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文文
- 作品数:17 被引量:75H指数:5
- 供职机构:绍兴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学更多>>
-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12年
-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是急性胰腺炎中最常见的类型,占急性胰腺炎的15%-50%,病死率高达20%-35%,而胆管病变是引起ABP的主要原因,随着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技术不断提高,使得内镜下胆胰疾病的介入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我院对ABP患者在ERCP的基础上进行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鼻胆管引流术(ENBD)、胆总管取石术,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 罗文文
- 关键词: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急性胰腺炎鼻胆管引流术胆总管取石术
- 青年结肠癌的临床特点分析及早期预防
- 2013年
- 目的:分析青年人(≤35岁)结肠癌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开展早期预防注意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2007年6月绍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结肠癌青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机抽取同期收治的结肠癌老年人(≥60岁)患者80例,分别从临床特征、病理特点、分期、预后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青年组中有家族史者占15%,明显高于老年组5.0%(P<0.05)。青年组误诊率高达41.7%,明显高于老年组的8.8%(P<0.01);②两组患者均以血便或粘液血便、大便习惯改变为主要临床表现,青年组腹痛发生率明显高于老年组(P<0.01);两组患者病变部位均以乙状结肠和直肠为主,而青年组直肠癌的发病率明显高于老年组(P<0.01);③青年组低分化、未分化腺癌、粘液腺癌、印戒细胞癌占71.7%,明显高于老年组33.4%(P<0.01);青年组Duke分期C、D期占80%,明显高于老年组37.5%(P<0.01);④青年组的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64.9%、21.1%、12.3%,均明显低于老年组的87.7%、56.2%、31.5%(P<0.01,P<0.01,P=0.01)。结论:青年结肠癌恶性程度高、分期晚、进展迅速、容易误诊、预后不良,故应加深对结肠癌的认识,积极开展早期预防,提高临床患者生存率。
- 罗文文赵洁傅云仙
- 关键词:癌症结肠癌
-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浆FPA、F1+2、AT-Ⅲ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 秦月花傅文安王丽敏张凯杰罗文文骆泉潘颖颖王兴木朱美丽楼玉英
- 简要技术说明及主要技术性能指标:该项目为绍兴市科技计划一般科研项目,编号为2009A33008,属于临床医学科研项目。该研究选择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20例,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20例,正常对照组20...
- 关键词:
-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抗凝治疗
-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浆FPA、F1+2、AT-Ⅲ的变化及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浆FPA、F1+2、AT-Ⅲ的变化及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30例活动期UC患者、20缓解期UC患者及20例对照者的血浆纤维蛋白肽A(FPA)、凝血酶原片段1+2(F1+2)、抗凝血酶-Ⅲ(AT-Ⅲ)水平。结果:血浆FPA、F1+2水平活动期UC高于缓解期UC及对照组、缓解期UC高于对照组;AT-Ⅲ水平活动期UC低于缓解期UC及对照组、缓解期UC低于对照组,各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活动期UC患者随着疾病严重度加重及病变范围扩大,血浆FPA、F1+2水平升高(P<0.05)、血浆AT-Ⅲ水平下降,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FPA与AT-Ⅲ、F1+2与AT-Ⅲ的变化存在负相关(P<0.05)。结论:UC患者处于明显的血栓前状态,FPA、F1+2、AT-Ⅲ水平的变化与疾病活动性、疾病严重程度及病变累及范围有关。
- 秦月花王兴木潘颖颖罗文文傅文安薛惠谢伟萍
-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纤维蛋白肽A凝血酶原片段1+2
- 内镜早期治疗43例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
- 2011年
