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小华
- 作品数:7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rhG-CSF对骨髓采集物中记忆T细胞上黏附分子表达的调节作用被引量:2
- 2009年
- 本研究主要探讨人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骨髓采集物记忆T细胞上黏附分子表达的调节作用。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稳态骨髓(SS-BM)和rhG-CSF预激的骨髓(G-BM)中CD4+、CD8+T细胞百分比及其记忆细胞表面黏附分子CD49d、CD54、CD62L和CD11a的表达。结果显示:rhG-CSF应用后骨髓采集物中CD4+、CD8+T细胞在淋巴细胞中的比例明显降低(p<0.001),记忆T细胞的比例没有明显变化;CD49d在CD4+和CD8+T细胞的表达百分比显著下降(p<0.05),但在记忆T细胞的表达百分比没有明显的变化;CD54在CD4+及其记忆T淋巴细胞和CD8+T淋巴细胞的表达百分比明显降低(p<0.05),而在CD8+记忆T细胞的表达百分比没有明显变化;CD62L在CD4+、CD8+及其记忆T细胞的表达百分比显著下降(p<0.01);CD11a在CD4+及其记忆T细胞的表达百分比明显降低(p<0.05),而在CD8+及其记忆T细胞的表达百分比没有明显变化。结论:rhG-CSF部分下调骨髓中CD4+、CD8+以及相应的记忆T细胞上黏附分子表达。
- 霍明瑞常英军赵翔宇罗小华黄晓军
- 关键词:黏附分子记忆T细胞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 rhG-CSF动员的外周血采集物与稳态骨髓中CD4^+CD8^+初始及记忆T细胞亚群的比较被引量:2
- 2008年
- 本研究探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动员的外周血采集物(G-PB)与稳态骨髓(SS-BM)中CD4+、CD8+初始、记忆T细胞亚群的差异。依据细胞表面CD45RA和CD62L的表达将CD4+、CD8+T细胞划分为初始T细胞(naive,CD45RA+CD62L+)、中心记忆T细胞(central memory,TCM,CD45RA-CD62L+)、效应记忆T细胞(effector memory,TEM,CD45RA-CD62L-)、终末分化效应记忆T细胞(terminally differentiated effector memory,TTD,CD45RA+CD62L-)。用流式细胞仪测定G-PB与SS-BM中CD4+、CD8+初始和记忆T细胞的比例组成,并计算每微升采集物中各细胞亚群的绝对数量。结果表明:G-PB中CD4+、CD8+T细胞的比例组成及CD4+/CD8+比值均高于SS-BM(p<0.05);G-PB中CD4+初始T细胞的比例显著低于SS-BM(p<0.001),而CD4+TEM比例显著高于SS-BM(p<0.001);G-PB中CD8+初始和记忆T细胞亚群的比例与SS-BM无显著差异(p>0.05);与SS-BM相比,G-PB中CD4+CD62L+T细胞的比例明显降低(p=0.001),每微升G-PB移植物中的各淋巴细胞亚群均明显高于SS-BM(p<0.001)。结论:G-PB与SS-BM中CD4+、CD8+初始和记忆T细胞亚群在相对和绝对数量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可能影响G-PB和SS-BM移植后急性、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及其程度的异同。
- 霍明瑞赵翔宇常英军罗小华黄晓军
- 关键词:CD4^+T细胞CD8^+T细胞初始T细胞记忆T细胞
- 人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后采集骨髓对健康供者外周血采集物成份的影响被引量:5
- 2008年
- 本研究探讨健康供者体内应用人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后采集骨髓对外周血采集物成份的影响。62例健康供者皮下注射rhG-CSF5μg/(kg·d),连用5天,其中31例供者在第4、5天分别采集骨髓和外周血采集物(A组);另31例供者于第4、5天均单采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B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供者外周血采集物中的淋巴细胞、CD3+、CD3+CD4+、CD3+CD8+、CD14+、CD34+细胞以及CD3+CD4-CD8-T细胞的数量。结果显示,A组供者每微升外周血采集物中单个核细胞中CD3+、CD3+CD4+、CD3+CD8+、CD14+、CD34+细胞以及CD3+CD4-CD8-T细胞的中位含量分别1.56×105μl、8.56×104μl、6.12×104μl、3.38×104μl、2.27×104μl、3.83×104μl、744μl及3588μl,与B组的1.40×105μl、7.34×104μl、5.32×104μl、3.06×104μl、1.83×104μl、3.21×104μl、554μl及3120μl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外周血采集物中CD4+细胞与CD8+细胞的比值[1.52(0.54-2.87)]、单核细胞与CD3+细胞的比值[0.57(0.15-1.64)]以及CD3+CD4-CD8-T细胞与CD3+细胞[0.064(0.018-0.673)]的比值与B组[1.68(0.31-3.35)]、[0.59(0.18-1.25)]、[0.063(0.021-0.136)]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供者体内应用rhG-CSF后采集骨髓对外周血采集物成份无影响,对rhG-CSF动员的同一健康供者可单独采集骨髓、外周血采集物或同时采集两种采集物以满足临床移植的需要。
- 常英军赵翔宇霍明瑞罗小华黄晓军
