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宝国

作品数:23 被引量:257H指数:8
供职机构:上海应用技术学院香料香精技术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委科研基金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篇化学工程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色谱
  • 4篇气相色谱
  • 4篇相色谱
  • 4篇香精
  • 3篇质谱联用
  • 3篇萃取
  • 3篇香气
  • 3篇催化
  • 2篇学成
  • 2篇质谱
  • 2篇质谱法
  • 2篇质谱联用仪
  • 2篇气相
  • 2篇气相色谱-质...
  • 2篇薰衣草
  • 2篇微萃取
  • 2篇香气成分
  • 2篇化学成分
  • 2篇挥发油
  • 2篇固相

机构

  • 22篇上海应用技术...
  • 1篇东华大学
  • 1篇广西师范大学

作者

  • 22篇蔡宝国
  • 7篇肖作兵
  • 6篇李琼
  • 5篇姜荫
  • 5篇金东元
  • 5篇龚钢明
  • 2篇荣绍丰
  • 2篇陶建伟
  • 2篇章苏宁
  • 2篇张健
  • 2篇毛海舫
  • 2篇崔俭杰
  • 2篇孙晔
  • 1篇孔丹芹
  • 1篇顾慧
  • 1篇潘仙华
  • 1篇艾萍
  • 1篇赵俊
  • 1篇田怀香
  • 1篇奚旦立