- 目的评估内镜早期治疗对胆总管下段结石引起的胆源性胰腺炎(ABP)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86例胆总管下段结石引起ABP患者随机分为内镜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入院后均采用抗酶、抑酸、抗感染及营养支持等方法治疗,内镜组患者在入院诊断明确后即行经内镜胰胆管造影取石术,取出胆总管下段结石,比较72h后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影像学评级差异及血清淀粉酶、IL-6、TNF-α水平差异。结果 治疗72h后,对照组患者有效率为67.4%,内镜组患者有效率为86.0%,内镜组患者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内镜组患者血清淀粉酶、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CT影像学分级评分低于对照组。结论 胆总管下段结石引起的ABP早期采用内镜治疗,能够缓解胰腺的持续损伤,减少炎性介质的持续释放,改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 罗文文王守光
- 关键词:胆源性胰腺炎胆总管结石内镜血淀粉酶IL-6TNF-Α
-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浆FPA\F1+2\AT—III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 2011年
-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是一种局限于结肠的慢性肠道炎症,易累及直肠及不同部位的邻近结肠。近年的研究发现,UC患者与缺血性心脏病及糖尿病患者相似,也存在血栓并发症形成的潜在危险,其发生静脉栓塞的概率是正常人群的3倍。血栓栓塞是UC患者比较严重的并发症,是造成病情恶化、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 秦月花王兴木潘颖颖罗文文傅文安薛惠谢伟萍
-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F1+2FPA血栓并发症血浆缺血性心脏病
- 结肠息肉高频电下摘除术后并发症预防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减少结肠息肉高频电下摘除术后并发症的方法。方法采用Olympus240电子肠镜、ER-BEicc200高频电发生器、圈套器、电凝器和金属夹对245例结肠息肉行高频电息肉摘除术。结果245例手术中,2例发生并发症(1例发生延迟性出血,1例穿孔并发),症发生率0.82%;其余243例无术后并发症。结论结肠息肉高频电下摘除术虽有产生并发症的可能,但只要准备充分,操作得当,还是可以控制的。
- 罗文文骆泉潘柏森
- 关键词:结肠息肉并发症
- 胃镜诊断钩虫病31例分析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用胃镜诊断十二指肠钩虫病,且就此类钩虫形态及特点进行描述。方法本组患者全部经胃镜检查,采用Olympus电子胃镜发现十二指肠钩虫一至数十条不等。结果本组45 564例中发现钩虫31例占0.068%,首次检查发现钩虫病29例,2例为复查时发现。1例患者同时有贲门癌,6例患者同时患有溃疡,24例患者同时患有胃炎。结论内镜检查是诊断十二指肠钩虫病的一种可靠手段。
- 罗文文骆泉潘柏森
- 关键词:十二指肠钩虫病胃镜
- 721例无痛肠镜检查结果分析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探讨无痛肠镜检查的优点。方法对本院2004年8月至2006年11月721例无痛肠镜术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部患者术中无知晓,术后无痛苦回忆;对检查过程满意度高。其中成功进镜到回盲部659例(91.4%)。正常的424例(58.4%),大肠癌52例(7.2%);结肠炎54例(7.4%);大肠息肉138例(19.1%);结肠憩室4例(0.6%);肠镜下高频电息肉摘除术17例(2.3%)。无痛肠镜操作的成功率及大肠息肉的发现率明显高于普通肠镜检查(P<0.01)。结论无痛肠镜可提高肠镜可检查的成功率,有利于大肠息肉等癌前病变及早期癌的发现,提高大肠肿瘤的治疗效果及病人的生存质量。
- 骆泉罗文文潘柏森
- 关键词:无痛肠镜
- 375名护士功能性胃肠病患病情况的调查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 调查护士群体功能性胃肠病(FGID)的患病情况,分析其患病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3年1月-6月行健康查体的护士375人,进行消化系统症状问卷调查,评估相关心理情绪量表(抑郁和焦虑自评量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和工作疲倦感量表、睡眠质量评估量表).结果 375名护理人员中,共68例确诊为FGID,患病率为18.1%.各亚型中患病率居前3位的为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胃食管反流病,患病率分别为30.9%、29.4%和25%.急诊与重症监护室护士、普通科室护士的FGID患病率分别为25.0%、18.5%,均明显高于门诊科室护士(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GID组的抑郁、焦虑总分以及压力源、疲倦感、睡眠质量等相关量表总分均明显高于无FGI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护士群体的FGID患病与焦虑、抑郁、压力、疲劳等负性情绪相关,通过压力调节及心理指导有望减少其患病率.
- 赵洁罗文文楼玉英
- 关键词:护士功能性胃肠病患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