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炜鹏

作品数:15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郑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创伤
  • 4篇疗效
  • 3篇胰腺
  • 3篇乳腺
  • 3篇乳腺癌
  • 3篇腺癌
  • 3篇疗效分析
  • 3篇静脉
  • 2篇胰腺创伤
  • 2篇胰腺损伤
  • 2篇右半结肠
  • 2篇右半结肠癌
  • 2篇生殖
  • 2篇生殖系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曲张
  • 2篇中西医
  • 2篇中西医结合
  • 2篇误诊

机构

  • 15篇郑州市第二人...
  • 1篇郑州大学第五...

作者

  • 15篇王炜鹏
  • 4篇张涛
  • 2篇王福同
  • 2篇司迎朝
  • 2篇马冀
  • 2篇苏小凯
  • 2篇王建萍
  • 2篇穆强
  • 1篇刘湘玲
  • 1篇刘金荣
  • 1篇周宏建
  • 1篇张进峰
  • 1篇杨晓煜
  • 1篇杨洋
  • 1篇申华
  • 1篇王伟娜
  • 1篇申华

传媒

  • 3篇中国实用医刊
  • 2篇国际医药卫生...
  • 2篇四川解剖学杂...
  • 1篇河南医科大学...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河南职工医学...
  • 1篇河南外科学杂...
  • 1篇中国民康医学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癌症进展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4
  • 4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6
  • 1篇2001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ε-聚赖氨酸对胸腹部联合创伤患者呼吸道感染的控制
2014年
目的:探讨对ε-聚赖氨酸(ε-pl)氧气湿化液在严重胸腹部联合伤患者的呼吸道感染中的抑菌效果。方法:2012年1月-2013年3月收治胸腹部联合损伤患者105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应用含ε-聚赖氨酸的一次性吸氧管,对照组采用常规吸氧管吸氧。分别对两组进行24 h及48 h痰培养、痰液黏滞度、痰栓情况及肺部感染进行分析。结果:试验组在痰培养、痰液黏滞度、痰栓等情况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ε-聚赖氨酸氧气湿化液抑菌效果明显,可有效减少严重胸腹部联合损伤患者的呼吸道感染率,提高因肺部感染而导致胸腹部联合创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王炜鹏申华王伟娜
关键词:呼吸道感染
静脉剥脱术联合硬外镇痛泵疗效分析
2011年
目的 评价静脉剥脱术联合硬外镇痛泵在治疗肢静脉曲张中的疗效.方法 90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180例患肢),经随机分为三组,分别采用单纯静脉剥脱术、分次静脉剥脱术,以及静脉剥脱术联合硬外镇痛泵三种方式治疗,术后观察下肢疼痛、皮下血肿、下肢肿胀、下肢血栓形成(D-2聚体监测)以及下床活动时间、住院费用等情况.结果 全组病例术后下肢静脉曲张均治愈,原小腿曲张静脉消失,临床效果满意.手术区瘢痕组织少,患者术后6个月及5年后随访发现小腿静脉曲张复发10例,其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例导致下肢浅静脉复发.另外7例为下肢小隐静脉曲张.结论 静脉剥脱术联合硬外镇痛泵是一种有效避免下肢静脉血栓、恢复快、疗效安全可靠的方法.
王炜鹏马冀
关键词:下肢静脉曲张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保守治疗
2010年
目的 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保守治疗效果.方法 对我院自2000年4月至2009年6月共收治的56例患者(74条患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保守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 56例患者74条患肢的保守治疗均取得良好效果.随访下肢深静脉再通36例(54条患肢),部分再通20例(20条患肢).结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应用保守治疗方法有效,疗效满意,关键是早诊断及早治疗.
王炜鹏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形成保守治疗彩超
泌尿生殖系创伤的中西医结合疗效分析
2011年
目的:探讨参附、大黄、三七、血竭中药在泌尿生殖系创伤中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分析我院泌尿外科2005年至2008年收治的损伤严重度评分(ISS)≥16分的152例严重泌尿生殖系损伤病人情况。结果:采用参附、大黄、三七、血竭中药治疗在休克抢救及降低后期并发症等疗效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分阶段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在治疗的不同时间段,制定个性化方案,从而达到降低病死率、减少并发症发生。
穆强司迎朝苏小凯张涛王炜鹏王建萍王福同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
闭合性胰腺创伤的诊断与治疗
2010年
