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 作品数:34 被引量:76 H指数:5 供职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经济管理 更多>>
一种编码大豆FtsH金属蛋白酶基因GmFtsH25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编码大豆FtsH金属蛋白酶基因GmFtsH25及其应用。GmFtsH25的编码区(CDS)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并且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的... 喻德跃 王莉 杨宇明 黄方文献传递 外源甜菜碱处理对桃果实酚类代谢和糖代谢影响的研究 以"雨花二号"水蜜桃为材料,研究了冷胁迫下外源性甜菜碱处理桃果实后果实中的酚类代谢和糖代谢及酚类单体和可溶性糖对桃果实耐寒性的潜在调控作用。研究发现,在冷藏期间,外源甜菜碱处理显著抑制"雨花二号"水蜜桃果心褐变,减缓低温... 谢兵 王莉 单体敏 张瑜 凌晨 邵霜 金鹏关键词:水蜜桃 甜菜碱 糖代谢 一种大豆双组分系统响应调节器基因GmRR1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豆双组分系统响应调节器基因GmRR1的应用,属于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PCR克隆大豆GmRR1基因,通过转基因和基因编辑技术获得GmRR1超量表达和GmRR1敲除转基因植株,GmRR1超量表达... 喻德跃 杨宇明 王莉 程浩 王晴大豆光合相关性状的遗传解析及GmFtsH25的功能研究 大豆[Glycine max(L.)Merr.]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和油料作物之一,含有丰富的优质植物蛋白,在人类生活和工业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虽然我国作为大豆起源国,但国内大豆产量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只能严重依... 王莉关键词:大豆 籽粒产量 黑土和黑钙土对Cu^(2+)的吸附作用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2014年 以黑土和黑钙土为供试土壤,采用批量平衡法,研究了pH、离子强度、温度和反应时间对土壤吸附Cu2+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H增加,两类土壤对Cu2+的吸附量均增大,pH>7时吸附量达到饱和,黑钙土对Cu2+的吸附量高于黑土;随着反应体系离子强度的增大,两类土壤对Cu2+的吸附率均有所降低,其中在硝酸钠浓度为0~0.2 mol/L时降幅较大;随着温度和溶液中初始Cu2+浓度的升高,两类土壤对Cu2+的吸附量亦有所增加,黑土和黑钙土对Cu2+的吸附等温线分别用Freundlich方程和Langmuir方程描述较为精确,表观热力学参数的计算结果表明两类土壤对Cu2+的吸附均为自发、吸热和熵增加的过程;在描述黑土和黑钙土吸附Cu2+的动力学过程中,Elovich方程和抛物线扩散方程的拟合效果最佳。 吉凡 王帅 王开爽 王莉 张晋京关键词:黑土 黑钙土 铜 吸附量 离子强度 一种浆果的复合保鲜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浆果的复合保鲜剂,属于鲜果保鲜技术领域,其由以下组分制成:抗坏血酸、油菜素内酯、β‑氨基丁酸和N‑乙酰‑5‑甲氧基色胺;其中,抗坏血酸、油菜素内酯、β‑氨基丁酸和N‑乙酰‑5‑甲氧基色胺的质量比为10‑3... 金鹏 邵霜 郑永华 王莉 凌晨文献传递 一种浆果的复合保鲜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浆果的复合保鲜剂,属于鲜果保鲜技术领域,其由以下组分制成:抗坏血酸、油菜素内酯、β‑氨基丁酸和N‑乙酰‑5‑甲氧基色胺;其中,抗坏血酸、油菜素内酯、β‑氨基丁酸和N‑乙酰‑5‑甲氧基色胺的质量比为10‑3... 金鹏 邵霜 郑永华 王莉 凌晨文献传递 甲胺磷降解菌株的分离鉴定、降解特性及菌株MAP-1的应用研究 甲胺磷是一种剧毒有机磷类杀虫剂,虽已遭到禁用,但由于其高效、广谱的杀虫效果以及低廉的价格,有些地区仍在违规生产和使用。尽管甲胺磷在土壤、水体等环境中的半衰期较短,但由于甲胺磷的施用量高,甲胺磷带来的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 王莉关键词:甲胺磷 降解途径 生物修复 文献传递 长期封育对内蒙古羊草草地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被引量:17 2014年 封育是当前恢复和改良内蒙古草地的重要措施,也是实现草地固碳效应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本文利用内蒙古封育32年和自由放牧的羊草草地,分析了其土壤有机碳组分、土壤团聚体和土壤腐殖质组分碳含量的变化,并运用13 C核磁共振波普法对土壤腐殖质的有机碳组分进行波普分析,探讨了长期封育对羊草草地土壤有机碳组分和土壤有机质结构的影响,期望能为科学地评估长期封育状况下草地固碳效应及其稳定性提供理论依据。实验结果表明:长期封育显著提高了草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在土壤有机碳组分中,除土壤微生物碳(MBC )含量降低外,其碳组分含量都相应增加。其中,易氧化有机碳(EOC)含量增加最为明显,长期封育草地是自由放牧草地土壤的4.53倍;长期封育显著提高了草地土壤0.25~2 mm 团聚体所占比例及其有机碳含量;长期封育提高了草地土壤腐殖质中的胡敏酸碳(HAC)、胡敏素碳(HUC)含量和胡敏酸/腐殖质碳,降低了富里酸碳(FAC)的含量,封育草地土壤的 H AC/FAC是自由放牧草地土壤的5.66倍。此外,长期封育草地土壤的脂族碳含量显著增加,芳香度相应增加,疏水碳/亲水碳增大。总之,长期封育不仅提高了草地土壤有机碳贮量,还能改善草地土壤结构、增强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性。 王春燕 张晋京 吕瑜良 王莉 何念鹏关键词:草地 土壤有机碳 封育 团聚体 腐殖质 胡敏酸 添加玉米秸秆条件下土壤有机碳含量对温度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2 2016年 通过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不同温度(10、30、50℃)下添加玉米秸秆对土壤总有机碳、团聚体有机碳、水溶性有机碳及腐殖质碳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添加玉米秸秆(CK)相比,添加玉米秸秆后土壤中以上各种有机碳含量均明显增加,同时促进了土壤微团聚体向大团聚体的转化。随培养温度的升高,添加玉米秸秆后的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土壤中0.25~0.053和〈0.053 mm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以及土壤腐殖质组分(胡敏酸和富里酸)的有机碳含量下降,而2~0.25 mm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增加,说明添加玉米秸秆后温度升高不利于土壤总有机碳、较小粒级团聚体有机碳、水溶性有机碳及腐殖质碳的积累,同时也不利于土壤大团聚体的形成。 高淑青 王莉 曹志远 李梦瑶 张丹丹 易彩霞关键词:土壤有机碳 土壤团聚体 土壤腐殖质 培养温度 玉米秸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