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震凯
- 作品数:71 被引量:267H指数:10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科研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DNA甲基化与肿瘤被引量:15
- 2011年
- DNA甲基化是最早发现的基因修饰途径之一,可引起染色质结构、DNA构象、DNA稳定性及DNA与蛋白质相互作用方式的改变,控制基因表达。肿瘤中普遍存在DNA甲基化状态的改变,DNA甲基化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是当前的研究热点。
- 王震凯汪芳裕
- 关键词:甲基化CPG岛肿瘤
- 人胃癌组织中γ-氨基丁酸含量及其受体和谷氨酸脱羧酶的表达被引量:5
- 2005年
- 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是脊椎动物脑内一种重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与GABAA、GABAB、GABAC受体结合后发挥作用.谷氨酸脱羧酶(glutamate decarboxylase,GAD)有两种异构体(即GAD65,GAD67),是合成GABA的主要限速酶[1,2].近年来的研究表明,GABA还广泛存在于外周组织,包括胃肠道,参与胃肠黏膜细胞分裂、分化、成熟的调节.GABA与胃癌关系研究少有报道.本研究探讨GABA及其受体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可能意义.
- 朱人敏秦苏堤汪芳裕何小平王震凯许文安金鑫鑫王琳
- 关键词:胃癌组织GABAA抑制性神经递质GABABGAD65
- 克罗恩病简化内镜评分(SES-CD)与临床和实验室指标相关性的研究被引量:15
- 2017年
- 背景:内镜活动性已被作为克罗恩病(CD)治疗的评估终点。CD简化内镜评分(SES-CD)是一种简单、易用的内镜评分方法,目前关于SES-CD与非侵入性炎症相关指标关系的研究尚少。目的:探讨SES-CD与临床和实验室炎症相关指标的相关性,确定适宜的判断CD内镜活动性的非侵入性指标。方法:纳入42例CD患者,行实验室炎症相关指标[白细胞(WBC)计数、血小板(PLT)计数、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粪便钙卫蛋白(FC)]检测和SES-CD、CD活动指数(CDAI)评估。以ROC曲线分析各项指标对CD内镜下活动的预测效能,分析SES-CD与各项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活动期CD的PLT计数、CRP、ESR、FC、SES-CD显著高于缓解期CD,Hb和Alb显著低于缓解期CD(P均<0.05)。各项非侵入性指标中,仅CDAI和FC预测CD内镜下活动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在0.9以上;CDAI以≥150为界值、FC以正常上限(ULN,≥50μg/g)为界值,相应敏感性分别为58.8%和100%,特异性分别为100%和60.0%。SES-CD与CDAI、PLT计数、CRP、ESR、Alb、FC之间存在中度相关性(P均<0.05)。结论:SES-CD与临床和实验室炎症相关指标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但传统炎症相关指标CDAI、CRP、ESR以ULN为界值无法敏感、准确地反映CD内镜下活动,FC则有较高的准确性和敏感性,可作为非侵入性指标用于CD内镜活动性的评估。
- 袁柏思金鑫鑫路又可刘炯王震凯魏娟康颖汪芳裕
- 关键词:CROHN病生物学标记粪便钙卫蛋白
- γ-氨基丁酸和谷氨酸与胃癌关系的研究
- 本文对γ-氨基丁酸和谷氨酸与胃癌关系进行了研究。文章采用异硫氰酸苯酷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一紫外检测法,精确定量胃癌组织、正常胃粘膜组织GABA, G1u含量,探讨其在胃癌发生和演进过程中的作用,为胃癌的早期诊断及有效治...
- 秦苏堤朱人敏何小平汪芳裕王震凯王琳
- 关键词:胃癌治疗氨基丁酸谷氨酸
- 文献传递
- 医用可调式小肠硬化剂注射器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医用可调式小肠硬化剂注射器,调节手柄的左侧和右侧均设置有轴向延伸的滑槽,滑槽上滑动设置有调节环柄,注射管的上端与调节手柄连接,注射管下端形成可弯折部,注射管上部还设置有一注射接头,注射管内设置有三个轴向内...