目的 探讨闭合性胰腺损伤的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7年6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40例闭合性胰腺损伤患者的诊断、外科治疗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 全组患者均经手术治疗,治愈34例,死亡6例,病死率15%.本组40例闭合性损伤均合并其他脏器损伤,术后出现创伤性胰腺炎6例,胰瘘3例,假性胰腺囊肿1例.结论 术前详细询问病史,完善辅助检查,并积极行手术治疗,术后充分引流是有效的治疗闭合性胰腺创伤的必要措施和手段,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生存率并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出现.
王炜鹏
关键词:闭合性胰腺损伤
术前新辅助化疗对老年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旨在探讨术前新辅助化疗对老年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1月收治的52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根治术前是否行新辅助化疗分为术前新辅助化疗组(n=31)和直接手术组(n=21)。比较两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1年、3年生存率,采用COX回归分析模型探讨影响乳腺癌患者预后生存的相关因素。结果术前新辅助化疗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31.1个月,明显高于直接手术组19.2个月(P<0.05);术前新辅助化疗组1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93.54%和83.87%,明显高于直接手术组80.95%和61.90%(P<0.001);经过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低分化[95%CI:1.84(1.422~2.38)]、直接手术[95%CI:2.80(1.49~5.26)]、肿瘤直径>5cm[95%CI:1.434(1.04~1.97)]是影响乳腺癌患者预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结论术前新辅助化疗可有效改善老年乳腺癌根治术患者远期预后,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王炜鹏白华张建辉
关键词:术前新辅助化疗老年乳腺癌临床疗效影响因素
神经外科医院感染主要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特点,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选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计算各种病原菌的构成比及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结果:医院感染80例,其中真菌感染12例,占15%,普通细菌感染68例,占85%。G-杆菌检出率最高。大多数细菌对青霉素、头孢菌素、单环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甙类、磺胺类抗菌药物耐药,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及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剂耐药率相对较低,对碳青酶烯类及糖肽类抗菌药物敏感性较高。结论:临床真菌感染较为严重;G-杆菌是神经外科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菌;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普遍较高,尤以β-内酰胺酶产生的耐药菌为著,临床医师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医院感染及耐药菌株的产生。
马冀王炜鹏杨晓煜
关键词:医院感染抗菌药物耐药
右半结肠癌误诊为阑尾炎21例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 探讨右半结肠癌误诊为阑尾炎的原因及防止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80年6月至2009年6月共收治5148例阑尾炎患者中的21例右半结肠癌误诊为阑尾炎的病例.结果 21例误诊病例均经手术治疗,术中证实8例行右半结肠切除术,3例行癌肿近端造瘘术,5例因癌肿已广泛转移行关腹术,2例因癌肿处破裂出血严重,患者体质差而死亡,3例行阑尾切除术,术后证实为结肠癌而二期手术治疗.结论 对于右半结肠癌应提高警惕,完善的术前询问病史及辅助检查并术中认真探查有助于降低误诊率.
王炜鹏
关键词:右半结肠癌误诊阑尾炎
经皮浅静脉电凝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评价经皮浅静脉电凝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104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156例患肢),经皮浅静脉电凝术联合点式切口剥脱严重曲张浅静脉,术后观察下肢疼痛、皮下血肿、下肢肿胀以及下床活动时间等疗效情况。结果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98例术后随访3~24个月,疗效满意。结论经皮浅静脉电凝术是一种微创、操作简单、安全、恢复快、疗效可靠的方法。
王炜鹏
关键词:下肢静脉曲张
严重泌尿生殖系创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穆强张涛王炜鹏刘金荣王建萍刘湘玲司迎朝苏小凯王福同周宏建
任务来源:郑州市科技发展计划[2006]19-14号。应用领域和技术原理:创伤的发病率逐年增加,人类死亡原因中,创伤仅次于肿瘤、心脑血管疾患,居于第三位。全球死亡的十分之一是伤害致死。中国全国死亡的11%是伤害死亡。城市...
关键词:
关键词:中成药中西医结合治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