- 同胞HLA全相合骨髓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混合移植后血液病患者CMV特异性T细胞免疫重建规律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探讨同胞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全相合骨髓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混合移植(allo—HSCT)后CMV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CTL)的重建规律。方法选取17例接受allo—HSCT的血液病患者,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移植后CMV特异性CTL及其亚群数量,酶联免疫斑点(ELISPOT)法检测重建CTL分泌IFN一^y的功能,采用基因扫描方法对移植后受者TCRv[3亚家族进行克隆性分析,并研究CTL重建与CMV感染的关系。结果移植受者CMV特异性CTL数量和功能均可在移植后30d重建至正常对照水平,并且在移植后12个月TCRVB亚家族已大部分呈多克隆表现。随访期间该组患者移植后CMV感染发生率为35.83%(17.91%~63.10%),均未发生CMV病,当发生CMV感染时外周血CMV特异性CTL中枢记忆T细胞(CD45RO’CD62L’)亚群数量明显增多。结论血液病患者接受同胞HIJA相合骨髓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混合移植后,其CMV特异性CTL数量及功能均能早期重建,CMV感染和CMV病发生率较低。
- 罗小华常英军霍明瑞李丹黄晓军
- 关键词:HLA抗原免疫
- 供者特征对rhG-CSF动员的外周血和骨髓混合移植物中免疫细胞组成的影响
- 2009年
- 霍明瑞常英军赵翔宇罗小华黄晓军
- 关键词:RHG-CSF动员供者来源细胞组成移植物外周血骨髓
- rhG-CSF动员的健康供者骨髓采集当天外周血中单核细胞数量和骨髓采集物中CD34^+细胞数量关系的研究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探讨人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动员的健康供者骨髓采集当天外周血循环中单核细胞数量和骨髓采集物中CD34+细胞数量的关系。方法以2004年6月至2007年7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53名亲缘健康供者为研究对象,所有供者均皮下注射rhG-CSF5μg/(kg·d),连续5d,第4天和第5天分别采集骨髓和外周血。骨髓采集前用EX2100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外周循环血常规,流式细胞仪测定骨髓采集物中的CD34+细胞数量。结果rhG-CSF动员的53名供者骨髓采集当天的每微升外周血单核细胞的数量为(896±424)个。每微升骨髓采集物中的CD34+细胞是(84±45)个,CD34+细胞总量为(8.22±4.84)×107。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每微升外周血循环中的单核细胞数量与每微升骨髓采集物中CD34+细胞的量(r=0.573,P<0.01)、CD34+细胞总量(r=0.586,P<0.01)呈正相关关系;逐步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外周血循环中的单核细胞数量与每微升骨髓采集物中CD34+细胞的量(β=0.568,P<0.01)及CD34+细胞的总量(β=0.462,P<0.01)呈正相关关系。结论rhG-CSF动员的健康供者骨髓采集当天外周血循环中单核细胞数量是一项预测骨髓采集物中CD34+细胞数量的简易、可行的指标。
- 常英军霍明瑞赵翔宇罗小华黄晓军
- 关键词:人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 健康供者特征对rhG—CSF预激的骨髓采集物CD34^+细胞和T细胞亚群的影响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探讨健康供者特征对rhG—CSF预激的骨髓(G—BM)采集物造血和免疫细胞成分的影响。方法150名健康供者体内应用rhG—CSF 5μg·kg^-1·d^-1连续4~5d,第4,5天采集骨髓和外周血,用流式细胞术测定G—BM采集物中的CD3^+、CD3^+CD4^+、CD3^+CD8^+、CD14^+、CD34^+细胞以及CD3^+CD4^-CD8^-调节性T细胞的数量,并分析供者性别、年龄、体重、是否妊娠等特征对G-BM成分的影响。结果150名健康供者G—BM所含有核细胞,淋巴细胞,CD3^+、CD3^+CD4^+、CD3^+CD8^+、CD14^+、CD34^+细胞以及CD3^+CD4^-CD8^-调节性T细胞的中位值分别为31050(12200~58100)、2122(506-6618)、1344(307—4791)、692(145~3038)、616(112—2575)、986(265—2958)、63(11—505)和83(9—390)/μl。年龄≤38岁的供者G-BM中的有核细胞、CD34^+细胞以及CD3^+CD4^-CD8^-调节性T细胞的数量分别为33800(18600~57100)、76(22~505)和97(11~380)/μl,显著高于年龄〉38岁的供者[分别为28000(12200~58100)、49(11—220)和65(9—389)/μl],P值分别为〈0.05,〈0.001和0.001。外周血单核细胞计数〉0.37×10^9/L的供者G—BM中有核细胞的数量[33550(12200—57100)/μl]显著高于≤0.37×10^9/L的供者[27150(13800~58100)/μl](P=0.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和外周血单核细胞是G—BM中有核细胞采集量的影响因素[HR值分别为0.41和2.87;P值分别为0.01和0.003];年龄是G—BM中CD34^+细胞采集量的唯一影响因素(HR=0.26;P值=0.001);年龄还是G—BM中CD3^+CD4^-CD8^-调节性T细胞数量的影响因素[HR值为0.31;P=0.001]。结论年龄是影响G—BM中有核细胞、CD34^+细胞和CD3^+CD4^-CD8^-调节性T细胞采集数量的因素,年龄≤38岁的供者更易采集满足临床需要的有核细胞和CD34^+细胞;外周血单核细胞〉0.37×10^9/L的供者采�
- 常英军赵翔宇霍明瑞罗小华黄晓军
- 关键词: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CD34^+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