- 王震凯
- 文献传递
- 糖分子探针与炎症因子、Claudin-8在结肠炎大鼠肠黏膜通透性改变中的相关性被引量:3
- 2016年
- 背景:肠黏膜通透性改变是溃疡性结肠炎发展的重要环节。糖分子探针是检测通透性的一种安全无创的方法,其与炎症因子、claudin-8在黏膜通透性改变中的相关性尚不明确。目的:探讨糖分子探针与TNF-α、CRP和claudin-8在结肠炎大鼠肠黏膜通透性改变中的相关性。方法:24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以DSS溶液制备结肠炎模型。ELISA法检测TNF-α、CRP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claudin-8表达,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糖分子探针含量,分析炎症因子、claudin-8与糖分子探针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结肠组织TNF-α、CRP表达显著升高(P<0.01);claudin-8表达显著降低(P<0.01);乳果糖和三氯蔗糖排出量以及乳果糖/甘露醇比值明显升高(P<0.01),甘露醇排出量明显降低(P<0.01)。乳果糖、三氯蔗糖排出量与TNF-α、CRP表达呈正相关(P<0.01),与claudin-8表达呈负相关(P<0.01);而乳果糖/甘露醇比值、甘露醇排出量与TNF-α、CRP表达呈负相关(P<0.01),与claudin-8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糖分子探针与TNF-α、CRP以及claudin-8表达在提示大鼠肠黏膜通透性改变上的结果一致。糖分子探针可作为一种反映肠黏膜通透性改变的潜在检测方法。
- 施慧王震凯王少东路又可汪芳裕
- 关键词:通透性分子探针C反应蛋白质
- 家族性Peutz-Jeghers综合征患者LKB1基因胚系突变的分析被引量:10
- 2012年
- 目的研究家族性Peutz-Jeghers综合征患者中LKB1基因胚系突变特征。方法收集11个Peutz—Jeghers综合征家系,各家系先证者均有典型的黏膜黑斑以及肠道错构瘤性息肉。提取先证者外周血DNA,PCR扩增LKB1基因的9个外显子及其侧翼的部分内含子序列,测序并分析其变异情况和突变性质。收集250名正常人外周血并提取DNA,聚合酶链反应-变性高效液相色谱筛查验证。结果11个家系先证者中有8例患者LKB1基因外显子及侧翼碱基序列存在杂合性变异,变异类型共9种,包括7种点突变,1种外显子区域小片段碱基缺失以及1种侧翼内含子小片段碱基插入。其中4种考虑为病理性突变,还有4种仅为基因多态性表现,另外有1种变异性质未定。结论LKB1基因病理性突变是中国人家族性Peutz-Jeghers综合征患者的常见病因,且以点突变为主。
- 陈春燕张晓梅汪芳裕王震凯朱明马国建张元颖金鑫鑫施慧刘炯
- 关键词:LKB1基因胚系突变
- GAD及GADmRNA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
- 目的:探讨人胃癌谷氨酸脱羧酶(GAD)、GADmRNA(包括GAD65mRNA和GAD67mRNA)的表达。
方法:随机选取30例胃癌手术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GAD,RT-PCR法检GADmRNA的表达,并...
- 朱人敏张晓华许小兵吴晓尉孙泉李敏利王震凯王琳
- 关键词:胃癌谷氨酸脱羧酶免疫组织化学法临床病理恶性肿瘤
- 文献传递
- 住院患者药物性肝损伤病因分析及熊去氧胆酸协同治疗疗效观察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的观察熊去氧胆酸协同治疗药物性肝损伤(DILI)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我院引起DILI的药物种类及其发生比例。方法纳入我院200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分析引起DILI的药物种类。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异甘草酸镁、谷胱甘肽和多烯磷酯酰胆碱中的1~3种药物治疗,对伴有高胆红素血症者加用腺苷蛋氨酸;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熊去氧胆酸,两组疗程均为4 w,观察治疗后肝功能变化和临床疗效。结果本组引起DILI的首位药物是免疫抑制剂(34.0%),其次为中药(28.5%),其后依次为抗生素(13.0%)、抗结核药物(7.5%)、抗肿瘤化疗药(7.5%)和解热镇痛药(4.5%);治疗组在肝功能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尽管两组患者肝功能均有明显改善。结论引起我院住院患者DILI的最常见的药物为免疫抑制剂,可能与我院开展器官移植较多有关。熊去氧胆酸在甘草酸制剂等的基础上可以较快地改善DILI患者肝功能。
- 施慧魏娟王震凯王少东杨妙芳路又可刘炯汪芳裕
- 关键词:药物性肝损伤熊去氧胆酸中药
- Klippel—Trenaunay syndrome with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splenic hemangiomas and left inferior vena cava
- <正>Klippel-trenaunay syndrome is a congenital vascular anomaly characterized by a triad of varicose veins,cuta...
- 王震凯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