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心病
  • 5篇冠心病
  • 3篇动脉
  • 3篇心肌
  • 3篇介入
  • 3篇梗死
  • 3篇SICAM-...
  • 2篇心肌梗死
  • 2篇心脏
  • 2篇性细胞
  • 2篇血管
  • 2篇血流
  • 2篇血清
  • 2篇粘附分子
  • 2篇细胞
  • 2篇细胞间
  • 2篇细胞间粘附分...
  • 2篇介入治疗
  • 2篇可溶性细胞
  • 2篇可溶性细胞间...

机构

  • 11篇大庆龙南医院
  • 2篇佳木斯大学附...
  • 2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佳木斯大学

作者

  • 13篇白焱
  • 6篇冯雪影
  • 5篇吴海霞
  • 5篇王成全
  • 4篇邓立菊
  • 3篇牟春平
  • 3篇杨光远
  • 2篇周珩
  • 2篇张洪亮
  • 2篇仇英华
  • 1篇李剑
  • 1篇王继阳
  • 1篇周典贵
  • 1篇袁玉英
  • 1篇付跃超
  • 1篇惠凯
  • 1篇孔繁和
  • 1篇王树祥
  • 1篇付鑫
  • 1篇李佳

传媒

  • 6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卒中与神经疾...
  • 1篇大医生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7
  • 4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2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368例女性冠心病患者临床及冠脉病变特点分析框架
2020年
目的探讨分析368例女性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特点。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大庆龙南医院(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五附属医院)收治的368例女性冠心病患者设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时期338例男性冠心病患者设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患者基本病历资料,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冠状动脉特点进行比较。再将研究组≥60岁207例患者和<60岁161例患者分成两组,并分析该两组的临床特征以及冠状动脉特点。结果研究组临床特征以及冠状动脉特点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岁组临床特征以及冠状动脉特点与<60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性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较多,60岁以上女性与60岁以下女性的临床特征和冠状动脉特点均存在明显的差异,老年女性发病率,病变支数均较多,因此要对老年女性更为注意,积极治疗。
白焱
关键词:女性冠心病老年女性
64层螺旋CT联合sCD40L和Hcy检测在诊断老年冠心病易损斑块中的价值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MSCT)结合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sCD40L)和同型半胱氨酸(Hcy)在诊断老年人冠状动脉易损斑块中的价值。方法72例冠心病病人通过64层螺旋CT(MSCT)筛选,根据CT值将斑块分为三类:易损斑块组、混合斑块组、钙化斑块组,另取对照组24例。检测各组血清sCD40L、Hcy的水平,比较各组的差异及其与斑块的关系。结果易损斑块组、混合斑块组sCD40L、Hcy高于对照组(P<0.01),冠心病各组均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MSCT冠状动脉斑块检查结合sCD40L和Hcy检测更有益于判断斑块的稳定性,可作为老年人冠状动脉斑块不稳定性的预测指标。
周珩杨光远白焱张洪亮孔繁和牟春平
关键词:64层螺旋CTSCD40LHCY易损斑块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EPC百分比及SDF-1、VEGF-2水平变化及意义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内皮祖细胞(EPC)百分比及血清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2(VEGF-2)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91例(冠心病组),体检健康者40例(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外周血单个核细胞EPC百分比,ELISA法检测血清SDF-1、VEGF-2;分离冠心病患者单个核细胞,分别给予0、10、20、40、80、160 ng/m L CXC族趋化因子受体4(CXCR4,SDF-1受体)拮抗剂AMD3100共培养7天,观察各浓度AMD3100对EPC百分比及SDF-1、VEGF-2水平的影响。结果冠心病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EPC百分比及SDF-1、VEGF-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其中Ⅱ型斑块冠心病患者三项指标均低于Ⅰ型和Ⅲ型患者,三支冠状动脉狭窄患者三项指标均低于单支和双支患者,冠状动脉侧支循环2、3级冠心病患者三项指标均高于0、1级患者,组间及组内比较P均<0.05。随着AMD3100浓度的升高,单个核细胞EPC百分比及血清SDF-1、VEGF-2水平依次降低,各浓度间比较P均<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EPC百分比及血清SDF-1、VEGF-2水平均降低,三者的水平变化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有关;通过SDF-1动员EPC、VEGF-2,修复受损血管和形成新生血管,有望成为临床治疗冠心病的新靶点。
邓立菊刘庆白焱张赛楠付跃超付鑫
关键词:内皮祖细胞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高血糖对溶栓再通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由于突然发生严重的心肌缺血、缺氧和坏死,严重影响心脏功能。其中合并高血糖是影响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再通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本研究对我院自2011年1月~12月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以来临床评价有再通指征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总结分析,以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合并高血糖的临床意义。
