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肖晓彤

作品数:17 被引量:29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天文地球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生物标志
  • 5篇生物标志物
  • 5篇标志物
  • 5篇沉积物
  • 4篇表层沉积物
  • 3篇造口
  • 3篇排泄物
  • 3篇喷粉
  • 3篇喷口
  • 3篇全新世
  • 3篇垃圾
  • 3篇垃圾袋
  • 3篇海冰
  • 2篇多环芳烃
  • 2篇有机质
  • 2篇植物
  • 2篇气候
  • 2篇气候变化
  • 2篇弯头
  • 2篇污染

机构

  • 17篇中国海洋大学
  • 4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鲁东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国土资源部
  • 1篇国家海洋环境...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山东省海洋资...

作者

  • 17篇肖晓彤
  • 5篇张海龙
  • 4篇赵美训
  • 3篇唐瑞春
  • 3篇孙勇
  • 3篇韩雷
  • 3篇马君
  • 3篇徐浩然
  • 3篇傅圣雪
  • 3篇王玉珏
  • 2篇李莉
  • 2篇马启敏
  • 2篇程海鸥
  • 2篇刘珂
  • 1篇向荣
  • 1篇吴鹏
  • 1篇蒋辉
  • 1篇李莉
  • 1篇陶舒琴
  • 1篇杨作升

