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9篇精神分裂症
  • 9篇分裂症
  • 7篇康复
  • 6篇慢性
  • 6篇慢性精神分裂...
  • 5篇住院
  • 4篇精神分裂症患...
  • 4篇康复治疗
  • 3篇阳性
  • 3篇阳性和阴性症...
  • 3篇阳性和阴性症...
  • 3篇阴性
  • 3篇阴性症状
  • 3篇阴性症状量表
  • 3篇症状
  • 3篇症状量表
  • 3篇量表
  • 3篇慢性精神分裂...
  • 2篇社区康复
  • 2篇疗效

机构

  • 10篇上海市杨浦区...
  • 2篇同济大学
  • 1篇上海市精神卫...
  • 1篇上海市第十人...
  • 1篇上海市公安局

作者

  • 10篇肖艳红
  • 7篇安孝群
  • 6篇胡满基
  • 6篇陈优
  • 4篇朱慧莉
  • 4篇吕梅
  • 3篇杜宇锋
  • 3篇杜宇峰
  • 2篇伍毅
  • 2篇胡嘉
  • 2篇奚巍
  • 2篇朱晓洁
  • 2篇蔡军
  • 1篇郑琰婷
  • 1篇陈晨
  • 1篇陈圣祺
  • 1篇石中永
  • 1篇张晓东
  • 1篇惠治冬

传媒

  • 3篇2014年上...
  • 2篇四川精神卫生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上海预防医学
  • 1篇国际精神病学...
  • 1篇当代护士(中...
  • 1篇2014中华...