吴海霞冯雪影王成全白焱邓立菊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再通高血糖心肌梗死患者心脏功能
新型抗心律失常药物伊布利特治疗房颤患者的疗效观察
2012年
心房颤动(atrialfibrillation,AF)是一种心房快速紊乱的心律失常,也是临床上较常见的心律失常,不但可引起心房内血栓形成与栓塞并发症,也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原因,其不适当的快速心室反应和不规整心律还可导致血流动力学障碍,加重器质性心脏病和引起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因此积极转复房颤并维持窦性心律目前受到大家的高度重视。
吴海霞冯雪影王成全白焱邓立菊
关键词:抗心律失常药物房颤患者疗效观察伊布利特心动过速性心肌病血流动力学障碍
经桡动脉急诊PCI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可行性研究
2012年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急诊经皮冠脉介入(PCI)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选择确诊的因ACS行急诊PCI治疗的患者共48例,其中,经桡动脉组23例,经股动脉组共计25例。分析比较2组患者介入治疗的成功率、疗效、手术时问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冠心病危险因素、心肌梗死的部位、血管病变的位置、严重程度等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股动脉组PCI成功率为92.3%,桡动脉组为94.3%,2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桡动脉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7%)明显低于股动脉组(16%)(P<0.05);手术平均时间、X线平均曝光时间和Door—balloon时间2组无显著差异;平均住院时间及住院期问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2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急诊PCI治疗ACS与经股动脉途径PCI成功率相似,Door—balloon时间相当,而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白焱仇英华吴海霞
关键词:桡动脉经皮血管成形术ACS
血清炎性反应标志物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诊断价值
2011年
目的:探讨血清炎性反应标志物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诊断价值。方法:2008年度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经冠脉造影明确诊断的冠心病患者70例,分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测定hs-CRP、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Ic)、血脂和尿酸(UA)等指标,统计分析。结果: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的TC、LDL、TG较单纯冠心病组均明显增高,HDL则较单纯冠心病组显著降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的糖化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空腹血糖、尿酸血液水平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组。结论:hs-CRP、TC、LDL、TG、HbAIc、UA均是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联合测定hs-CRP、FBG、HbAIc、血脂和UA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者的早期预防、诊断及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吴海霞周典贵冯雪影邓立菊白焱
关键词:冠心病
心脑血管造影和介入治疗造影剂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研究被引量:14
2012年
目的探讨接受心脑血管造影和介入治疗的患者发生造影剂肾病(CIN)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预后。方法收集大庆龙南医院近5年的624例接受心脑血管造影和介入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按CIN诊断标准将其分为CIN组(53例)和非CIN组(571例),分析CIN发生的危险因素及CIN患者的预后。结果 624例患者中有53例发生CIN,CIN发生率为8.49%,多变量逻辑分析显示CIN的危险因素为肾功能不全、糖尿病和造影剂剂量;CIN组与非CIN组患者住院期间心源性死亡率分别为3.77%和1.40%(P>0.05),两组患者术后1年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靶血管重建、心血管事件、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9.43%、2.80%)、(3.77%、1.75%)、(7.55%、4.55%)、(13.20%、7.36%)及(5.66%、6.12%),其中两组患者术后1年心源性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功能不全、糖尿病和造影剂剂量是造影剂肾病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吴海霞王成全冯雪影白焱张春芳
关键词:介入治疗造影剂肾病预后
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害的临床研究被引量:9
2002年
目的 探讨脑出血后继发缺血性脑损害、脑梗死的发生 ,并将我院 1997年 7月~ 2 0 0 1年 3月住院的 15 7例脑出血患者进行分析。方法 对 15 7例脑出血患者及随机抽取同期 5 0例住院脑梗死患者 ,于入院当日、术后第 5天及第 2 8天复查头部CT ,并将手术组和非手术组于入院当日、第 10天、第 2 8天进行神经功能缺评分 ,并将两组进行比较。结果  4周后 15 7例脑出血患者脑梗死占 2 8.6 6 % ,对照组 2 % ,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脑出血后不仅有出血性损害 ,同时还存在缺血性脑损害 。
惠凯袁玉英王树祥刘少清王继阳周勇邵建平白焱李佳
关键词:脑出血局部脑血流量脑梗死
肺栓塞的治疗现状被引量:1
2011年
肺栓塞在心血管病中的发病率仅次于冠心病和高血压。病死率也极高,仅次于肿瘤和心肌梗死。肺栓塞的治疗目的是使患者渡过危险期,缓解血栓栓塞引起的心、肺功能紊乱,预防新血栓形成或再发。本文就肺栓塞的治疗做一概述。
王成全李剑白焱冯雪影
关键词:肺栓塞心血管病心肌梗死血栓栓塞血栓形成高血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