传媒

  • 2篇海洋地质与第...
  • 2篇海洋学报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环境科学
  • 1篇环境化学
  • 1篇第四纪研究
  • 1篇海洋环境科学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中国科学:地...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0
  • 1篇2009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胶州湾水体和表层沉积物营养环境现状及影响因素被引量:4
2022年
为了解胶州湾水体和表层沉积物营养环境状况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于2019年8月在胶州湾30个站位点采集了海水和表层沉积物样品,并于2021年5月在胶州湾沿岸采集了18个站位点的水样,对水体溶解无机态营养盐浓度和组成以及表层沉积物中总有机碳、总氮、总磷及生物硅含量和碳、氮稳定同位素(δ^(13)C、δ^(15)N)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胶州湾内水体和沿岸水体中溶解无机氮、溶解无机磷和溶解硅酸盐浓度空间分布相近,高值均位于湾东北部,主要受到河流输入和沿岸污水排放的影响,低值主要出现在湾中部和湾口处。结合近30年来的历史数据分析发现,胶州湾夏季营养盐浓度在1990−2008年期间呈持续上升的趋势,政府实施的污染物总量控制措施以及河流径流量下降使得2006年以来营养盐浓度呈现下降的趋势,该变化在空间上主要体现为大沽河氮、磷输入量的减少及其对应的湾西部营养盐高值的消失。胶州湾氮、磷营养盐输入的不平衡使得“磷限制”在2000年后逐渐加剧。胶州湾表层沉积物中总有机碳、总氮、总磷含量高值均集中于东北部和东部沿岸,结合生物硅和水体营养盐含量分析显示,这主要是河流与排污输入及其带来的高初级生产力造成的,沉积物生源要素与水体营养盐在空间分布上存在较好的耦合关系。沉积物粒度较粗对有机质保存的不利影响以及湾口较强的水动力作用共同导致了湾西部、中部以及湾口的生源要素含量较低。δ^(13)C以及二端元混合模型显示,胶州湾表层沉积物有机质来源总体以海源为主,平均占比为64%,东部沿岸受陆源输入影响较明显。δ^(15)N的空间分布显示,胶州湾表层沉积物中氮元素受到了海水养殖与污水排放的共同影响。水体和沉积物营养环境现状共同表明,对东北部河流和沿岸污水排放的控制是后期胶州湾污染治理的关键�
王猛王玉珏刘栋刘东艳刘珂张海龙肖晓彤
关键词:营养盐
可分隔式多功能厅音质控制研究
近年来,应中国国情需要,融合大型会议、学术报告、宴会及观演等多用途为一体的多功能厅得到迅速应用和普及。其中,可分隔式多功能厅利用轻质环保的活动隔断对空间进行弹性分割,不仅满足功能上的多变要求,还能实现空间上的“一厅多用”...
肖晓彤
关键词:多功能厅混响时间声学结构声学材料
生物标志物重建全新世以来黄海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时空变化被引量:1
2017年
现有研究对全新世以来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在黄海的时空变化还缺乏深入认识,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分析了C02和N05岩心中的生物标志物,并结合已发表岩心生物标志物数据,重建黄海全新世以来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化。在早全新世,长链烯酮相对比例(A/∑PB)和菜子甾醇相对比例(B/∑PB)低,甲藻甾醇相对比例(D/∑PB)高。较高的陆源有机质指标(TMBR′)值说明黄海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主要受陆源营养盐输入控制。在中全新世,A/∑PB升高,B/∑PB和D/∑PB减小,是由于高温高盐的黄海暖流入侵有利于颗石藻生长。在空间分布上,以ZY3、ZY2、ZY1和YE-2 4个站位组成的35.5°N断面区域烯酮相对比例大幅升高,西部站位C02与东部N05烯酮比例小幅上升,这是由于黄海暖流主轴流经35.5°N断面,该区域主要受黄海暖流控制,而其他区域仍受陆源营养盐输入控制。从早全新世到中全新世,B/∑PB(D/∑PB)高值相继出现在N05(C02)和C02(N05)区域,这是由于2个站位的控制因素不同,可能与黄海暖流主轴摆动和陆源物质的搬运有关。在晚全新世,A/∑PB继续升高,B/∑PB和D/∑PB减小。晚全新世东亚冬季季风增强使黄海环流体系加强,黄海暖流对颗石藻的影响进一步扩大。甲藻甾醇与菜子甾醇的相对比例(D/B)升高,可能是由于东亚冬季季风增强,使含有更多氮元素的大气物质沉降到黄海,有利于甲藻对硅藻的竞争。
吴珺洁袁子能向荣张海龙肖晓彤赵美训
关键词:生物标志物群落结构全新世
小清河专项治理对莱州湾环境和浮游植物的影响被引量:6
2022年
为了明确小清河流域专项治理对莱州湾环境因子和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于2018年8月(治理后丰水期)对莱州湾近海环境因子、叶绿素a(Chla)、浮游植物丰度和群落结构空间分布进行了综合调查.结果表明,小清河进行专项治理后调查海域可溶性无机氮(DIN)、可溶性无机硅(DSi)、NO_(3)^(-)和NO_(2)^(-)浓度明显降低,仅为临近2017年同期(专项治理前)的40.1%~60.4%;可溶性无机磷(DIP)和NH_(4)浓度则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分别是2017年同期的2.5倍和1.4倍.环境因子空间分布发生明显变化,小清河河口附近海域营养盐明显降低.浮游植物细胞丰度为21.5×10^(6) cell·m^(-3),与历史同期接近,但ρ(Chla)(2.43μg·L^(-1))明显降低;镜检法和浮游植物色素分类法均显示,莱州湾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明显,由硅藻占优势转变为硅、蓝藻共同占优势.小清河污染专项治理前莱州湾历史同期常见的旋链角毛藻(Chaetoceros curvisetus)、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和大洋角管藻(Cerataulina pelagica)等优势种占比明显降低,平裂藻(Merismopedia sp.)和针杆藻(Synedra spp.)等淡水优势种丰度明显升高.冗余分析(RDA)分析显示,小清河流域专项治理后主要浮游植物类群和优势种与氮营养盐、磷酸盐(负相关)和盐度(负相关)呈现明显的相关关系,说明河流径流输入营养盐浓度和结构的变化可能是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主要原因.
