术中的优势及临床应用的局限性进行综述。
王天宇蔡晓静田甜王洁朱煌
关键词:飞秒激光白内障手术超声乳化
葛根素滴眼液对青少年近视眼的作用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观察葛根素滴眼液对青少年近视的防治作用。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至2012年在我院门诊就诊的既往戴框架眼镜半年以上的近视患儿60例(120只眼),5~12岁,排除眼部器质性病变及曾接受其他减缓近视发展药物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葛根素组、消旋山莨菪碱组和对照组,各组双眼分别用1%葛根素滴眼液、0.5%消旋山莨菪碱滴眼液和人工泪液滴眼,早晚各1次,用药1年。每3个月复查1次,包括视力、静态屈光度、眼轴长度和眼压。结果用药后.葛根素组眼压较消旋山莨菪碱组和对照组降低(P〈0.001,P=0.001),葛根素组和消旋山莨菪碱组屈光度和眼轴长度均较对照组减小(P〈0.05),屈光度增幅和眼轴增幅均较对照组增幅减小(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各组患者用药前后屈光度与眼轴长度呈正相关(r=0.739,P〈0.001),葛根素组屈光度增幅随眼压降低而减小(r=0.529,P=0.002)。结论葛根素滴眼液对青少年近视进展有较好抑制作用,与消旋山莨菪碱作用相当,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降眼压的作用有关。
蔡晓静朱煌冯彦青
关键词:葛根素滴眼液青少年近视眼
The influence of puerarin on the change of MMP-2 in HFSFs caused by ELF-EMFs
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 of puerarin on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 gene and protein expression in ...
朱煌蔡晓静
DNA测序技术的进展和挑战被引量:5
2013年
基因是人类的遗传信息的载体,其遗传和表达影响人类的繁衍及各种生命活动;个体基因组DNA序列突变往往会导致疾病的发生,获取个体的基因组DNA序列将有助于疾病的诊断。DNA测序技术潜在的医学应用前景使其近几年有了飞速的发展。本文将介绍各代DNA测序技术已经取得的进展,目前尚待克服的挑战及可能的解决办法,并着重分析最新的单分子测序技术的发展潜能及临床应用前景。
蔡晓静朱煌孔繁琪冯婕妤赵立全牛宗镇
关键词:单分子纳米孔DNA测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