年份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系列康复治疗对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系列康复治疗对慢性稳定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对象研究对象2013年8月本院正在住院治疗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入组标准:(1)符合ICD-10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5];(2)经治疗后病情处于稳...
胡满基安孝群惠治冬陈优吕梅肖艳红杜宇峰朱慧莉伍毅
系统康复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疗效分析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研究系统康复治疗对慢性稳定期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120名住院慢性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干预组除接受住院期间的一般康复治疗外,每周接受系统精神康复治疗2次,共12w,对照组仅接受住院期间的一般精神康复治疗。分别在干预前、干预第4w、第8w及第12w对2组患者分别采用住院患者护士观察量表(NOSIE),及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进行评估。结果在精神康复治疗达第8周至12周结束时,干预组患者精神症状较对照组下降(t8w=-2.06,P8w<0.05;t12w=-2.33,P12w<0.05)。干预组患者的病情总估计(t12w=2.99,P12w<0.05),总积极因素(t12w=3.45,P12w<0.01),社会兴趣(t12w=3.54,P12w<0.01),迟缓(t12w=-3.64,P12w<0.01)等维度较对照组患者有改善或显著改善。结论系统精神康复治疗有助于改善慢性稳定期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社会兴趣及患者的精神症状。
朱慧莉安孝群胡满基肖艳红杜宇峰吕梅朱晓洁
关键词:慢性精神分裂症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康复护理
社区康复与住院康复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功能及希望水平的影响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比较社区康复治疗与住院康复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功能和希望水平的影响,为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的预后提供参考。方法 2017年3月-7月在上海市杨浦区精神卫生中心随机抽取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住院患者(住院组)60例,在杨浦区的12家社区"阳光心园"纳入进行社区康复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社区组)60例。采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中文版(FACESⅡ-CV)、Herth希望量表(HHS)评定两组患者的家庭功能和希望水平。结果 FACESⅡ-CV中,社区组"实际适应性"因子评分高于住院组[(45.51±7.27)分vs.(41.68±8.98)分,t=2.358,P=0.021];HHS中,社区组"对现实和未来的积极态度"因子评分高于住院组[(12.39±1.51)分vs.(11.70±1.79)分,t=2.095,P=0.039];总体希望水平与家庭实际亲密度和实际适应性呈正相关(P<0.05或0.01)。结论与住院康复治疗相比,基于社区和家庭的康复治疗服务更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家庭功能和希望水平。
陈优奚巍肖艳红安孝群胡嘉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社区康复住院康复
长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综合康复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疗效及精神症状的影响.方法:1、对象选取2013年8月本院长期住院治疗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人组标准:(1)符合ICD-10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2)经治疗后病情...
肖艳红
关键词:慢性精神分裂症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
精神分裂症发病及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2
2018年
目的研究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病及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1.随机收集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50例,社区康复精神分裂症患者51例,采用自编一般情况表收集患者背景资料。2.使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中文版(FACESⅡ-CV)"测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及家庭功能。结果 1.社区康复组患者疾病发作次数、住院次数少于住院组(P<0.05)。2.社区康复组患者的PANSS粗分、阳性总分、阴性总分、一般精神病理学量表分以及反应缺乏、思维障碍、偏执得分三项症状群评分都要低于住院组(P<0.05)。3.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测评,在实际适应性上,社区康复组家庭的适应性要优于住院组(P<0.05)。结论 1、与既往研究结果一致的结论 :(1)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婚姻关系支持不足。(2)住院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严重程度、发作、住院频率普遍都比社区康复组患者严重。(3)相对较好的家庭功能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是一种保护性因素。2、本研究新观点:从心理、社会综合角度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发病,更可能和"个体内在需求与个体的内外环境供给"不匹配让个体主观体验到的压力程度(简称"供需冲突张力")有关。
肖艳红肖艳红胡嘉胡嘉胡满基安孝群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发病预后家庭功能
全科团队康复服务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研究全科团队参与的康复服务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疾病家庭负担及病耻感的影响。【方法】将上海市某区12个街镇120名社区慢性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街道为单位方便分组:干预组60人与对照组60人(对照组脱落1人),干预组每周接受由全科团队提供的主动式康复服务2次,共12周,对照组仅接受社区随访和一般康复指导治疗,在干预前及第4、8、12周对两组患者及家属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疾病家庭负担量表(FBS)、病耻感量表等进行评估,结果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干预前各项量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通过两两比较第8周末、12周干预组的PANSS总分、阳性因子分、一般精神病理分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或P<0.01),第12周干预组PANSS阴性因子分较照组显著下降(P<0.01);干预前后患者病耻感量表总分具交互效应(P<0.01);第8周家庭娱乐以及家庭总负担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科团队参与的社区康复服务提供更全面和多层次服务,可以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减少患者病耻感、增强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减轻疾病家庭负担。
陈优安孝群胡满基杜宇锋郑琰婷肖艳红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社区康复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
系列康复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系列康复治疗对住院慢性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病性状的疗效.方法:将符合人组标准的120名住院慢性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每周接受系列康复治疗2次,共12周,对照组仅接受住院期间的一般康复治疗,...
杜宇锋安孝群胡满基肖艳红吕梅朱慧莉蔡军
57例涉嫌暴力犯罪精神障碍患者的犯罪特征分析
2012年
目的探讨近十年纳入上海市刑事侦查总队的57例涉嫌暴力犯罪精神障碍患者的犯罪特征。方法采用自编调查表,对符合入组标准57例的犯罪学特征、人口学资料及疾病诊断资料进行收集与分析。结果男性多于女性,非婚状态多于在婚状态,初中及以下学历者多于高中及以上学历者,40岁及以下者多于40岁以上者,城市户籍多于农村户籍。37例定性为暴力犯罪,临时起意者多于有预谋者,且作案多无现实动机,暴力主要指向家人及熟人,且手段残暴者多见,同时又有近三分之一的暴力犯罪者将暴力指向自身。病种以精神分裂症居首,抑郁症或严重抑郁情绪者其次,应激相关障碍第三。结论精神障碍患者暴力犯罪具有无预谋性,突发及不可预测性,受疾病症状影响缺乏现实动机,自控力明显减弱,家人及熟人易成为其暴力指向对象,作案手段凶狠残暴,有慈悲杀人及过剩杀人、杀人后自杀现实。病种以精神分裂症居首,其次为抑郁症,再者为应激障碍,精神症状中以幻觉、妄想、抑郁、焦虑、易激惹危害为大。
肖艳红伍毅陈优马开军张晓东
关键词:暴力犯罪犯罪特征
康复治疗对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个人和社会功能疗效
目的 研究系列康复治疗对住院慢性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个人和社会功能的疗效.方法 1.对象研究对象2013年8月本院正在住院治疗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入组标准:(1)符合ICD-10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5];(2)经治...
安孝群陈圣祺肖艳红杜宇峰吕梅朱慧莉朱晓洁蔡军胡满基
利培酮联合镇肝熄风汤对老年初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及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观察利培酮联合镇肝熄风汤治疗老年初发性未用药物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血清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与认识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住院治疗的未用药物初发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利培酮口服,根据症状调节剂量;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镇肝熄风汤口服。2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2组临床疗效与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检测神经认知功能与血清神经生长因子与细胞因子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患者额叶、颞叶、顶叶的神经功能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因子(GFAP)水平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结论利培酮联合镇肝熄风汤治疗老年初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效果良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认知功能,调节血清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杜宇锋杜宇锋陈优陈晨肖艳红奚巍
关键词:利培酮镇肝熄风汤老年精神分裂症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