张晶晶王玉珏李凡刘珂王英于洋高彦洁肖晓彤吕振波
关键词:环境因子浮游植物污染治理
莱州湾沉积物主要有机物含量分布与来源解析
海洋沉积有机质主要是研究海洋沉积物中有机质组成、分布特征、生物来源以及有机质在早期成岩作用阶段的生物地球化学转换。正构烷烃广泛存在于现代海洋沉积物中,不同碳数的正构烷烃的相对丰度可以反映沉积物中有机质的来源和热成熟度。芳...
肖晓彤
关键词:表层沉积物正构烷烃多环芳烃
北冰洋海冰重建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1年
近几十年来,伴随着全球变暖和大气中CO2的增加,北极海冰的范围和厚度都显著衰减。数值模拟预测在未来20~50年,北冰洋中心海盆在夏季将可能成为无冰区。研究北冰洋海冰历史演变的沉积记录可以更清楚地了解现代海冰减少的控制机制并对预测未来变化趋势提供依据。文章回顾了北冰洋古海冰的重建方法,主要包括指标重建和数值模拟。用于重建古海冰的传统指标有IRD(Ice-Rafted Debris,冰筏碎屑)、微体生物化石以及地球化学指标等,北冰洋IRD和微体生物化石的记录表明北冰洋的海冰出现于大约47.5 Ma,永久性海冰出现于大约14 Ma,是北冰洋古海冰研究的重要发现。但是传统指标是间接指示海冰的变化且不能量化海冰,限制了北冰洋海冰历史演变的研究。近十几年来,海冰的直接指标IP25(Ice Proxy with 25 carbon atoms)的发展,是北极海冰历史演变研究从定性到定量的里程碑,通过与海冰数值模拟结合,首次验证了氧同位素6期北冰洋在陆架边缘存在冰间湖(Polynya)。近年来,最新的气候模式结果显示中全新世北极海冰变化可以影响中低纬度及北半球气候。未来研究中,北冰洋多指标沉积记录与数值模拟研究结合,可以使我们更清楚地了解海冰变化的控制机制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驱动。
张海龙肖晓彤
关键词:海冰气候变化数值模拟
造口电子肠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造口电子肠,包括接口管、上位袋、下位袋、数据筏和舱体,使用时上位袋的排泄物进口贴在患者造口周围的皮肤上,排泄物收集量达到三分之二时,将上位袋和下位袋连通;打开喷粉弯头喷口总成和喷液弯头喷口总成,打开排泄物...
傅圣雪马君唐瑞春韩雷孙勇刘耘耿诗尧马良志肖晓彤常晨牛小宇邱贤林徐浩然李钰桥
文献传递
生物标志物IP25在北极海冰变化重建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9年
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北极海冰覆盖面积持续减少,对全球的温盐环流、海洋生物化学过程和气候变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研究北极古海冰的变化可以使我们对北极环境有全面的认识,更准确地预测其未来的变化规律。近十年来,一种新发展的海冰生物标志物IP25(Ice Proxy with 25 carbon atoms)被广泛用于北极及亚北极的海冰重建。IP25是北极冰藻产生的一种高度分化的单不饱和类异戊二烯(HBIs),能够稳定地保存在海洋沉积物中。自从IP25被发现以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对其指示海冰变化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首先总结了重建古海冰的传统指标和限制性并介绍了IP25指示海冰的原理、由定性到定量的发展以及存在的局限性。然后归纳了利用IP25重建北极地区海冰分布和变化的实例研究,涵盖了北冰洋中心、陆架边缘海、河口以及亚北极地区不同空间海域,跨越了近现代、全新世、第四纪以及中新世不同时间尺度。其中,近现代的海冰重建结果与海冰的卫星观测数据取得了很好的相关性,为古海冰的重建提供了基础;古海冰的重建为数值模拟古气候以及预测未来海冰变化趋势提供了重要依据。
郝伟杰肖晓彤赵美训
关键词:海冰生物标志物古气候
极地峡湾有机碳来源和埋藏研究进展
2022年
峡湾是开阔海洋与陆地生态系统重要的连接区域,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峡湾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正发生剧烈的变化。峡湾的特殊地形以及生物地球化学特性使其成为有机碳埋藏和储存的重要区域。研究表明,全球峡湾的平均有机碳累积速率高达54 gC·m^(−2)·a^(−1),有机碳埋藏量为18×10^(12) gC·a^(−1),约占全球海洋有机碳埋藏量的11%,有巨大的储碳潜力。极地峡湾由于存在冰川作用,其沉积有机碳的输入、迁移转化和埋藏呈现与温带峡湾不同的特征。极地峡湾湾内以及各峡湾之间的沉积有机碳来源、组成和累积、埋藏速率均存在空间差异,湾内表现为由峡湾前端向湾口方向的梯度变化;各峡湾之间表现为有冰川的峡湾比无冰川的峡湾有更高的碳累积速率;沉积有机碳组成差异受到淡水和海水输入的影响。厘清峡湾沉积有机碳的来源对认识峡湾有机碳埋藏至关重要,通过测定总有机碳及单体化合物放射性碳同位素可实现对不同来源有机碳的定量估算。全球变暖使冰川快速消融,导致极地峡湾表现出不同的有机碳累积或埋藏特征,而在全球碳循环中,极地峡湾捕获和埋藏有机碳的能力是否能适应全球气候变化变得愈发重要。
万霞张海龙肖晓彤
关键词:沉积物气候变化
北大西洋北部全新世海冰变化及其对碳循环的影响
肖晓彤赵美训蒋辉郭志刚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