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浔
- 作品数:82 被引量:160H指数:7
- 供职机构:南昌市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分开切口小梁切除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
- 2002年
- 目的 :探讨表麻下分开切口小梁切除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 (三联术 )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在表麻下 ,分开切口对 30例 (30只眼 )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行三联术。结果 :术前平均眼压 :2 6 .2 8mmHg ,术后随访平均眼压降至 (13.83± 1.2 8)mmHg ,术后矫正视力≥ 0 .5者 2 5例 (占 83.3% ) ,术后早期并发症 :角膜水肿10只眼 (33% ) ,浅前房 2只眼 (15 % ) ,脉络膜脱离 1只眼 (3% )。结论 :在表麻下分开切口行三联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 ,具有视功能恢复快 ,降压效果稳定 。
- 鲁宇容石浔郭海科
- 关键词:表麻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小梁切除术白内障
- 生物羊膜在兔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中的实验研究
- 2009年
- 目的探讨生物羊膜植入在兔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NPTS)中的抗瘢痕作用。方法选取新西兰白兔14只28眼,每只兔双眼均行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随机选取1眼,将4mm×12mm生物羊膜植入巩膜瓣和结膜瓣下(实验组),另一只眼为对照组。观察术后结膜、角膜、前房及滤过泡情况;并于术后10、20d分别处死4、10只白兔取眼球手术区组织HE染色,于光镜、电镜下观察瘢痕形成情况。结果术后10d实验组12只眼(85.2%)见弥散的滤过泡,对照组9只眼(64.3%)见滤过泡,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0d,实验组8只眼(80.0%)有滤过泡,对照组2只眼(20.0%)有滤过泡,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检查显示:实验组滤过区纤维组织明显减少,术后20d仍有空腔存在;对照组滤过区见大量纤维瘢痕组织形成,术后20d滤过腔基本消失。结论生物羊膜在兔眼NPTS中有抗瘢痕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动物实验基础。
- 魏庆华石浔李颖洁王永波
- 关键词:生物羊膜非穿透小梁切除
-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联合治疗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评价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IVTA)联合视网膜激光对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疗效。方法:将黄斑部出现微血管瘤的DME患者25例(32眼)随机分为A、B、C、D组,每组8眼。A组行单纯倍频532激光光凝治疗,B组行倍频532激光光凝联合经瞳孔温热疗法,C组行倍频532激光光凝联合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治疗,D组行倍频532激光光凝、经瞳孔温热疗法加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治疗,C、D组在激光治疗后1周行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4 mg。观察4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3、6个月视力、眼压、黄斑中心凹厚度(FT)。结果:4组患者治疗前视力、眼压、黄斑中心凹厚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治疗后1、3、6个月,视力、眼压、黄斑中心凹厚度:A组与B组、C组与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分别与C、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光联合曲安奈德玻璃体注射、激光、经瞳孔温热疗法联合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治疗DME效果优于单纯激光和激光联合经瞳孔温热疗法。
- 王永波石安娜石浔刘维锋
- 关键词: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曲安奈德激光光凝经瞳孔温热疗法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 白内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向超声乳化术转型中的技术转变体会
- 2010年
- 目的:探讨白内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向超声乳化术转型中的技术转变。方法:对2009年4月—2009年12月"光明工程"中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转型期193例193眼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期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吸除术患者43例48眼作对照。结果:对照组术后第1日裸眼视力大于或等于0.5的比例高于治疗组(P<0.05),术后第1周、第1个月裸眼视力大于或等于0.5及术后第1个月最佳矫正视力大于或等于0.5的比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术后主要并发症比率均低于治疗组(均P<0.05)。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向超声乳化术转型中,因技术差异较大,发生后囊破裂和角膜内皮水肿的几率较高,转型此手术要有熟练的显微手术基础、处理并发症的能力和一定的设备条件。
- 鲁宇容石浔俞方良郭海科
- 关键词:超声乳化术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白内障摘除术
- 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探讨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4例(50只眼)和对照组46例(50只眼)。试验组使用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照组使用常规超声乳化术,观察两组术后视力、平均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平均角膜散光度、平均手术源性散光度。结果术后第1天、第7天及第30天的视力/〉0.5比例分别是:试验组60%、72%、88%;对照组46%、62%、84%;术后第7天、第30天试验组平均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平均角膜散光度和平均手术源性散光度术后第7天和第30天对照组均大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双手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是一种新型的手术方法,具有安全、有效、微创地临床特点。
- 俞方良易昀敏兰绪达石浔游小华徐月圆
- 关键词:白内障手术源性散光
-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早期激光光凝治疗的临床观察
- 目的:探讨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早期激光治疗的效果。方示:按发病时间将患者分为激光组,病程短于3个月的早期组(18例18眼)、病程大于3个月的
- 王永波石安娜石浔
- 关键词:分支静脉阻塞激光光凝治疗
- 文献传递
- 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态学分析及单次光动力治疗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分析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图像特征,并观察单次光动力治疗(photo-dynamic therapy,PDT)治疗CNV的临床效果。方法确诊病理性近视CNV患者12例13眼,进行单次PDT治疗,随访1~24个月,平均7.7个月,观察PDT前后症状、视力以及CNV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吲哚菁绿脉络膜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眼底照像的变化,探讨CNV的形态学特征及PDT治疗效果。结果 60.0%眼视物变形症状减轻或消失。末次随访时84.6%眼保持PDT前裸眼视力或不同程度提高。OCT将CNV分为类圆形、纺锤形、不规则形及色素上皮下型;结果示8眼类圆形CNV经过PDT治疗后6眼(占总数的46.2%)CNV瘢痕形成、2眼(占总数的15.4%)无改善,其他型CNV5眼(占总数的38.5%,包括纺锤形、不规则形及色素上皮下型)经过PDT后CNV消退。眼底血管造影示92.3%眼荧光素渗漏减弱或消退,7.7%眼荧光素渗漏未见减弱。眼底照像可见69.2%眼有Fuch斑;30.8%眼有灰色、扁平、较小病灶,相应处CNV形成;30.8%可见黄斑新鲜出血。结论 OCT对病理性近视CNV形态分型、观察具有重要意义;单次PDT具有抑制或消退CNV的作用和稳定视力的临床效果。
- 刘维锋石安娜金昱石浔曾瑛
- 关键词:光动力治疗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 不同角膜Q值分布特征
- 钟翔石浔徐月园蔡淑红
- 近视眼角膜Q值分布特征研究
- 熊公平刘维锋石浔唐焱
- 27例眼眶眶骨骨折的临床治疗及观察
- 目的分析眼眶眶骨骨折的临床特点,探索有效的手术时机和指征。方法分析27例眼眶骨折患者不同骨折部位,骨折大小,嵌顿软组织及眼肌情况,复视状况,选择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结果 16例非手术治疗患者眼球运动及复视完全改善。11...
- 钱筱英钟翔石浔陈蔷娟
- 关键词:眶骨骨折眼眶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