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程肖蕊

作品数:18 被引量:82H指数:7
供职机构:解放军军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委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农业科学
  • 6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野菜
  • 4篇野大麦
  • 4篇大麦
  • 3篇原生质
  • 3篇原生质体
  • 3篇植物
  • 3篇质体
  • 2篇盐碱
  • 2篇药用
  • 2篇药用价值
  • 2篇野菜资源
  • 2篇幼根
  • 2篇幼叶
  • 2篇愈伤
  • 2篇愈伤组织
  • 2篇原生质体培养
  • 2篇栽培
  • 2篇质膜
  • 2篇质膜透性
  • 2篇食用

机构

  • 10篇解放军军需大...
  • 5篇解放军农牧大...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长春师范学院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杭州师范大学
  • 1篇前郭县草原管...

作者

  • 17篇程肖蕊
  • 17篇李彦舫
  • 8篇杨柏明
  • 6篇张亚兰
  • 4篇张亚兰
  • 3篇杨松涛
  • 2篇陆一鸣
  • 2篇庞劲松
  • 2篇杨松涛
  • 2篇杨松涛
  • 1篇李喜文
  • 1篇何正飚
  • 1篇曹明富
  • 1篇白杰英
  • 1篇韩丽娟
  • 1篇沈景林
  • 1篇郭文场
  • 1篇张成武

传媒

  • 3篇植物杂志
  • 2篇特种经济动植...
  • 2篇植物生理学通...
  • 2篇吉林农业大学...
  • 1篇植物学通报
  • 1篇吉林农业科学
  • 1篇吉林畜牧兽医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西北农业大学...
  • 1篇吉林教育科学...

年份

  • 1篇2004
  • 4篇2002
  • 4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8
  • 2篇1997
  • 2篇1996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辽东楤木的组织培养被引量:5
2001年
程肖蕊杨柏明李彦舫
关键词:愈伤组织
蹄叶橐吾的栽培技术被引量:5
2002年
杨柏明李彦舫程肖蕊郭文场
关键词:栽培技术育苗移栽田间管理
原生质体培养在作物改良中的应用被引量:1
1996年
论述了原生质培养在作物改良实践中的应用,尤其是在遗传转化和体细胞杂交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
程肖蕊杨松涛李彦舫
关键词:原生质体转基因体细胞杂交
CO_2浓度升高对禾本科植物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被引量:1
1996年
对CO_2正常浓度(体积分数为3.5×10^(-4))和CO_2倍增(体积分数为7.0×10^(-4))条件下,小麦、半野生小麦等12种禾本科植物苗期的平均株高、鲜重、茎秆直径、根的直径等生长指标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种类植物的作用不同。总体上看,CO_2浓度升高,使C_3种类比C_4种类植物的平均株高、鲜重、根直径有较明显增加;野生种类茎秆直径的增加幅度小于栽培种类。
张亚兰程肖蕊杨柏明杨松涛李彦舫
关键词:禾本科植物幼苗生长发育
耐盐碱短芒大麦育种方法及其研究进展
本文对优良牧草短芒大麦进行了系统的抗性育种研究。利用经Co物理诱变种子、EMS诱变和耐盐反复筛选后已稳定6代的短芒大麦耐盐碱突变体N、T、T、T及其亲本野生短芒大麦为材料,对其进行耐盐碱生理生化指标(脯氨酸、质膜透性)测...
李彦舫陆一鸣张亚兰程肖蕊白杰英
关键词:脯氨酸质膜透性RAPD
食药俱佳植物——牛蒡被引量:13
2001年
程肖蕊李彦舫
关键词:牛蒡菊科食用价值药用价值
靖宇县松阳平岗的野菜资源被引量:1
2001年
李彦舫杨松涛杨柏明程肖蕊何正飚
关键词:野菜资源根菜类
野大麦幼根的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被引量:8
1997年
以野大麦(Hordeumbrevisubulatum(Trin.)Link)的幼根为外植体,采用MS培养基附加不同浓度的2,4-D诱导愈伤组织,结果以2,4-D4.0mg/L为最佳。以较低浓度2,4-D培养基进行愈伤组织的继代。在MS培养基附加2,4-D1.0mg/L+6-BA0.1mg/L,以极低的频率分化出芽,再在附加IAA0.5mg/L+6-BA2.0mg/L+KT1.0mg/L+Sucrose20g/L上的MS培养基上生根,最终再生成完整植株。
程肖蕊张亚兰杨松涛李彦舫
关键词:大麦野大麦愈伤组织植株再生
军需1号野大麦品种选育研究被引量:10
2004年
本研究根据植物细胞全能性的理论,以吉林省前郭县草原的野大麦为材料,利用组培化学诱变和系统选育技术,筛选出耐盐碱野大麦育种的新品系和新材料。通过几个点的品种比较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观测新品系的植物学性状、生物学特性、生产性能和抗逆性,并进行相关指标的分析比较。经过10多年的选育研究,形成了性状稳定、生产性能高、适应性强的军需1号野大麦原原种,并报国家品种审定,获国家品种证书。
李彦舫沈景林李喜文张亚兰程肖蕊杨柏明张成武
关键词:化学诱变系统选育栽培要点
野大麦幼叶组织培养被引量:7
1997年
张亚兰程肖蕊李彦舫
关键词:大麦野大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