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小华

作品数:6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历史地理
  • 2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篇大王
  • 1篇竹简
  • 1篇名物
  • 1篇名字

机构

  • 6篇重庆中国三峡...

作者

  • 6篇罗小华

传媒

  • 1篇四川文物
  • 1篇中原文物
  • 1篇长江文明
  • 1篇中国国家博物...
  • 1篇人文论丛
  • 1篇湖南省博物馆...

年份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曾侯乙墓竹简墨丁研究
2011年
曾侯乙墓竹简中,符号“●”十分常见。整理者对其功能、相对位置、形状等特征有详细描述:“’●’主要用在提示,多出现在一段文字的开头提到御车人名及其官职的部位。这种标识的形状很不规则,有的圆,有的扁,少数像黑三角。
罗小华
关键词:竹简名字
“羊车”补说被引量:2
2013年
传世文献中,关于"羊车"有7种解释。其中,"辇车"的说法得到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遣策的证实,而"驾羊之车"不仅见于《说文解字》,在考古发掘中也有实物出土。包山楚简中的"羊车"尚难定论。
罗小华
“戴羽”、“被羽”与“戴毦”被引量:1
2014年
学者多认为传世文献中"戴羽"、"被羽"和"负羽"都是指将羽毛置于背部。本文将传世文献、出土文献与考古实物结合起来考虑,认为"戴羽"是指将羽毛置于头上;"被羽",即"负羽",是将羽毛置于背部。根据传世文献的记载,"戴毦"可能指牦牛尾制作的饰物。
罗小华
释“句”
2014年
上博四《柬大王泊旱》简14中有一形体作'■',整理者最早将其释为'句'。后来有诸多学者对其进行改释。本文将该字形体与《古文四声韵》中所收'句'、'呴'二字形体放在一起进行对比,证明此字确为'句',于简文中可读为'呴',典籍中或作'嘘',训为'叹息'。
罗小华
楚简名物选释三则
2013年
楚简中,有三个与'睪'相关的形体——'睪'(包山简259)、'■'(信阳简2—02)、'■'(仰天湖简9)。根据文献记载,前两者可能都应该读为'舄',指加木底的鞋子;'■'则读为'■',指白黑色。
罗小华
释韐
2012年
信阳简2-013中记有"■",有学者认为是"袷"的假借字,字或作"裌",指"夹衣"。本文综合传世文献的记载,将"■"字释为"■","士"一级用于祭祀的"蔽膝"。简文中的"帛里"指蔽膝的里层用帛制作;"组■"指蔽膝上的系带用组制作。
罗小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