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耿保伟

耿保伟

作品数:24 被引量:112H指数:6
供职机构: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出血
  • 5篇脑出血
  • 4篇手术
  • 3篇外科
  • 3篇高血压
  • 2篇蛋白
  • 2篇动脉瘤
  • 2篇新型医患关系
  • 2篇血管
  • 2篇血管造影
  • 2篇血肿
  • 2篇亚低温
  • 2篇医患
  • 2篇医患关系
  • 2篇预后
  • 2篇造影
  • 2篇神经外科
  • 2篇重症
  • 2篇椎板
  • 2篇椎管

机构

  • 18篇重庆市涪陵中...
  • 6篇泸州医学院附...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24篇耿保伟
  • 10篇廖鹏
  • 9篇余政
  • 8篇张入丹
  • 7篇邓超
  • 6篇杨福兵
  • 6篇田劲
  • 6篇王剑波
  • 5篇李平
  • 4篇吴小波
  • 4篇张轶行
  • 3篇王海全
  • 2篇李中林
  • 2篇刁正文
  • 2篇董劲虎
  • 2篇顾应江
  • 1篇蒋敏
  • 1篇蒋敏
  • 1篇江涌
  • 1篇明扬

传媒

  • 4篇泸州医学院学...
  • 2篇血管与腔内血...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心脑血管病防...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中国CT和M...
  • 1篇西南军医
  • 1篇中国现代神经...
  • 1篇中国病原生物...
  • 1篇神经损伤与功...
  • 1篇中华保健医学...
  • 1篇中国卫生标准...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医学与法学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年份