传媒

  • 4篇化学世界
  • 3篇食品工业
  • 3篇香料香精化妆...
  • 2篇上海应用技术...
  • 1篇中国资源综合...
  • 1篇中国调味品
  • 1篇食品科学
  • 1篇中国野生植物...
  • 1篇中国沼气
  • 1篇精细化工
  • 1篇石油化工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 4篇2003
  • 1篇2002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环氧环已烷合成及下游产品开发工艺研究
李琼王路肖作兵毛海舫蔡宝国俞根发陈子明陈保兴许丽娟刘彬刘霞
该项目开发了以环已烯为原料氧化合成环氧环已烷的技术和(Mo/Co/N)新型高效复合催化体系;研制了以环氧环已烷为原料的下游产品1,2-环已二醇的合成技术;1,6-已二醛和克螨特,试验产品均优于国内同类产品。
关键词:
关键词:环氧环已烷
一种进口薰衣草精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采用安捷伦(CC-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一种进口薰衣草精油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共确认了其中近70种成分,其主要化学成分为芳樟醇,乙酸芳樟酯,金合欢烯,顺罗勒烯等.其中,芳樟醇的出峰面积百分比占22.88%,乙酸芳樟...
蔡宝国李琼吴关良张婷婷丁嘉玥吴喆辉
关键词:薰衣草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文献传递
催化精馏制备乙酸正丁酯被引量:2
2006年
在新型催化精馏装置中,以K2641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中性氧化铝为填充剂,乙酸和正丁醇为原料,连续反应合成乙酸正丁酯。考察了酸醇投料摩尔比、混合液的进料流量、催化剂的填充密度等因素对反应过程的影响。在此条件下:n(乙酸):n(正丁醇)=1.10:1.00的摩尔投料比,乙酸和正丁醇混合液的滴加速度为100.125mL/h,催化剂的填充密度为0.11~0.07g/cm^3,得到的乙酸正丁酯的质量分数达98.0%以上。同时,简单介绍了新型反应器的工作原理。
杨志强金东元陶建伟蔡宝国沙钝
关键词:催化精馏乙酸正丁醇催化剂
超临界CO_2萃取薰衣草精油的研究被引量:14
2007年
研究超临界CO2萃取薰衣草精油的工艺,考察萃取压力、温度、时间和CO2流量对薰衣草精油得率的影响,正交设计试验确定工艺条件,各因素对薰衣草精油得率影响程度是萃取时间>压力>CO2温度>流量。薰衣草精油得率为3.26%-4.50%。优化的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22 MPa、温度45℃、CO2流量20 L/h,萃取时间120 m in。经GC/MS分析结果显示薰衣草精油的主要成分为:顺式氧化芳樟醇2.75%;反式氧化芳樟醇0.75%;桉叶油素0.4%;芳樟醇14.53%;乙酸芳樟脂25.40%;乙酸薰衣草酯7.93%;薰衣草醇2.0%;龙脑1.05%;丁酸己酯1.44%等。
龚钢明肖作兵张键蔡宝国
关键词: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
反1,2-环己二醇的合成新工艺被引量:8
2005年
采用硫酸作催化剂,以1,2-环氧环己烷为原料经水解合成了反1,2-环己二醇。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原料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条件对产物收率的影响;以二氯乙烷为溶剂对产物进行萃取、重结晶提纯。实验结果表明,在水与1,2-环氧环己烷的摩尔比为20∶1、反应温度为(45±2)℃、pH为3.0左右、反应时间为60m in的条件下,产物反1,2-环己二醇的收率在80%左右,纯度达到99%以上。并通过红外光谱与气相色谱-质谱方法对产物进行了表征,证实了产物的结构与纯度。
李琼奚旦立毛海舫肖作兵蔡宝国
关键词:1,2-环氧环己烷催化剂硫酸
双硬脂酸曲酸酯的制备及应用被引量:7
2003年
介绍了以硬脂酸 ,氯化亚砜 ,曲酸等为原料制备双硬脂酸曲酸酯的方法。着重研究了原料、温度、时间与产物收率的关系 ,找到了合成双硬脂酸曲酸酯的较佳反应条件 ,反应温度 2 0°C,反应时间 2 h,产率达到 85 %。
蔡宝国龚钢明金东元姜荫
关键词:硬脂酸曲酸氯化亚砜化妆品
一种椰子香精的GC/MS成分分析
采用GC-MS联用技术对一种椰子香精组分进行了定性定量鉴定。比较了不同色谱柱的分离效果,选择美国安捷伦科技公司气相色谱和INNOWAX19091N-136毛细管柱对该香精进行分离。采用5973N质谱仪对香精组分进行了鉴定...
李琼蔡宝国肖作兵
关键词:香精
文献传递
气相色谱-质谱法中4种不同捕集方式对茶叶香气成分测定的影响被引量:35
2011年
采用固相微萃取(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SPME)、吹扫捕集-热脱附(purge&trap-thermal desorption,P&T-TD)、搅拌磁子吸附(stir bar sorptive extraction,SBSE)、动态顶空吸附(head space sorptive extraction,HSSE-1、HSSE-2和HSSE-3)4种捕集方式联用气相色谱-质谱仪对杭州龙井茶、黄山毛峰茶、山东崂山茶和福建乌龙茶进行分析,研究茶的挥发性香气组分。结果显示:茶的香气主要由烯类、醛类、醇类、酮类、酯类、酸类、芳香族化合物、含氮化合物、杂环化合物、含硫化合物、酚类化合物组成;4类茶均含有大量的烯类、醛类、醇类和酮类化合物,其中福建乌龙茶含量最高;杭州龙井茶、黄山毛峰茶和山东崂山茶属绿茶类,酯类、杂环类、芳香族类以及酚类化合物含量相对较高;通过HSSE-1、HSSE-2对茶叶香气成分进行对比,冲泡前后组分种类和含量略有不同。组分之间的差异使茶形成不同产地不同种类的茶叶的特有风味。
赵玥肖成杰蔡宝国李琼崔俭杰
关键词:茶叶香气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清香木中的香气成分被引量:5
2011年
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s,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g-raphy mass spectrometrometry,GC-MS)联用技术对清香木的香气成分进行分析,共分离鉴定出了76种化学成分,占总峰面积的92.14%。其中酯类22种,占峰面积的65.72%;烯烃类21种,占峰面积23.59%;烷烃类12种,占峰面积1.81%;醛类5种,占峰面积的0.49%;醇类5种,占峰面积的0.53%;其他物质占峰面积7.86%,主要为酮类和酸类物质。
蔡宝国崔俭杰姜荫顾敏宋佳
关键词: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香气成分清香木
鱼类加工下脚料的资源化与利用途径被引量:108
2003年
介绍用鱼类加工下脚料制取水解蛋白、鱼精蛋白、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和二十五碳烯酸(EPA)等营养和生物活性物质的技术工艺,为进一步开发利用鱼下脚料资源提供参考。
龚钢明顾慧蔡宝国
关键词:水产品加工资源化水解蛋白鱼精蛋白生物活性物质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