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7日
星期日
|
欢迎来到营口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萧旭东
作品数:
4
被引量:30
H指数:4
供职机构: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航空宇航科学技术
更多>>
合作作者
徐辉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
张堃元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4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4篇
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4篇
进气道
3篇
进气
3篇
均匀流
3篇
非均匀流
3篇
超声速
1篇
音速
1篇
绕流
1篇
最优设计
1篇
流场
1篇
流场畸变
1篇
内流
1篇
二维进气道
1篇
发动机
1篇
发动机匹配
1篇
非均匀
1篇
高超声速
1篇
高超音速
1篇
侧压式进气道
1篇
超声速进气道
1篇
超音速
机构
4篇
南京航空航天...
作者
4篇
萧旭东
4篇
徐辉
2篇
张堃元
传媒
3篇
推进技术
1篇
空气动力学学...
年份
1篇
2000
1篇
1999
1篇
1998
1篇
1995
共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高超侧压式进气道参数分析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1995年
分析了高超侧压式进气过第一、二溢流窗的溢流角随后掠角的变化规律,分析了溢流窗气流与主流相互作用而形成一道脱体曲面激波的原因,设计了侧压角为6°,后掠角30°的直前缘及圆弧前缘两套高超侧压式进气道,在M5.3风洞中利用风洞壁面自然发展的附面层进行非均匀来流下进气道起动性能及总体性能试验,试验发现大量附面层吸入不仅对起动性能有重大影响,而且对总压恢复影响也极大。
张堃元
萧旭东
徐辉
关键词:
高超音速
进气道
超音速燃烧
冲压发动机
非均匀超声速二维进气道绕流研究
被引量:5
2000年
本文通过数值分析和风洞实验 ,在马赫数 5.3的非均匀来流条件下 ,研究改变二元内外压四波系进气道第一压缩面的型面设计 ,对进气道总体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与双平面斜楔的内外压四波系基准进气道相比 ,在非均匀来流中 ,采用小进口角 ,大出口角凹型面作为第一压缩面的进气道 ,其喉道截面总压恢复要高 0 .0 1~ 0 .0 2 4。总压畸变平均低 1 0 %左右 ,证明调整第一压缩面型面是改善这类工作在前体边界层内的进气道性能的有效方法。
张堃元
萧旭东
徐辉
关键词:
非均匀流
超声速进气道
内流
非均匀超声来流二维压缩面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9
1999年
通过数值分析和风洞实验,研究在非均匀来流条件下,单级斜板型面变化对下游流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小进口角,大出口角之凹型面具有较高的总压恢复。但是,曲壁面对降低出口处之静压畸变不利。折衷的选择为:以凹型面作为斜板的前段,其后续一平直段,以达到提高总压恢复,保持较低总静压畸变之目的。
张元
萧旭东
徐辉
关键词:
非均匀流
超声速
进气道
发动机匹配
最优设计
非均匀流等溢流角设计高超侧压进气道
被引量:8
1998年
工作在前体附面层内的高超侧壁压缩进气道,来流的非均匀性应该是进气道设计的一个重要依据。按经典的附面层理论和等溢流角设计准则设计了侧壁压缩角为6°,前缘型线为圆弧的变后掠角高超侧压式进气道模型,在Ma5.3/Ma4风洞中利用风洞壁面自然发展的附面层进行非均匀来流下进气道性能试验。试验发现,在相同的来流附面层条件下,圆弧前缘进气道相对于直前缘进气道喉道处的压力畸变小、进气道总压恢复高。
萧旭东
徐辉
关键词:
高超声速
进气道
流场畸变
非均匀流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