  • 3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4
  • 2篇2012
  • 2篇2010
  • 4篇2009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脑出血患者血清中IL-6和TNF-α水平与患者神经功能及脑水肿体积的关系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研究脑出血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与患者神经功能及脑水肿体积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11月~2017年11月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收治的90例脑出血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清中IL-6和TNF-α水平,采用NIHSS评分评价患者神经功能,头颅CT测定患者脑水肿体积,探讨患者血清中IL-6和TNF-α水平与患者神经功能及脑水肿体积的关系,并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探讨血清中IL-6和TNF-α水平与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 TNF-α低水平患者治疗后7、14 d神经功能评分为(8.6±1.2)、(6.9±2.2)分,明显低于TNF-α高水平的患者;IL-6低水平的患者治疗后7、14 d神经功能评分为(8.9±1.2)、(6.5±1.6)分,明显低于IL-6高水平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TNF-α低水平患者治疗后7、14 d脑水肿体积为(21.6±3.5)、(9.8±1.9)分,明显低于TNF-α高水平的患者;IL-6低水平的患者治疗后7、14 d脑水肿体积为(22.3±2.6)、(8.9±2.4)分,明显低于IL-6高水平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TNF-α(P=0.012)、脑水肿体积(P=0.020)、IL-6(P=0.040)、出血量(P=0.008)、手术效果(P=0.010)是脑出血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脑出血患者血清中IL-6、TNF-α水平是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廖鹏耿保伟张小翠余政王剑波田劲邓超张入丹
关键词:脑出血白介素-6脑水肿肿瘤坏死因子-Α
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含量与脑挫裂伤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2016年
目的:探究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的浓度与脑挫裂伤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收治的62例脑挫裂严重的患者,将其按照严重程度分为4个等级,同时对患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法)检测血清中MMP-2和MMP-9的浓度,比较两者间的差异性。结果:脑挫裂伤越严重的患者,其MMP-2和MMP-9的浓度越高,其中Ⅱ级和Ⅰ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MP-2和MMP-9与脑挫裂伤的发展程度有一定的联系,脑挫裂伤越严重的患者血清MMP-2和MMP-9明越高,因此可以将其作为衡量脑挫裂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耿保伟廖鹏余政
关键词:基质金属蛋白酶脑挫裂伤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
多模态可视化教学在神外住院医师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讨多模态可视化教学手段对神经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40名神经外科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教学,实验组实施多模态可视化教学。比较两组教学满意度、神经外科临床理论知识成绩和神经外科临床实操分数。通过数据的比较,分析多模态可视化教学手段对神经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中的应用优势,为临床推广这种教学方式提供依据。结果实验组的教学满意度是(94.21±3.21)分,而对照组的教学满意度是(83.55±2.21)分。实验组的教学满意度比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实验组神经外科临床理论知识成绩、神经外科临床实操分数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外科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实施多模态可视化教学效果确切,在这种教学模式喜爱,可提高神经外科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掌握水平,且神经外科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对于这种教学模式的满意度高。
耿保伟张翔汤厅均廖鹏吴小波张轶行张入丹
神经生长因子在胶质瘤中的表达与意义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胶质瘤中NGF的表达,以10例瘤周正常脑组织为对照。结果:①NGF在各级别胶质瘤中均呈阳性表达,在正常脑组织中低表达,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729,P<0.001);②NGF在各级别胶质瘤中的表达有统计学意义(F=20.49,P<0.001),且其表达强度随病理级别的增加而增加(r=0.6977,P<0.0001);③NGF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及肿瘤大小无关,脑室肿瘤表达较其它部位低(χ2=8.336,P=0.015<0.05)。结论:NGF在胶质瘤细胞中的含量变化与胶质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能成为判断胶质瘤生物学行为、预测病人预后的重要指标,进一步深入研究其调节机制可能为胶质瘤的治疗开辟新的有用的方法。
刁正文李平耿保伟唐协林顾应江杨福兵
关键词:胶质瘤免疫组化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首次CTA检查阴性31例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首次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检查阴性的原因及治疗策略。方法对本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1月,首次CTA检查呈阴性的31例SAH患者的诊断、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1例(男性12例,女性19例)中29例再次CTA检查,发现动脉瘤7例,其中3例为小脑后下动脉瘤,2例大脑中动脉M3段动脉瘤,1例大脑前动脉A2段动脉瘤,1例大脑后动脉P3段动脉瘤;3例颅内动脉远端显示不清晰,怀疑动静脉畸形(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AVM)。再次CTA检查的22例阴性患者同期行DSA检查,发现前交通动脉瘤2例,均小于1.5mm;AVM3例;C5-7颈髓AVM1例;硬脑膜动静脉瘘1例。延期MRA检查7例,发现海绵状血管瘤3例。其余14例均无阳性发现,其中1例做了2次CTA,2次DSA,2次MRA检查,仍无阳性发现。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首次CTA阴性的原因较多,为提高诊断率及避免不必要重复检查,应根据CT平片上蛛网膜下腔出血特点确定合理的进一步检查手段。
李平杨福兵耿保伟董劲虎李定君黄昌仁陈礼刚王海全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动脉瘤脑血管造影CT血管造影
亚低温联合“梯度减压”改良手术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分析亚低温联合"梯度减压"改良手术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240例,分为标准组140例,改良组100例。改良组采用亚低温联合"梯度减压"改良血肿清除术,标准组采用亚低温联合标准大骨瓣血肿清除术。比较2组血肿清除率、手术并发症。随访6个月,比较2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及Barthel(BI)指数。结果:改良组血肿清除率高于标准组(P<0.05);术中脑膨出、术后迟发血肿及脑梗死发生率均低于标准组(P<0.05)。改良组GOS评分及BI评分均优于标准组(P<0.05)。结论:亚低温联合"梯度减压"改良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有效、安全。
耿保伟原茹艳廖鹏余政王剑波田劲邓超张入丹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亚低温血肿
脊髓刀刺伤并异物存留(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2009年
脊柱脊髓锐器伤合并异物存留在临床上不多见,其损伤特点、救治方法及预后均与闭合性损伤不同,以往文献资料描述甚少。我院于2009年4月收治1例,现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耿保伟杨福兵江勇李平王海全杨俊顾应江
亚低温治疗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UCH-L1、GFAP水平及预后的影响被引量:33
2017年
目的观察亚低温治疗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泛素羧基端水解酶-1(UCH-L1)、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及其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10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两组均积极行手术治疗,并加强吸氧、抗感染及脱水等治疗,及时纠正患者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后期可采用高压氧等治疗。观察组术后进行亚低温治疗,亚低温维持时间3~7 d。分别于入院时和入院后24、48、72 h及第5天取空腹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UCH-L1、GFAP;随访6个月,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价其预后。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清UCH-L1、GFAP水平比较,P均>0.05;两组治疗后24、48、72 h及第5天血清UCHL1、GFAP水平均下降(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时间点血清UCH-L1、GFA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预后良好率56.36%、病死率9.09%,对照组分别为29.09%、25.45%,两组比较P均<0.05。结论亚低温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可降低血清UCH-L1、GFAP水平,从而更好地改善患者预后。
耿保伟原茹艳廖鹏汪峰田劲余政
关键词:颅脑损伤亚低温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预后观察
椎管疾病手术后自体椎板、棘突的复位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对椎管内病变切除后行脊柱重建保持脊柱结构完整,避免椎板、棘突切除后脊柱的变形。方法:对2000年1月~2004年12月41例椎管病变,其中椎管内肿瘤35例,脊髓空洞症5例,血管畸形1例。采用整块切除、术后椎板、棘突复位固定,椎板、棘突切除数1~12个,平均2.8个。结果:经术后1~4年随访,30例完全恢复正常,9例明显改善,2例好转,无1例加重,41例患者脊柱序列均正常,无1例脊柱畸形和椎体滑脱者。结论:椎板、棘突重建术方法简单可靠,可在脊椎脊髓神经外科手术中运用推广。
杨福兵刁正文耿保伟王海全黄云华陈礼刚
浅析新型医患关系视角下的患者“知情不同意”被引量:2
2014年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当前新型医患关系背景下,患者的自我权利保护意识越来越强烈,加之其对高质量个体化医疗服务的要求,使得在医疗实践中由于患者知情不同意导致医方诊疗过程受阻的情况不断出现,给临床医师带来了新挑战。本文从"知情不同意"的法律内涵着手,归纳其类型并分析其原因,指出对不同医疗模式下患者知情不同意的规制对策,并对患者的知情不同意提出一些法律方面的思考。
原茹艳耿保伟
关键词:知情同意权知情不同意法律思考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