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东方
- 作品数:10 被引量:15H指数:1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更多>>
- 一种负载型钴基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载型钴基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1)将Co(NO<Sub>3</Sub>)<Sub>2</Sub>·6H<Sub>2</Sub>O、Cu(NO<Sub>3</Sub>)<Sub>2...
- 王黎蔡东方冯霄郭烈锦贺小红
- 文献传递
- CO2加氢合成低碳烯烃的研究进展
- CO2气体已被国际社会公认为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之一,但同时也是碳一家族中最为廉价和丰富的碳资源,是碳一化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固定化及资源化研究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要课题。CO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加氢合成低碳烯烃是碳资...
- 徐静蔡东方王黎
- 关键词:CO2加氢低碳烯烃反应机理
- 文献传递
- SNG中气化炉的建模及其进料优化
- 蔡东方
- 关键词:SNG数学模型
- Co基催化剂催化CO_2加氢合成低碳烯烃
- 2011年
- CO_2加氢制取低碳烯烃具有能源和环境双重战略意义。本文采用多次浸渍法制备新型Co基Co-Cu-Zn/Al_2O_3负载型催化剂,考察了在不同反应温度、反应压力、H_2/CO_2比、反应空速及助催化剂Zn含量条件下,Co-Cu-Zn/Al_2O_3催化剂对CO_2加氢合成低碳烯烃的催化性能,得出了最佳的反应条件:温度595~615 K、压力1.4~1.6 MPa、H_2/CO_1摩尔比为3、反应空速为2400~2900 h^(-1)及Zn助剂加入量为10%~15%。此时,CO_2转化率可达33.37%(H_2的转化率为92.38%),低碳烯烃选择性达31.03%。
- 徐静蔡东方王梓召王黎冯霄贺小红
- 关键词:低碳烯烃
- 煤制天然气煤气化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分析被引量:14
- 2011年
- 为有效选取适合煤制天然气项目的煤气化技术,对国内已工业化生产的Lurgi,BGL,U-Gas,GSP,Texaco 5种气化技术进行了对比分析。分别从有效气含量及组成、下游产品需要、下游变换工段需要、环保、投资等因素分析,BGL碎煤熔渣气化技术具有明显优势,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技术,为煤制天然气气化技术的选择提供参考。
- 蔡东方王黎徐静王梓召
- 关键词:煤制天然气煤气化技术
- 一种CO<Sub>2</Sub>加氢制取低碳烯烃的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O<Sub>2</Sub>加氢制取低碳烯烃的系统:包括产物分离单元,其入口连接合成反应单元的出口,合成反应单元的进口连接CO<Sub>2</Sub>气提纯单元和H<Sub>2</Sub>气提纯单元。其中...
- 王黎蔡东方冯霄郭烈锦贺小红徐静
- 文献传递
- 一种CO<Sub>2</Sub>加氢制取低碳烯烃的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O<Sub>2</Sub>加氢制取低碳烯烃的系统:包括产物分离单元,其入口连接合成反应单元的出口,合成反应单元的进口连接CO<Sub>2</Sub>气提纯单元和H<Sub>2</Sub>气提纯单元。其中...
- 王黎蔡东方冯霄郭烈锦贺小红徐静
- 双氧水环氧化柠檬烯的实验研究与模拟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采用PW-Amberlite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以乙腈为溶剂,双氧水与柠檬烯同时进料进行反应制备1,2-环氧柠檬烯。同时考察了反应时间、进料比、反应温度等工艺条件对柠檬烯环氧化生成1,2-环氧柠檬烯选择性的影响。利用化工模拟软件Aspen Plus中的Rbatch模块对整个反应进行模拟。模拟计算值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表明所建立的Rbatch模型能够很好地描述双氧水环氧化柠檬烯制备1,2-环氧柠檬烯的反应过程。以产品1,2-环氧柠檬烯的收率为考察目标,通过模拟计算并结合实验分析,确定了最佳的工艺参数:反应时间为24h;双氧水与柠檬烯的最佳进料摩尔比是n(双氧水):n(柠檬烯)=2:1;反应温度为33℃。
- 蔡东方王黎徐静王梓召贺小红
- 关键词:选择性ASPEN
- 一种负载型钴基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载型钴基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1)将Co(NO<Sub>3</Sub>)<Sub>2</Sub>·6H<Sub>2</Sub>O、Cu(NO<Sub>3</Sub>)<Sub>2...
- 王黎蔡东方冯霄郭烈锦贺小红
- 煤气化耦合C_1合成反应热力学分析
- 2011年
- 提出了"煤气化与C1合成叠加耦合"的新工艺思想,即在煤气化过程中,使新生态的H2和CO在具有丰富孔隙结构的煤表面直接进行C1合成,并对这一新工艺进行了热力学分析。通过化学平衡的热力学分析发现,反应体系的独立反应数为9;生成各种烃的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变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斜率均为负值,升高温度有利于生成碳原子数多的烃,降低温度有利于生成碳原子数少的烃;平衡组成中C2~4烃的含量在900 K左右出现最大值;压力在一定范围内对平衡组成的影响比较明显,适当升高压力可提高烃的含量;增大n(H2O)∶n(C)不利于烯烃的生成。
- 徐静蔡东方王梓召王黎冯霄
- 关键词:煤气化C1化学热力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